正文 第54节
成化十四年 作者:梦溪石
第54节
小姑娘摇摇头,眉目黯淡:“家里人都饿死了,我是差点儿也要被阿爹卖出去了,是爷爷保下我,不让阿爹卖,我和爷爷在扬州挺好的,不回去了。”
唐泛又问了与灾情有关的一些问题,不过对方年纪小,知道的也不多,只能说些自己沿途所见的。
据她说,吴江去年确实很惨,水灾之后,吴江也有官府设的粥场,但人多粥少,很快供不应求,为了抢夺那稀薄的粥水吃,甚至发生了不少起人命案,更多的人家没有粥喝,又赶上接下来的瘟疫,死的死,病的病,去年入冬之后,瘟疫蔓延的趋势总算好了一些,可又碰上天气寒冷,流离失所的百姓顿时又冻死饿死不少,还有许多人家逐渐用光了先前的储粮,情况变得越发糟糕,有的人活不下去的,就将自己的儿女卖了,还有些甚至就直接把子女烹煮来吃的。
听到这一段,不光钱三儿毛骨悚然,连唐泛也是眉目一动,隐隐露出怒色。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小姑娘咬着下唇:“弗晓得,吃人的事情是我爷爷说的,但阿爹想卖了我的事儿是真的,我亲耳听到的。”
唐泛问:“那现在呢,吴江现在好些了没有?”
小姑娘摇摇头,连声说弗晓得,弗晓得。
她自从跟着爷爷出来之后也没有再回去过,自然不清楚。
唐泛也没有多留难,又问了几句,便让她走了。
小姑娘一走,钱三儿就忍不住道:“大人,吴江……”
唐泛微微抬手,示意他不要开口。
钱三儿顿时警觉,扭头一看,这才发现曾培和吴宗二人一直站在他们旁边。
“难得在扬州城外过夜,二位怎么也不进城去瞧瞧热闹?”唐泛微笑跟他们打招呼。
曾培笑道:“唐大人好生闲情逸致,这花漂亮得紧,就是颜色素了些。”
唐泛一笑,将篮子递给钱三儿:“既要它香,又要它艳,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但凡能占一项,也算不错了。”
曾培打了个哈哈:“唐大人是读书人,张口就是大道理,我们这等粗人自然比不得的,不过苏州的情况,大人不大熟悉,有些话,属下还是想着先与大人说说,免得大人走了弯路,碰了壁。”
唐泛伸手一引,作了个请的手势:“曾老弟有话直讲便是。”
曾培道:“大人可知,苏州这案子要怎么查?”
唐泛挑眉:“二位有以教我?”
曾培笑道:“瞧大人说的,咱们哪里能教大人呢!这案子先前已经有巡按御史在,想必也出不了什么大的岔子,如今朝廷让大人与我等下来复查,不过是走走过场,要求有个结果罢了,苏松地区自古富庶,又是国家赋税重地,若是闹得太大,朝廷脸上也无光,不知大人能否理解属下这番话的意思?”
曾培和吴宗二人虽名为唐泛下属,又身负保护他的职责,但两人自忖有东厂靠山,不仅一开始就有意怠慢唐泛,甚至一路上也隐隐不将他放在眼里。
他们早就听到唐泛名为钦差下巡,实则形同流放的处境,也不相信他敢跟东厂作对,是以这番话说得软中带硬,明里暗里都含着要挟之意,意思就是提醒唐泛,这里水深,不要乱查一通,免得最后难以收拾,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唐泛微微一笑:“多谢两位老弟的金玉良言,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曾培:“大人请讲。”
唐泛:“走走过场这句话,是你们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旨意?”
曾培语塞片刻,脸色微沉:“大人这是何意?”
唐泛悠悠道:“若是朝廷的旨意,我自然是要遵从的,但我就不明白了,陛下与朝廷的意思,俱是让我过去查个明白,为何到了二位这里,话意就变了呢,难不成陛下另外给了东厂密旨?”
曾培怒道:“我们好心提醒大人,怎么大人反倒处处曲解我们的好意呢!”
唐泛呵呵一笑:“两位的好意,我自然是明白的。不过明白事理的,自然要说两位是为了我好,不明白事理的,岂不就要觉得二位是在阻拦我办案,传出去对尚厂公的名声,只怕百害而无一利,两位别好心办了坏事,反倒给你们厂公招祸才是。”
从在京城的时候,曾培两人就有意给唐泛一个下马威,结果适得其反,反倒被唐泛摆了一道。
这一路上相处下来,他们也发现了,这位唐御史很不好对付,比起以往那些只知道将他们往死里骂的人更难对付。
这人说话做事软硬兼施,又不明着和你翻脸,让人想挑毛病都无从挑起。
也难怪自家厂公将他视为重点盯防对象,命他们严加留意。
本以为对方审时度势,起码也比那些硬骨头识趣一些,知道有些事不能乱来,有些人不能得罪,结果现在看来,他们还是错得离谱了,这人哪里跟那些直臣诤臣不一样了,其实骨子里就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更狡猾一些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钱三儿:下期预告由我来,由我来!
作者喵:行行行,你说你说……
钱三儿:唐大人下江南,要遇到不少事情,最、重、要、的、是!
众人:?
钱三儿:隋大大要有真情敌了,这次是带、把、的,嘿嘿!
卫茂:呵呵,你完了。
第111章
曾培阴阴道:“那唐大人可要想好了,别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唐泛淡淡反问:“你这是在威胁我?”
钱三儿站在他身旁,如临大敌地盯着二人。
曾培瞪视了他半晌,冷笑一声,转身与吴宗走了。
钱三儿怒道:“他们也太放肆了!”
唐泛语气淡淡:“东厂的人什么时候不放肆过?不管哪一任天子在位都离不开他们,他们也确实有放肆的本钱。”
只不过先前几个人还起码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现在则彻底撕破了脸。
钱三儿:“大人,那咱们怎么办?”
唐泛倒不是很在意:“早晚会有这么一出,没了张屠户,咱们就得吃带毛猪不成?他们能忍耐到现在才出声,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东厂的人嚣张惯了,这也是曾培与吴宗两个小小番役就敢对唐泛指手画脚的原因。
但唐泛早有心理准备,对此谈不上愤怒。
二人说话之间,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有不少人从船上下来,说说笑笑地往扬州城走去,准备体会体会那扬州城闻名天下,连当年隋炀帝都禁不住专程修了一条运河南下的美景美人。
若是那来过扬州的人,此时便正好引以为豪地说起那扬州典故,什么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晚上皮压皮,听得旁人垂涎三尺,口水横流,越发对扬州城充满了向往。
钱三儿在岸边听说了一耳朵,满脸艳羡地走回来,问唐泛:“大人,皮包水是什么,水包皮又是什么,怎么听着就让人觉得销魂呢?”
唐泛笑道:“这句话大意是说扬州人早上起来喝早茶吃点心,下午就在浴室里度过,扬州有这种营生,不过这种生活一般也就是有钱人家才有闲情去过的,寻常百姓为了一日三餐生计奔波尚且不及,哪来的心思去玩这些东西?”
钱三儿眨了眨眼:“大人,听说您老家是江南的,莫非就是扬州人士?”
唐泛摇头:“我老家不在扬州,但是离得近,所以对江南一带的民俗也还算熟悉。”
钱三儿眼珠一转,嘿嘿笑道:“那还有晚上皮压皮呢?”
唐泛睨了他一眼,这家伙明知故问,居心不良。
“你是不是也想下船进城走走啊?”
钱三儿顺着竿子爬:“那也得要大人同意才行,东厂那两个龟孙子靠不住,我可不能单独将大人留下来……”
说罢他涎着脸:“大人,您不去啊?”
唐泛摇头,其实别说钱三儿,他也想进扬州城走走,但是为免落人口实,在到达苏州之前,最好哪里也别去。
“曾培与吴宗二人就是来监视我的,你别看他们什么也不做,如果我现在踏入扬州城一步,等我回去之后,一条‘罔顾朝廷差事,私下寻欢作乐’的罪名就可以扣在我头上。”
钱三儿义愤填膺,却又不敢说什么给唐泛招祸的话,只得露出一脸愤愤不平的表情。
唐泛道:“行了,我不能进城,你倒无妨,如今虽然天色晚了,不过那些客栈酒楼俱还开着,要到亥时末才会打烊的,与北方不同,你去逛一逛,顺便给我打包几份吃食来。”
钱三儿眼睛一亮:“大人想吃什么?”
一提到这个,唐泛忍住口水泛滥的欲望,努力作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要一份三丁包,鸡汁煮干丝,琵琶对虾,翡翠烧卖,其它的你看着买罢。”
“好嘞!”钱三儿得到首肯,恨不得立时就长翅膀飞到那城内。
唐泛不忘交代道:“如今临近观音得道之日,城内有通宵达旦的灯会,热闹倒是不少的,但你切记不可流连那些秦楼楚馆,否则你也不用回来了。”
钱三儿见他面色严肃,原本还有些飘飘然的心思立马就收敛了,一一答应下来,然后便离船上岸。
钱三儿走后,唐泛觉得有些乏味无聊,便也放下书本,走出船舱,到甲板上透透气。
夜色浸染下,两岸烟柳已然没了颜色,浑然不复白日里的翠绿,但随之燃起的,却是点点烛火星光,轻轻摇曳,倒映在水面,仿佛多出一个琉璃世界,令人不觉今夕何夕。
这便是江南水乡的魅力,没有北方的风沙侵袭,日复一日,一年四季俱是一般美景,也难怪许多北方人来到这里就不愿意走了,扬州城更是其中翘楚,唐泛站在船上遥遥望去,已可见到满城灯火辉煌,映如白昼,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与姐姐来扬州城玩耍的经历,一晃眼便已这么多年,景物依旧,人面全非,若不是此行有两个东厂番子盯着,他必然是要故地重游,进城看一看的。
“救命啊!!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
一声尖叫划破寂静,也打断了唐泛略带伤感的回忆。
他举目望去,便见河上不知何时聚拢起几艘船,其中还有两艘是画舫,水面上隐约可见动静,好像确实有人落了水。
然而稀奇的是,这边有人在喊救命,那边画舫上却传来嬉笑之声,船边出现几条人影,唐泛仔细一看,仿佛是纨绔子弟在说笑取乐,有的挽起袖子准备下水,却还磨磨蹭蹭,奇怪得很。
“大人,几位大人,那里有人落水了,咱们要不要救一救?”说话的是其中一名船工,他见唐泛和曾培等人都走出来看热闹,便赶紧请示道。
唐泛道:“怎么回事?”
船工道:“小的们也不太清楚,落水的好像是一名女子,方才旁边那两个画舫的纨绔子弟出言不逊,还已经上了船去,结果推搡起来,那个女子便掉下水了。”
曾培不悦道:“救什么救!那里那么多人,有他们去救就行了!咱们是奉命来办差的,可不是巡河的捕快,别多管闲事!”
唐泛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没看到也就罢了,既然看到了,就下去救一救罢!”
然而在他们说话的间隙,那头一艘小船上,已经有人身形矫健地一跃入水,朝溺水之人游了过去。
对方水性极好,不一会儿就将人捞住,一边拽往官船这边来,船工们见状,连忙七手八脚地帮忙将人捞上来。
此时边上几艘船离落水的人都不远,目测距离相当,不过那女子的船上还站着两名纨绔子弟,救人回去无异于羊入虎口,而旁边几艘船又不够大,相比起来,无疑是唐泛他们这艘官船更气派可靠一些。
然而等到人被拖上甲板,唐泛他们才发现,被救上来的,居然还是位国色天香的美人。
借着盈盈灯火的照映,那少女就躺在甲板上,闭目昏迷不醒,薄薄的春衫遮不住玲珑身段,绑好的辫子也在水中散了开来,一头湿淋淋的长发贴在双颊,越发显得面色如雪。
眉若远山黛青,唇如樱桃新红。
那一瞬间,唐泛心头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便是他,脸上也不由得掠过惊艳之色,更不必提其他人了。
一行人正瞅着这名女子不知所措,男女授受不亲,若对方是良家女子,将人救上来已是极限,要是为了救人做出什么事,她就算醒过来,只怕名声也没了。
尤其是从先前那番动静来看,被纨绔子弟调戏就要跳河以证清白,这女子估计也是个烈性的。
曾培和吴总二人倒是跃跃欲试,没奈何唐泛就在一旁,他们也不敢造次,否则很容易落了唐泛的把柄。
唐泛的注意力只在少女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就落在那个救人的人身上。
对方看上去二十出头的年纪,灯火中眉目俊美,一身白衣此时湿透了,正紧紧贴在身上,然而却不显狼狈,反而透着一股潇洒英姿。
唐泛正要说话,便见那少年转身又跳进水里,朝女子先前所在的船游了过去。
所有人都被他这突兀的举动弄混了,却见那少年很快游到船边,双臂一按船舷,身形随即一跃而起,稳稳落在甲板上,漂亮利落之极。
接下来,那少年将船上两名纨绔子弟都打入水中,又让那艘船上的船工将船驶近唐泛他们的官船,把落水女子的两名婢女带了过来,让她们用力按压那女子的腹部,给女子渡气,好是一番折腾,才将人给救活过来。
被少年推入水的两个纨绔子弟又是叫骂又是呼救,他们所在的画舫又忙不迭驶过去救他们,场面一时混乱之极。
吴宗对美貌少女的存在没什么意见,却对那少年不经他们同意就自作主张将人带上船来,意见大得很,便斥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官船,可知这艘船是何人所坐么!”
那少年懒懒道:“不管是何人所坐,总不会是你作主,既然不是此间主人,那就一边待着凉快去罢,主人家都没有开口,你出什么头?”
吴宗怒道:“好大的狗胆,你可知我们是什么人!”
唐泛忽然开口:“吴宗,如果我没记错,这艘船上,好像还是由我作主罢?”
曾培和吴宗横归横,他们实际上也不敢当真对唐泛如何,充其量只能对他虚言恫吓几句,然后在背地里使点小绊子,除此之外,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唐泛的人身安全,这点是不会变的。
如果唐泛出了事,那么头一个倒霉的肯定就是他们。
所以听到唐泛这句话,吴宗脸色变幻,最终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悻悻住嘴。
因着对方救人的举动,唐泛朝那少年和颜悦色地笑了笑。
对方愣了一下,一反方才的傲慢,脸上居然浮现一丝赧然,也露出两颗虎牙,回以纯情一笑。
不过唐泛却没顾得上理他,他的视线已经转向幽幽转醒的少女:“姑娘既然已经醒了,就回自己的船上去罢。”
少女脸色苍白,神情还有些迷茫,她在婢女的搀扶下站起身,周围全是男人,她身上的衣物却全湿透了,方才也不知道被瞧见了多少去,听闻唐泛的话,顿时反应过来,露出羞愤难堪的表情。
幸好扶起她的婢女随身带了披风,当时便已经紧紧裹在少女身上。
“多谢官老爷搭救,且容小女子去洗漱换装,再过来答谢。”
唐泛道:“不必了,你自回去罢。”
眼下情形实在过于狼狈,少女咬住下唇,盈盈一拜,便在婢女的搀扶下先行回到自己的船上。
画舫上的纨绔子弟被搭救起来之后心怀不忿,还想围过来找麻烦,唐泛抬了抬下巴,对船工道:“去跟他们说,东厂在此办事,若是不怕麻烦,便只管上来。”
船工依言前去传话,果不其然,一听东厂的名头,那些人简直跟见了鬼似的,哪里还敢过来讨什么公道,当即就调转船头飞快地跑了,如果唐泛方才祭出自己的御史身份,只怕还没有这么管用,真是令人好笑又好气。
解决了那帮泼皮子弟,唐泛才转向方才那下水救人的少年:“阁下路见不平,仗义相救,此行大有侠风,还未请教高姓大名?”
少年拱手笑道:“在下陆灵溪,字益青,乃嘉兴平湖人士,偶然路过出手一救罢了,当不得什么侠风,阁下坐着官船,想必是朝廷命官罢,在下这厢有礼了。”
他没有自称草民,身上应该是有功名的,唐泛便轻轻颔首:“你身上都湿透了,先去换身衣服再来叙话罢。”
少年身强体壮,在船上站了这么久也没感觉,被唐泛提醒,笑嘻嘻道:“不巧得很,今夜泛舟游湖,租的是一艘小船,并未准备换洗衣物,大人若方便的话,能否先借用一套,益青日后定当奉还。”
这陆灵溪脸皮不可谓不厚,胆子也不可谓不大,明知道唐泛是朝廷命官,还敢用对平辈朋友的口吻对他说话,偏生又令人生不起任何反感。
唐泛性格随和,也没有摆官威和他计较的意思,便亲自找了身干净的衣物让他换上,又让他到茶厅找自己。
这陆灵溪身形修长高大,唐泛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不仅未见过分宽敞,反倒显得有点局促。
不过他皮肤白皙,风采翩翩,纵然略有不合身之处,也能让人忽略过去。
“你出身平湖,想必认识陆鼎陆侍郎了?”唐泛问。
“大人所说正是族叔,”少年眨了眨眼,露出些许欣喜。“您认识叔叔?”
唐泛摇摇头:“神交已久,不过来往不多,平湖陆氏是大族,想来你们彼此应该都是认识的。”
少年眉眼弯弯:“可我还不知道大人尊姓大名呢?”
唐泛道:“左佥都御史唐泛。”
少年吃了一惊,睁大眼对着唐泛看了又看,直到唐泛微微挑眉,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久闻唐大人断案如神的名声,今日见到难免忘情,益青失礼了!”
唐泛道:“你可是有功名在身?”
少年道:“是,前年侥幸中了秀才,之后禀明父母,辞别家中,出外游历,至今两年有余。”
唐泛问:“我观你举手投足之间,动作敏捷不似一般文人,这是还学了武艺?”
少年笑道:“大人果真明察秋毫,在下确实曾拜入少林寺木莲大师座下学艺数年,算是少林的俗家弟子。”
唐泛:“喔?如此说来也是文武双全了,你这是准备归家探望父母了?”
少年:“是,不过现在我已经改变主意了,晚点再回家。”
唐泛诧异:“这是为何?”
少年拱手长揖到底:“因为遇到了大人。益青对大人仰慕已久,希望能与大人相处长一些,以便聆听大人训示,不知大人可否满足在下这个小小的心愿?”
唐泛的人缘不是不好,可他从没见过这样刚见面就满脸孺慕之情的崇拜者,若换了他老师那样的学术大家,这并不稀奇,虽说唐泛因为断案的缘故多了点微末名声,但他也未曾想过自己的名气竟已大到这种程度了。
偏偏眼前这人一脸至诚,还长了一张好脸皮,饶是唐大人,也难免犯了以貌取人,爱才惜才的毛病。
自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陆灵溪来自平湖陆氏,这个家族世代官宦,几乎每一代都会出进士,与之交好并无坏处,以这少年的人品资质,指不定十数年后也将是冉冉新星一颗。
唐泛一笑,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罢,你有了秀才功名,为何却又不去考举人,反倒四处游历起来,难道想弃文从武,效仿班超投笔从戎不成?”
陆灵溪大大方方坐了下来:“在下倒是想投笔从戎,奈何当朝不比汉代,武将若无功名傍身,终归只能低人一等,甚至处处看文臣的脸色行事。”
他看了唐泛一眼,见对方并无不悦之色,这才续道:“我并非在抱怨什么,更不是说文臣就不好,只是武将地位一味低下,真正能知兵懂兵,文韬武略的文臣毕竟少数,在下想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要多长些见识,免得以后就算考取了功名,也只能沦为纸上谈兵的庸碌之人。”
唐泛颔首笑道:“大善,能有如此志向,又能付诸实施,足见不凡,相信你往后必然能有一番成就!”
陆灵溪顿时眉开眼笑:“多谢大人赞赏,我……”
他刚想接着说,便见外头来了一名船工,向唐泛汇报道:“大人,方才那名落水的女子,想过来向大人和这位公子道谢。”
照理说,那样绝色的一名女子,但凡男人都不会不想方设法再见上一面,更何况对方是为了道谢而来,再正经不过,根本没什么理由拒绝,也不会有人想要拒绝。
唐泛就道:“我就不见她了,若是你想见的话……”
陆灵溪马上道:“大人,在下救人乃举手之劳,并没有要别人道谢的意思,我也根本不想见她!”
唐泛见他回得太快,不由调侃:“就算想,也是人之常情,你只管去见就是,我又不会怪罪。”
陆灵溪就急了:“大人,我真不愿意见她,能遇上您,又能当面向您请教,与您畅谈,乃是三生幸事,在下如何还有空搭理不相干的旁人呢!”
唐泛见他英俊容貌登时蒙上一层焦急,再无之前的淡定,心下有些好笑,觉得陆灵溪估计是还没开窍学会欣赏异性。
对这个大方磊落又不失少年心性的陆家子弟,他其实是颇为喜爱欣赏的。
唐泛对船工道:“让她不必过来了,安生休养就是,没有人想要她报答,也不必多礼。”
船工应下,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便又回来了。
谈兴被打扰,唐泛和陆灵溪都有些不悦。
船工见状也是惴惴:“大人,那女子道,她是父母双亡,到苏州投亲的,因为只有丫鬟相随,担心再出现方才那样的情形,所以希望能够求大人允可,一路尾随大人的官船,除此之外,绝不多加打扰。”
这个要求倒也不算过分,孤身女子行走世间,为了自保使出小小心计不算什么。
唐泛既然对她无意,也就没有操心深究对方身世的兴趣,便答应下来。
那女子果然再也没有过来打扰了。
陆灵溪却是个妙人,唐泛本来看在他乐于助人又毫不居功,而且还是陆家子弟的份上与他多聊了几句,没想到对方还是个健谈的,且妙语如珠,时常有令人捧腹之语,又因这两年四处游历,见多识广,正好与唐泛谈到一处去,二人一见如故,一聊竟然就是大半夜,快到天亮时,陆灵溪才依依不舍地告辞离去,称呼已然从“大人”变成了“唐大哥”。
天亮之后,唐泛他们的官船也没有多加逗留,而是继续启程。
在途经常州、无锡等地之后,官船终于抵达苏州府。
下了船,唐泛等人又从常熟坐马车前往吴县。
苏州府辖下有常熟、吴县、吴江等县,其中吴县乃苏州府治所,毗邻吴江县,二者都在太湖边上,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地方。
唐泛离京南下,朝廷自然会下发公文通知地方官,等他们一行到达吴县时,苏州知府胡文藻早已带着属官顶着烈日,在城外迎候。
论品级,胡文藻与唐泛皆为四品,但唐泛毕竟是钦差,胡文藻虽不必自称下官,但亲自出城迎接,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见到唐泛时,更是热情有礼。
苏州乃富庶之地,苏州知府更是肥差,与那些穷府穷县的官员不同,身为苏杭两地的父母官,天生就有充足的底气和本钱,胡文藻能如此知礼,唐泛当然也不能过于拿乔,二人初次见面不多一会儿,就已经互相称兄道弟了。
胡文藻向唐泛介绍了随同前来的属官,末了大家都以为唐泛也会介绍跟在他身边的曾培与吴宗二人,谁知道唐泛却道:“一路来到这里,我们也有些累了,不知城中可有歇脚的地方?”
曾培和吴宗没想到自己直接就被跳过了,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
有东厂这么块招牌镇着,他们走到哪里都是威风八面,连地方官都不敢轻易得罪,怎能想到这次出门竟被唐泛忽视得如此彻底。
但他们自己也不想想,没有他们先前倚仗身份想要教训唐泛,双方又怎会撕破脸?
面子都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曾培和吴总错就错在将唐泛与其他害怕得罪东厂的官员等同论之了,殊不知人家连万党都已经得罪了,再多一个东厂又算什么?
胡文藻见状,不由迟疑道:“敢问贤弟,这两位是……?”
唐泛这才露出恍然状,失笑道:“瞧我,竟忘了介绍,这两位是东厂的番役,过来协助保护我的。”
完了连名字也不说,曾培二人的脸色顿时更黑了,心说谁他娘的光是为了保护你的,咱们还负责监视你呢!
但唐泛却没再给胡文藻开口的机会,面露疑惑道:“怎么还不进城,胡兄可是有何不便之处?”
胡文藻忙道:“当然不,唐贤弟快请入城,官驿房间早就备好了。”
唐泛与胡文藻走在前头,说说笑笑入了城,唐泛敢无视东厂的人,苏州府那些属官却不敢,见知府大人忙着跟钦差说话,便帮忙招呼曾培和吴宗二人,并不因他们只是东厂的无名小卒就懈怠。
官驿果然早已准备妥当,热水饭菜一应俱全,苏州是富饶之地,连房间里的被子都用的缎面蚕丝被,轻柔如云朵,可见奢侈。
胡文藻亲自将唐泛送到上房,本以为已经应付完差事,可以功成身退了,谁知唐泛却叫住他:“若胡兄无事,不如少坐片刻?”
胡文藻一愣,笑容顿时变得不太真切:“这就不了罢……为兄还有些公务要忙,不如改日再说?”
唐泛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这都傍晚了,论理衙门早该散值了罢,胡兄还真是奉公爱民,还连夜办公?”
胡文藻打了个哈哈:“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最近事情比较忙,那我就少陪了,唐贤弟早些歇息,明日我再过来拜访罢!”
说罢似乎很怕唐泛开口留人,也没等他回答,便直接离开房间了。
看着对方几近落荒而逃的背影,钱三儿关上门,回身咋舌:“不知道的还以为后面有鬼在追他呢吧,大人,看来这事还真有蹊跷啊!”
唐泛笑了笑,将倒扣的茶杯翻过来,给自己和钱三儿都倒了杯茶,有意考究考究他:“说说,怎么个蹊跷法?”
钱三儿道:“您之前不是说,杨济和陈銮二人都弹劾这个胡文藻,胡文藻还上疏自辩了么,照这么说,他岂非比任何人都着急才对,怎么看见您要谈正事,反倒退避三舍了?”
唐泛点点头:“他的态度是很奇怪,但我们现在初来乍到,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先不必着急,看看再说。”
钱三儿嘿嘿一笑:“那可好,这一进城,立马就感觉到这苏州府跟北方不一样了,连口茶都透着股胭脂味儿,难怪人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人要不要也去尝尝这南地胭脂的风情啊?”
唐泛没好气:“什么胭脂味儿,那是你淫者见淫,我就没喝出来!”
钱三儿叹道:“哎,就知道您肯定不去的,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离京城那么远,就算您去了,隋镇抚使也不会知道呀,小的更不会去告密的!”
唐泛一口水当即就喷了出来:“告什么密!关他什么事!”
钱三儿朝他挤眉弄眼,唐泛的回答是直接将人给赶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美少年从天而降,落在唐大人的面前,啦啦啦~~
陆灵溪不仅出身大家,身上有功名,还武力值爆表,简直文武双全,不知道隋总泉下有知(……),会不会悔青了肠子╮(╯﹏╰)╭
注:吴江饥荒历史上是在成化17年,这里时间推后一年。
第112章
胡文藻虽然说隔天要来拜访,但实际上第二天根本不见人影。
唐泛亲自到知府衙门拜访,却被告知胡文藻有事外出,正好不在。
这一下,唐泛哪里还会不知道对方是在故意避开自己?
钱三儿怒道:“这胡文藻可真是不识好歹,大人明明是来帮他解决问题的,他却好像大人是来给他添麻烦的,大人就不该管他!”
唐泛道:“既然他不愿意见我,那我们就见愿意见我们的人。”
钱三儿疑惑:“谁?”
唐泛道:“南直隶巡按御史,杨济。”
钱三儿喜道:“是了,不是说他与陈銮都弹劾胡文藻不作为么,如今胡文藻都避而不见,可见心中有鬼,看来这胡文藻果真有问题!”
唐泛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巡按御史并非常驻官员,所以不设府邸,每到一处,都是住在官驿,与唐泛一样,区别只在于唐泛是朝廷直接派下来的,论官职也要比巡按御史高上许多。
昨日唐泛他们抵达吴县的时候,杨济并未出现在迎接的人群里面,之后唐泛问过官驿的人,据说杨济是前往震泽县巡视去了。
虽说要见杨济,但唐泛也没有在官驿干等,而是带着钱三儿,两个人在吴县的大街小巷上闲逛。
这下可乐坏了钱三儿。
在扬州那会儿,他要惦记着给唐泛买点心,又怕自己不在没人护着唐泛,短短一个时辰便跑了个来回,根本不敢久留,更谈不上玩乐,如今唐泛带着他出来,可就是名正言顺了。
钱三儿这里走走,那里摸摸,不过也就是看个新鲜罢了,南北风物差异,南方的玩意终归要更加精致漂亮一些,这体现在许多点心吃食上,连上头的点缀图案花纹仿佛也要更加细腻几分。
两人进了一间老字号点心铺子,唐泛让人家掌柜称了两斤各式点心,让钱三儿捧着,他自己则拈起一块玫瑰糕往嘴里送,点点头赞道:“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掌柜闻言便笑着凑趣道:“这位客人说话调子带了南音,衣袍款式又是北方的,想必是离家多年之后回来探望父母罢?”
唐泛笑道:“掌柜的好眼力啊,不过这同在大明天下,南北衣袍还有差异的?”
掌柜道:“怎么没有,像南方这两年时兴的是鹅黄色,不管男女老幼,许多人便喜欢做上一身鹅黄外裳,还有您那玉佩的绺子,也跟南方的打法不大一样。”
钱三儿咋舌:“照我看,这些玩意儿不都是女子才讲究的么,怪道人家都说南方男人软兮兮的,敢情都将讲究用在这上头了!”
说完他就得了唐泛一个白眼,钱三儿这才想起唐泛也是南方人,自己可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么,连忙谄媚道:“您自然是不同的,您的人品胸襟,哪能用南北来界线呢!”
唐泛没生气,点心铺掌柜倒是不乐意了:“小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南方男人怎么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江南比北方富庶,人自然也就活得讲究了!”
钱三儿笑嘻嘻道:“掌柜别生气,我就是开个玩笑,我家公子就是南方人,我哪能说南方人的不是呢!就是我觉着奇怪哈,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儿怎么说也是苏州府的治所,怎么反倒比扬州那边还要萧条几分?难不成江南最繁华的只有一个扬州城?”
这一回掌柜却没生气,只是叹了口气:“这都是去年那场饥荒闹的,咱们吴县还算好的了,听说吴江那边更惨,到现在都还没恢复过来呢!”
唐泛顺势问道:“吴县如今可还有受灾的百姓?”
掌柜道:“没有了。”
唐泛奇怪:“怎么没有了,太湖边上不是被淹了么,今春就能重新种下庄稼了?”
掌柜道:“不是,他们都往吴江那边去了。”
唐泛问:“这又是为何?”
掌柜唏嘘道:“去年吴江和吴县这两个地方可真是得罪了老天爷,先是春天干旱,到了夏天又发大水,我有亲戚在城外太湖边上住的,他的田地全淹了不说,连屋子也都淹了,没办法,只好来投靠我,这还算是好的,借着又闹起瘟疫,死了好多人,官府担心瘟疫散布,就不允许他们进城,不过后来听说吴江那边的粥场更足,许多人就跑到吴江去了,这都是去年的事了,去年冬天的时候听说又冻死了不少,现在已经开春了,情况应该好很多了罢!”
二人出了点心铺子,此时唐泛已经将钱三儿手中那两斤糕点吃得七七八八,连带还喝了掌柜一壶雨前龙井,肚子都饱了七八分。
自然,那点心钱三儿也没少吃,不过归根结底还得佩服唐大人人缘好,跟掌柜聊得来,否则后面那壶雨前是断断没有他们的份的。
钱三儿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油纸,又摸摸肚子,有些不甘心:“大人,那午饭咱们还吃不吃啊?”
唐泛:“吃啊,怎么不吃?”
钱三儿:“您还吃得下啊?”
唐泛睨了他一眼:“怎么吃不下,你要是吃不下就先回去罢,我一个人去吃得了,让我想想,中午吃什么好,松鼠桂鱼呢,还是龙井虾仁好?”
钱三儿听得口水都要下来了:“都好,都好!”
二人正在说笑,冷不防前面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唐大哥?”
唐泛循声抬头,却见那日分别之后就没再见过的陆灵溪站在前头不远处,正一脸惊喜地看着他。
没等唐泛回过神,对方已经并作几步走上前来。
“唐大哥,你怎么在这里,那天我回去之后,本想回去收拾行装之后,就厚着脸皮过去蹭你的船,谁知道回岸边一看,才发现你们的船只早就上路了,怎么走得那样快,难道是知道我想蹭船吗?”
陆灵溪语气里透着一股亲热和欢喜,话语之中又带上一丝丝的委屈,令人听着也禁不住微笑起来。
唐泛笑道:“这不是又见上了?”
陆灵溪高兴道:“可见有缘千里来相会啊!唐大哥这是在逛街么,我在吴县住过一段时间,对这里熟悉,我带你们去逛罢!”
唐泛道:“我们正要找个地方吃饭。”
陆灵溪:“那我就更熟了,跟我来,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唐泛含笑:“那可正好,看来今日有口福了。”
说话间,他带着唐泛和钱三儿二人进了一间饭庄,要了一个陈设典雅,视野景观优美的包间,又轻车熟路地点了好几个菜,看样子从前没少来过。
“唐大哥,这里的松鼠桂鱼做得特别地道,你今天得尝尝,改日你若是有空,城南还有一间,是专门做冰镇黄鳝的,你们来得巧,夏天吃这道菜最是爽口了……”
“益青。”唐泛忽然出声。
“唐大哥,怎么了?”陆灵溪疑惑。
“你知道我是朝廷命官,奉命来苏州办事的。”唐泛道。
陆灵溪点点头:“你说过。”
唐泛道:“那你知道我是来办什么事的么?”
陆灵溪想了想,笑道:“莫不是与去年的饥荒有关?”
唐泛也笑了:“你说巧不巧,我刚过扬州,你就找上门来,如今到了苏州,咱们又来了一场偶遇,说罢,你到底是何人派来的,跟上我又有何目的?”
伴随着唐泛这句话,陆灵溪的笑容逐渐收敛。
他笑起来的时候有股天真的味道,然而不笑的时候,又显出几分冷峻来,原本一直带笑扬起的薄唇此时微微抿住,变得有些薄情的感觉。
若是再多几岁,经过岁月的沉淀,这少年一定会变得更富有魅力,到时候也不知会有多少女儿家为他倾倒。
“唐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泛微微一笑:“明人不说暗话,你觉得我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二人四目相对,原本说说笑笑的轻松氛围霎时有些紧绷起来,钱三儿在一边也跟着悬起一颗心。
昨夜陆灵溪在河上大显神威的时候,他碰巧不在,但后来陆灵溪从唐泛那里离开的时候,他是亲眼看着官船距离岸边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陆灵溪直接就从甲板上飞纵而起,稳稳落在岸上,那等高明的身手当时就让钱三儿大吃一惊,又听船工们说起陆灵溪救人的事迹,便觉得这人的身手,在自己见过的人里边,兴许只有隋州和汪直能够与之不相上下了。
现在眼见陆灵溪变脸,他当然就害怕对方会冷不防对唐泛不利,正准备必要时冲上前去。
却见唐泛那边夹了一筷子松鼠桂鱼送入口中:“嗯,这桂花鱼的确不错,肉质鲜嫩,酸甜可口,很下饭,小二,上一晚白米饭,你们要不要?”
“……”钱三儿瞬间泄气。
大人,您的气势能不能稍微再延长一些,这样让我这个当手下的还怎么帮忙撑场面啊!
陆灵溪噗嗤一笑,摆摆手:“我不要,我不喜欢吃米饭,小二,给我来一碗白粥罢。”
“唐大哥,”他看着唐泛,表情认真,一脸纯良无辜。“你觉得我会对你不利吗?”
唐泛接过伙计送来的米饭,道了声谢,并不急着回答他,而是先用筷子挑起一点米饭试了试,点点头表示满意。
“这米饭也不错,太湖米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去年既然饥荒又水灾,为何现在却还有新米,难不成是别的地方运来的?”
陆灵溪摇摇头:“不是,就是去年新收的太湖米,太湖虽然泛滥成灾,但并非颗粒无收,去年仅有的新粮都被收入苏州富商们的口袋里,这间太湖饭庄正是苏州富贾梁弘毅名下的产业之一,唐大哥猜猜这一顿饭要多少钱?”
唐泛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放下筷子,反倒回答了陆灵溪之前的疑问:“我觉得你不会对我不利,否则就不会与你秉烛夜谈了,我也希望,你能对得起我这份信任。毕竟不是什么人,我都肯让他称呼我为唐大哥的。”
陆灵溪一怔:“从在船上那会儿,你就开始疑心我的身份了?”
唐泛:“当时周围那么多船,你却偏偏将人拉到我船上,后来我也并未与你说我要前往苏州,咱们却好巧不巧,就在街上相遇,一个巧合不难,难的是种种巧合,若是你多些耐心,倒不必这么急着出来与我相见,等我前往吴江的时候,再在那里相遇,岂不更好?”
此时的唐泛嘴角噙笑,目光流转,语调轻描淡写,却有着说不出的风流写意。
陆灵溪呆了半晌,才忽然冒出一句话:“唐大哥,你笑起来可真好看!”
唐泛:“……”
他的嘴角抽了抽,有些闹不清这少年时而精明,时而天真的,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了。
“若是不说实话,我就走了,这里的松鼠桂鱼再好吃,我也没有兴趣与一个居心叵测的人一道共用,没的糟蹋了食物。”唐泛作势起身。
陆灵溪急了,连忙伸手拦住他:“唐大哥,你别生气,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的,我确实是受人之托而来的,不过不不是对你不利,反倒是来帮你的。”
唐泛挑眉:“帮我?”
陆灵溪点点头,目光诚挚而恳切:“是,你不要走,先听我说完,好不好?”
唐泛:“你说说看。”
陆灵溪:“我没有骗你,我的确是平湖陆家的子弟,也的确是出门在外游历,你看,这是我随身佩戴的玉牌,上面刻着我的姓名,正是家中长辈所赐。只不过这次在京城的时候,遇见了一位故人,他说了你在苏州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让我南下找你,施以援手。我虽然生在平湖,从小却在苏州长大,在这里也有一些朋友,也许能帮得上你的忙。”
唐泛:“你那位故人是谁?”
第54节
恋耽美
第54节
小姑娘摇摇头,眉目黯淡:“家里人都饿死了,我是差点儿也要被阿爹卖出去了,是爷爷保下我,不让阿爹卖,我和爷爷在扬州挺好的,不回去了。”
唐泛又问了与灾情有关的一些问题,不过对方年纪小,知道的也不多,只能说些自己沿途所见的。
据她说,吴江去年确实很惨,水灾之后,吴江也有官府设的粥场,但人多粥少,很快供不应求,为了抢夺那稀薄的粥水吃,甚至发生了不少起人命案,更多的人家没有粥喝,又赶上接下来的瘟疫,死的死,病的病,去年入冬之后,瘟疫蔓延的趋势总算好了一些,可又碰上天气寒冷,流离失所的百姓顿时又冻死饿死不少,还有许多人家逐渐用光了先前的储粮,情况变得越发糟糕,有的人活不下去的,就将自己的儿女卖了,还有些甚至就直接把子女烹煮来吃的。
听到这一段,不光钱三儿毛骨悚然,连唐泛也是眉目一动,隐隐露出怒色。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小姑娘咬着下唇:“弗晓得,吃人的事情是我爷爷说的,但阿爹想卖了我的事儿是真的,我亲耳听到的。”
唐泛问:“那现在呢,吴江现在好些了没有?”
小姑娘摇摇头,连声说弗晓得,弗晓得。
她自从跟着爷爷出来之后也没有再回去过,自然不清楚。
唐泛也没有多留难,又问了几句,便让她走了。
小姑娘一走,钱三儿就忍不住道:“大人,吴江……”
唐泛微微抬手,示意他不要开口。
钱三儿顿时警觉,扭头一看,这才发现曾培和吴宗二人一直站在他们旁边。
“难得在扬州城外过夜,二位怎么也不进城去瞧瞧热闹?”唐泛微笑跟他们打招呼。
曾培笑道:“唐大人好生闲情逸致,这花漂亮得紧,就是颜色素了些。”
唐泛一笑,将篮子递给钱三儿:“既要它香,又要它艳,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但凡能占一项,也算不错了。”
曾培打了个哈哈:“唐大人是读书人,张口就是大道理,我们这等粗人自然比不得的,不过苏州的情况,大人不大熟悉,有些话,属下还是想着先与大人说说,免得大人走了弯路,碰了壁。”
唐泛伸手一引,作了个请的手势:“曾老弟有话直讲便是。”
曾培道:“大人可知,苏州这案子要怎么查?”
唐泛挑眉:“二位有以教我?”
曾培笑道:“瞧大人说的,咱们哪里能教大人呢!这案子先前已经有巡按御史在,想必也出不了什么大的岔子,如今朝廷让大人与我等下来复查,不过是走走过场,要求有个结果罢了,苏松地区自古富庶,又是国家赋税重地,若是闹得太大,朝廷脸上也无光,不知大人能否理解属下这番话的意思?”
曾培和吴宗二人虽名为唐泛下属,又身负保护他的职责,但两人自忖有东厂靠山,不仅一开始就有意怠慢唐泛,甚至一路上也隐隐不将他放在眼里。
他们早就听到唐泛名为钦差下巡,实则形同流放的处境,也不相信他敢跟东厂作对,是以这番话说得软中带硬,明里暗里都含着要挟之意,意思就是提醒唐泛,这里水深,不要乱查一通,免得最后难以收拾,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唐泛微微一笑:“多谢两位老弟的金玉良言,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曾培:“大人请讲。”
唐泛:“走走过场这句话,是你们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旨意?”
曾培语塞片刻,脸色微沉:“大人这是何意?”
唐泛悠悠道:“若是朝廷的旨意,我自然是要遵从的,但我就不明白了,陛下与朝廷的意思,俱是让我过去查个明白,为何到了二位这里,话意就变了呢,难不成陛下另外给了东厂密旨?”
曾培怒道:“我们好心提醒大人,怎么大人反倒处处曲解我们的好意呢!”
唐泛呵呵一笑:“两位的好意,我自然是明白的。不过明白事理的,自然要说两位是为了我好,不明白事理的,岂不就要觉得二位是在阻拦我办案,传出去对尚厂公的名声,只怕百害而无一利,两位别好心办了坏事,反倒给你们厂公招祸才是。”
从在京城的时候,曾培两人就有意给唐泛一个下马威,结果适得其反,反倒被唐泛摆了一道。
这一路上相处下来,他们也发现了,这位唐御史很不好对付,比起以往那些只知道将他们往死里骂的人更难对付。
这人说话做事软硬兼施,又不明着和你翻脸,让人想挑毛病都无从挑起。
也难怪自家厂公将他视为重点盯防对象,命他们严加留意。
本以为对方审时度势,起码也比那些硬骨头识趣一些,知道有些事不能乱来,有些人不能得罪,结果现在看来,他们还是错得离谱了,这人哪里跟那些直臣诤臣不一样了,其实骨子里就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更狡猾一些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钱三儿:下期预告由我来,由我来!
作者喵:行行行,你说你说……
钱三儿:唐大人下江南,要遇到不少事情,最、重、要、的、是!
众人:?
钱三儿:隋大大要有真情敌了,这次是带、把、的,嘿嘿!
卫茂:呵呵,你完了。
第111章
曾培阴阴道:“那唐大人可要想好了,别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唐泛淡淡反问:“你这是在威胁我?”
钱三儿站在他身旁,如临大敌地盯着二人。
曾培瞪视了他半晌,冷笑一声,转身与吴宗走了。
钱三儿怒道:“他们也太放肆了!”
唐泛语气淡淡:“东厂的人什么时候不放肆过?不管哪一任天子在位都离不开他们,他们也确实有放肆的本钱。”
只不过先前几个人还起码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现在则彻底撕破了脸。
钱三儿:“大人,那咱们怎么办?”
唐泛倒不是很在意:“早晚会有这么一出,没了张屠户,咱们就得吃带毛猪不成?他们能忍耐到现在才出声,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东厂的人嚣张惯了,这也是曾培与吴宗两个小小番役就敢对唐泛指手画脚的原因。
但唐泛早有心理准备,对此谈不上愤怒。
二人说话之间,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有不少人从船上下来,说说笑笑地往扬州城走去,准备体会体会那扬州城闻名天下,连当年隋炀帝都禁不住专程修了一条运河南下的美景美人。
若是那来过扬州的人,此时便正好引以为豪地说起那扬州典故,什么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晚上皮压皮,听得旁人垂涎三尺,口水横流,越发对扬州城充满了向往。
钱三儿在岸边听说了一耳朵,满脸艳羡地走回来,问唐泛:“大人,皮包水是什么,水包皮又是什么,怎么听着就让人觉得销魂呢?”
唐泛笑道:“这句话大意是说扬州人早上起来喝早茶吃点心,下午就在浴室里度过,扬州有这种营生,不过这种生活一般也就是有钱人家才有闲情去过的,寻常百姓为了一日三餐生计奔波尚且不及,哪来的心思去玩这些东西?”
钱三儿眨了眨眼:“大人,听说您老家是江南的,莫非就是扬州人士?”
唐泛摇头:“我老家不在扬州,但是离得近,所以对江南一带的民俗也还算熟悉。”
钱三儿眼珠一转,嘿嘿笑道:“那还有晚上皮压皮呢?”
唐泛睨了他一眼,这家伙明知故问,居心不良。
“你是不是也想下船进城走走啊?”
钱三儿顺着竿子爬:“那也得要大人同意才行,东厂那两个龟孙子靠不住,我可不能单独将大人留下来……”
说罢他涎着脸:“大人,您不去啊?”
唐泛摇头,其实别说钱三儿,他也想进扬州城走走,但是为免落人口实,在到达苏州之前,最好哪里也别去。
“曾培与吴宗二人就是来监视我的,你别看他们什么也不做,如果我现在踏入扬州城一步,等我回去之后,一条‘罔顾朝廷差事,私下寻欢作乐’的罪名就可以扣在我头上。”
钱三儿义愤填膺,却又不敢说什么给唐泛招祸的话,只得露出一脸愤愤不平的表情。
唐泛道:“行了,我不能进城,你倒无妨,如今虽然天色晚了,不过那些客栈酒楼俱还开着,要到亥时末才会打烊的,与北方不同,你去逛一逛,顺便给我打包几份吃食来。”
钱三儿眼睛一亮:“大人想吃什么?”
一提到这个,唐泛忍住口水泛滥的欲望,努力作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要一份三丁包,鸡汁煮干丝,琵琶对虾,翡翠烧卖,其它的你看着买罢。”
“好嘞!”钱三儿得到首肯,恨不得立时就长翅膀飞到那城内。
唐泛不忘交代道:“如今临近观音得道之日,城内有通宵达旦的灯会,热闹倒是不少的,但你切记不可流连那些秦楼楚馆,否则你也不用回来了。”
钱三儿见他面色严肃,原本还有些飘飘然的心思立马就收敛了,一一答应下来,然后便离船上岸。
钱三儿走后,唐泛觉得有些乏味无聊,便也放下书本,走出船舱,到甲板上透透气。
夜色浸染下,两岸烟柳已然没了颜色,浑然不复白日里的翠绿,但随之燃起的,却是点点烛火星光,轻轻摇曳,倒映在水面,仿佛多出一个琉璃世界,令人不觉今夕何夕。
这便是江南水乡的魅力,没有北方的风沙侵袭,日复一日,一年四季俱是一般美景,也难怪许多北方人来到这里就不愿意走了,扬州城更是其中翘楚,唐泛站在船上遥遥望去,已可见到满城灯火辉煌,映如白昼,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与姐姐来扬州城玩耍的经历,一晃眼便已这么多年,景物依旧,人面全非,若不是此行有两个东厂番子盯着,他必然是要故地重游,进城看一看的。
“救命啊!!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
一声尖叫划破寂静,也打断了唐泛略带伤感的回忆。
他举目望去,便见河上不知何时聚拢起几艘船,其中还有两艘是画舫,水面上隐约可见动静,好像确实有人落了水。
然而稀奇的是,这边有人在喊救命,那边画舫上却传来嬉笑之声,船边出现几条人影,唐泛仔细一看,仿佛是纨绔子弟在说笑取乐,有的挽起袖子准备下水,却还磨磨蹭蹭,奇怪得很。
“大人,几位大人,那里有人落水了,咱们要不要救一救?”说话的是其中一名船工,他见唐泛和曾培等人都走出来看热闹,便赶紧请示道。
唐泛道:“怎么回事?”
船工道:“小的们也不太清楚,落水的好像是一名女子,方才旁边那两个画舫的纨绔子弟出言不逊,还已经上了船去,结果推搡起来,那个女子便掉下水了。”
曾培不悦道:“救什么救!那里那么多人,有他们去救就行了!咱们是奉命来办差的,可不是巡河的捕快,别多管闲事!”
唐泛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没看到也就罢了,既然看到了,就下去救一救罢!”
然而在他们说话的间隙,那头一艘小船上,已经有人身形矫健地一跃入水,朝溺水之人游了过去。
对方水性极好,不一会儿就将人捞住,一边拽往官船这边来,船工们见状,连忙七手八脚地帮忙将人捞上来。
此时边上几艘船离落水的人都不远,目测距离相当,不过那女子的船上还站着两名纨绔子弟,救人回去无异于羊入虎口,而旁边几艘船又不够大,相比起来,无疑是唐泛他们这艘官船更气派可靠一些。
然而等到人被拖上甲板,唐泛他们才发现,被救上来的,居然还是位国色天香的美人。
借着盈盈灯火的照映,那少女就躺在甲板上,闭目昏迷不醒,薄薄的春衫遮不住玲珑身段,绑好的辫子也在水中散了开来,一头湿淋淋的长发贴在双颊,越发显得面色如雪。
眉若远山黛青,唇如樱桃新红。
那一瞬间,唐泛心头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便是他,脸上也不由得掠过惊艳之色,更不必提其他人了。
一行人正瞅着这名女子不知所措,男女授受不亲,若对方是良家女子,将人救上来已是极限,要是为了救人做出什么事,她就算醒过来,只怕名声也没了。
尤其是从先前那番动静来看,被纨绔子弟调戏就要跳河以证清白,这女子估计也是个烈性的。
曾培和吴总二人倒是跃跃欲试,没奈何唐泛就在一旁,他们也不敢造次,否则很容易落了唐泛的把柄。
唐泛的注意力只在少女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就落在那个救人的人身上。
对方看上去二十出头的年纪,灯火中眉目俊美,一身白衣此时湿透了,正紧紧贴在身上,然而却不显狼狈,反而透着一股潇洒英姿。
唐泛正要说话,便见那少年转身又跳进水里,朝女子先前所在的船游了过去。
所有人都被他这突兀的举动弄混了,却见那少年很快游到船边,双臂一按船舷,身形随即一跃而起,稳稳落在甲板上,漂亮利落之极。
接下来,那少年将船上两名纨绔子弟都打入水中,又让那艘船上的船工将船驶近唐泛他们的官船,把落水女子的两名婢女带了过来,让她们用力按压那女子的腹部,给女子渡气,好是一番折腾,才将人给救活过来。
被少年推入水的两个纨绔子弟又是叫骂又是呼救,他们所在的画舫又忙不迭驶过去救他们,场面一时混乱之极。
吴宗对美貌少女的存在没什么意见,却对那少年不经他们同意就自作主张将人带上船来,意见大得很,便斥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官船,可知这艘船是何人所坐么!”
那少年懒懒道:“不管是何人所坐,总不会是你作主,既然不是此间主人,那就一边待着凉快去罢,主人家都没有开口,你出什么头?”
吴宗怒道:“好大的狗胆,你可知我们是什么人!”
唐泛忽然开口:“吴宗,如果我没记错,这艘船上,好像还是由我作主罢?”
曾培和吴宗横归横,他们实际上也不敢当真对唐泛如何,充其量只能对他虚言恫吓几句,然后在背地里使点小绊子,除此之外,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唐泛的人身安全,这点是不会变的。
如果唐泛出了事,那么头一个倒霉的肯定就是他们。
所以听到唐泛这句话,吴宗脸色变幻,最终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悻悻住嘴。
因着对方救人的举动,唐泛朝那少年和颜悦色地笑了笑。
对方愣了一下,一反方才的傲慢,脸上居然浮现一丝赧然,也露出两颗虎牙,回以纯情一笑。
不过唐泛却没顾得上理他,他的视线已经转向幽幽转醒的少女:“姑娘既然已经醒了,就回自己的船上去罢。”
少女脸色苍白,神情还有些迷茫,她在婢女的搀扶下站起身,周围全是男人,她身上的衣物却全湿透了,方才也不知道被瞧见了多少去,听闻唐泛的话,顿时反应过来,露出羞愤难堪的表情。
幸好扶起她的婢女随身带了披风,当时便已经紧紧裹在少女身上。
“多谢官老爷搭救,且容小女子去洗漱换装,再过来答谢。”
唐泛道:“不必了,你自回去罢。”
眼下情形实在过于狼狈,少女咬住下唇,盈盈一拜,便在婢女的搀扶下先行回到自己的船上。
画舫上的纨绔子弟被搭救起来之后心怀不忿,还想围过来找麻烦,唐泛抬了抬下巴,对船工道:“去跟他们说,东厂在此办事,若是不怕麻烦,便只管上来。”
船工依言前去传话,果不其然,一听东厂的名头,那些人简直跟见了鬼似的,哪里还敢过来讨什么公道,当即就调转船头飞快地跑了,如果唐泛方才祭出自己的御史身份,只怕还没有这么管用,真是令人好笑又好气。
解决了那帮泼皮子弟,唐泛才转向方才那下水救人的少年:“阁下路见不平,仗义相救,此行大有侠风,还未请教高姓大名?”
少年拱手笑道:“在下陆灵溪,字益青,乃嘉兴平湖人士,偶然路过出手一救罢了,当不得什么侠风,阁下坐着官船,想必是朝廷命官罢,在下这厢有礼了。”
他没有自称草民,身上应该是有功名的,唐泛便轻轻颔首:“你身上都湿透了,先去换身衣服再来叙话罢。”
少年身强体壮,在船上站了这么久也没感觉,被唐泛提醒,笑嘻嘻道:“不巧得很,今夜泛舟游湖,租的是一艘小船,并未准备换洗衣物,大人若方便的话,能否先借用一套,益青日后定当奉还。”
这陆灵溪脸皮不可谓不厚,胆子也不可谓不大,明知道唐泛是朝廷命官,还敢用对平辈朋友的口吻对他说话,偏生又令人生不起任何反感。
唐泛性格随和,也没有摆官威和他计较的意思,便亲自找了身干净的衣物让他换上,又让他到茶厅找自己。
这陆灵溪身形修长高大,唐泛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不仅未见过分宽敞,反倒显得有点局促。
不过他皮肤白皙,风采翩翩,纵然略有不合身之处,也能让人忽略过去。
“你出身平湖,想必认识陆鼎陆侍郎了?”唐泛问。
“大人所说正是族叔,”少年眨了眨眼,露出些许欣喜。“您认识叔叔?”
唐泛摇摇头:“神交已久,不过来往不多,平湖陆氏是大族,想来你们彼此应该都是认识的。”
少年眉眼弯弯:“可我还不知道大人尊姓大名呢?”
唐泛道:“左佥都御史唐泛。”
少年吃了一惊,睁大眼对着唐泛看了又看,直到唐泛微微挑眉,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久闻唐大人断案如神的名声,今日见到难免忘情,益青失礼了!”
唐泛道:“你可是有功名在身?”
少年道:“是,前年侥幸中了秀才,之后禀明父母,辞别家中,出外游历,至今两年有余。”
唐泛问:“我观你举手投足之间,动作敏捷不似一般文人,这是还学了武艺?”
少年笑道:“大人果真明察秋毫,在下确实曾拜入少林寺木莲大师座下学艺数年,算是少林的俗家弟子。”
唐泛:“喔?如此说来也是文武双全了,你这是准备归家探望父母了?”
少年:“是,不过现在我已经改变主意了,晚点再回家。”
唐泛诧异:“这是为何?”
少年拱手长揖到底:“因为遇到了大人。益青对大人仰慕已久,希望能与大人相处长一些,以便聆听大人训示,不知大人可否满足在下这个小小的心愿?”
唐泛的人缘不是不好,可他从没见过这样刚见面就满脸孺慕之情的崇拜者,若换了他老师那样的学术大家,这并不稀奇,虽说唐泛因为断案的缘故多了点微末名声,但他也未曾想过自己的名气竟已大到这种程度了。
偏偏眼前这人一脸至诚,还长了一张好脸皮,饶是唐大人,也难免犯了以貌取人,爱才惜才的毛病。
自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陆灵溪来自平湖陆氏,这个家族世代官宦,几乎每一代都会出进士,与之交好并无坏处,以这少年的人品资质,指不定十数年后也将是冉冉新星一颗。
唐泛一笑,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罢,你有了秀才功名,为何却又不去考举人,反倒四处游历起来,难道想弃文从武,效仿班超投笔从戎不成?”
陆灵溪大大方方坐了下来:“在下倒是想投笔从戎,奈何当朝不比汉代,武将若无功名傍身,终归只能低人一等,甚至处处看文臣的脸色行事。”
他看了唐泛一眼,见对方并无不悦之色,这才续道:“我并非在抱怨什么,更不是说文臣就不好,只是武将地位一味低下,真正能知兵懂兵,文韬武略的文臣毕竟少数,在下想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要多长些见识,免得以后就算考取了功名,也只能沦为纸上谈兵的庸碌之人。”
唐泛颔首笑道:“大善,能有如此志向,又能付诸实施,足见不凡,相信你往后必然能有一番成就!”
陆灵溪顿时眉开眼笑:“多谢大人赞赏,我……”
他刚想接着说,便见外头来了一名船工,向唐泛汇报道:“大人,方才那名落水的女子,想过来向大人和这位公子道谢。”
照理说,那样绝色的一名女子,但凡男人都不会不想方设法再见上一面,更何况对方是为了道谢而来,再正经不过,根本没什么理由拒绝,也不会有人想要拒绝。
唐泛就道:“我就不见她了,若是你想见的话……”
陆灵溪马上道:“大人,在下救人乃举手之劳,并没有要别人道谢的意思,我也根本不想见她!”
唐泛见他回得太快,不由调侃:“就算想,也是人之常情,你只管去见就是,我又不会怪罪。”
陆灵溪就急了:“大人,我真不愿意见她,能遇上您,又能当面向您请教,与您畅谈,乃是三生幸事,在下如何还有空搭理不相干的旁人呢!”
唐泛见他英俊容貌登时蒙上一层焦急,再无之前的淡定,心下有些好笑,觉得陆灵溪估计是还没开窍学会欣赏异性。
对这个大方磊落又不失少年心性的陆家子弟,他其实是颇为喜爱欣赏的。
唐泛对船工道:“让她不必过来了,安生休养就是,没有人想要她报答,也不必多礼。”
船工应下,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便又回来了。
谈兴被打扰,唐泛和陆灵溪都有些不悦。
船工见状也是惴惴:“大人,那女子道,她是父母双亡,到苏州投亲的,因为只有丫鬟相随,担心再出现方才那样的情形,所以希望能够求大人允可,一路尾随大人的官船,除此之外,绝不多加打扰。”
这个要求倒也不算过分,孤身女子行走世间,为了自保使出小小心计不算什么。
唐泛既然对她无意,也就没有操心深究对方身世的兴趣,便答应下来。
那女子果然再也没有过来打扰了。
陆灵溪却是个妙人,唐泛本来看在他乐于助人又毫不居功,而且还是陆家子弟的份上与他多聊了几句,没想到对方还是个健谈的,且妙语如珠,时常有令人捧腹之语,又因这两年四处游历,见多识广,正好与唐泛谈到一处去,二人一见如故,一聊竟然就是大半夜,快到天亮时,陆灵溪才依依不舍地告辞离去,称呼已然从“大人”变成了“唐大哥”。
天亮之后,唐泛他们的官船也没有多加逗留,而是继续启程。
在途经常州、无锡等地之后,官船终于抵达苏州府。
下了船,唐泛等人又从常熟坐马车前往吴县。
苏州府辖下有常熟、吴县、吴江等县,其中吴县乃苏州府治所,毗邻吴江县,二者都在太湖边上,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地方。
唐泛离京南下,朝廷自然会下发公文通知地方官,等他们一行到达吴县时,苏州知府胡文藻早已带着属官顶着烈日,在城外迎候。
论品级,胡文藻与唐泛皆为四品,但唐泛毕竟是钦差,胡文藻虽不必自称下官,但亲自出城迎接,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见到唐泛时,更是热情有礼。
苏州乃富庶之地,苏州知府更是肥差,与那些穷府穷县的官员不同,身为苏杭两地的父母官,天生就有充足的底气和本钱,胡文藻能如此知礼,唐泛当然也不能过于拿乔,二人初次见面不多一会儿,就已经互相称兄道弟了。
胡文藻向唐泛介绍了随同前来的属官,末了大家都以为唐泛也会介绍跟在他身边的曾培与吴宗二人,谁知道唐泛却道:“一路来到这里,我们也有些累了,不知城中可有歇脚的地方?”
曾培和吴宗没想到自己直接就被跳过了,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
有东厂这么块招牌镇着,他们走到哪里都是威风八面,连地方官都不敢轻易得罪,怎能想到这次出门竟被唐泛忽视得如此彻底。
但他们自己也不想想,没有他们先前倚仗身份想要教训唐泛,双方又怎会撕破脸?
面子都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曾培和吴总错就错在将唐泛与其他害怕得罪东厂的官员等同论之了,殊不知人家连万党都已经得罪了,再多一个东厂又算什么?
胡文藻见状,不由迟疑道:“敢问贤弟,这两位是……?”
唐泛这才露出恍然状,失笑道:“瞧我,竟忘了介绍,这两位是东厂的番役,过来协助保护我的。”
完了连名字也不说,曾培二人的脸色顿时更黑了,心说谁他娘的光是为了保护你的,咱们还负责监视你呢!
但唐泛却没再给胡文藻开口的机会,面露疑惑道:“怎么还不进城,胡兄可是有何不便之处?”
胡文藻忙道:“当然不,唐贤弟快请入城,官驿房间早就备好了。”
唐泛与胡文藻走在前头,说说笑笑入了城,唐泛敢无视东厂的人,苏州府那些属官却不敢,见知府大人忙着跟钦差说话,便帮忙招呼曾培和吴宗二人,并不因他们只是东厂的无名小卒就懈怠。
官驿果然早已准备妥当,热水饭菜一应俱全,苏州是富饶之地,连房间里的被子都用的缎面蚕丝被,轻柔如云朵,可见奢侈。
胡文藻亲自将唐泛送到上房,本以为已经应付完差事,可以功成身退了,谁知唐泛却叫住他:“若胡兄无事,不如少坐片刻?”
胡文藻一愣,笑容顿时变得不太真切:“这就不了罢……为兄还有些公务要忙,不如改日再说?”
唐泛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这都傍晚了,论理衙门早该散值了罢,胡兄还真是奉公爱民,还连夜办公?”
胡文藻打了个哈哈:“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最近事情比较忙,那我就少陪了,唐贤弟早些歇息,明日我再过来拜访罢!”
说罢似乎很怕唐泛开口留人,也没等他回答,便直接离开房间了。
看着对方几近落荒而逃的背影,钱三儿关上门,回身咋舌:“不知道的还以为后面有鬼在追他呢吧,大人,看来这事还真有蹊跷啊!”
唐泛笑了笑,将倒扣的茶杯翻过来,给自己和钱三儿都倒了杯茶,有意考究考究他:“说说,怎么个蹊跷法?”
钱三儿道:“您之前不是说,杨济和陈銮二人都弹劾这个胡文藻,胡文藻还上疏自辩了么,照这么说,他岂非比任何人都着急才对,怎么看见您要谈正事,反倒退避三舍了?”
唐泛点点头:“他的态度是很奇怪,但我们现在初来乍到,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先不必着急,看看再说。”
钱三儿嘿嘿一笑:“那可好,这一进城,立马就感觉到这苏州府跟北方不一样了,连口茶都透着股胭脂味儿,难怪人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人要不要也去尝尝这南地胭脂的风情啊?”
唐泛没好气:“什么胭脂味儿,那是你淫者见淫,我就没喝出来!”
钱三儿叹道:“哎,就知道您肯定不去的,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离京城那么远,就算您去了,隋镇抚使也不会知道呀,小的更不会去告密的!”
唐泛一口水当即就喷了出来:“告什么密!关他什么事!”
钱三儿朝他挤眉弄眼,唐泛的回答是直接将人给赶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美少年从天而降,落在唐大人的面前,啦啦啦~~
陆灵溪不仅出身大家,身上有功名,还武力值爆表,简直文武双全,不知道隋总泉下有知(……),会不会悔青了肠子╮(╯﹏╰)╭
注:吴江饥荒历史上是在成化17年,这里时间推后一年。
第112章
胡文藻虽然说隔天要来拜访,但实际上第二天根本不见人影。
唐泛亲自到知府衙门拜访,却被告知胡文藻有事外出,正好不在。
这一下,唐泛哪里还会不知道对方是在故意避开自己?
钱三儿怒道:“这胡文藻可真是不识好歹,大人明明是来帮他解决问题的,他却好像大人是来给他添麻烦的,大人就不该管他!”
唐泛道:“既然他不愿意见我,那我们就见愿意见我们的人。”
钱三儿疑惑:“谁?”
唐泛道:“南直隶巡按御史,杨济。”
钱三儿喜道:“是了,不是说他与陈銮都弹劾胡文藻不作为么,如今胡文藻都避而不见,可见心中有鬼,看来这胡文藻果真有问题!”
唐泛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巡按御史并非常驻官员,所以不设府邸,每到一处,都是住在官驿,与唐泛一样,区别只在于唐泛是朝廷直接派下来的,论官职也要比巡按御史高上许多。
昨日唐泛他们抵达吴县的时候,杨济并未出现在迎接的人群里面,之后唐泛问过官驿的人,据说杨济是前往震泽县巡视去了。
虽说要见杨济,但唐泛也没有在官驿干等,而是带着钱三儿,两个人在吴县的大街小巷上闲逛。
这下可乐坏了钱三儿。
在扬州那会儿,他要惦记着给唐泛买点心,又怕自己不在没人护着唐泛,短短一个时辰便跑了个来回,根本不敢久留,更谈不上玩乐,如今唐泛带着他出来,可就是名正言顺了。
钱三儿这里走走,那里摸摸,不过也就是看个新鲜罢了,南北风物差异,南方的玩意终归要更加精致漂亮一些,这体现在许多点心吃食上,连上头的点缀图案花纹仿佛也要更加细腻几分。
两人进了一间老字号点心铺子,唐泛让人家掌柜称了两斤各式点心,让钱三儿捧着,他自己则拈起一块玫瑰糕往嘴里送,点点头赞道:“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掌柜闻言便笑着凑趣道:“这位客人说话调子带了南音,衣袍款式又是北方的,想必是离家多年之后回来探望父母罢?”
唐泛笑道:“掌柜的好眼力啊,不过这同在大明天下,南北衣袍还有差异的?”
掌柜道:“怎么没有,像南方这两年时兴的是鹅黄色,不管男女老幼,许多人便喜欢做上一身鹅黄外裳,还有您那玉佩的绺子,也跟南方的打法不大一样。”
钱三儿咋舌:“照我看,这些玩意儿不都是女子才讲究的么,怪道人家都说南方男人软兮兮的,敢情都将讲究用在这上头了!”
说完他就得了唐泛一个白眼,钱三儿这才想起唐泛也是南方人,自己可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么,连忙谄媚道:“您自然是不同的,您的人品胸襟,哪能用南北来界线呢!”
唐泛没生气,点心铺掌柜倒是不乐意了:“小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南方男人怎么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江南比北方富庶,人自然也就活得讲究了!”
钱三儿笑嘻嘻道:“掌柜别生气,我就是开个玩笑,我家公子就是南方人,我哪能说南方人的不是呢!就是我觉着奇怪哈,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儿怎么说也是苏州府的治所,怎么反倒比扬州那边还要萧条几分?难不成江南最繁华的只有一个扬州城?”
这一回掌柜却没生气,只是叹了口气:“这都是去年那场饥荒闹的,咱们吴县还算好的了,听说吴江那边更惨,到现在都还没恢复过来呢!”
唐泛顺势问道:“吴县如今可还有受灾的百姓?”
掌柜道:“没有了。”
唐泛奇怪:“怎么没有了,太湖边上不是被淹了么,今春就能重新种下庄稼了?”
掌柜道:“不是,他们都往吴江那边去了。”
唐泛问:“这又是为何?”
掌柜唏嘘道:“去年吴江和吴县这两个地方可真是得罪了老天爷,先是春天干旱,到了夏天又发大水,我有亲戚在城外太湖边上住的,他的田地全淹了不说,连屋子也都淹了,没办法,只好来投靠我,这还算是好的,借着又闹起瘟疫,死了好多人,官府担心瘟疫散布,就不允许他们进城,不过后来听说吴江那边的粥场更足,许多人就跑到吴江去了,这都是去年的事了,去年冬天的时候听说又冻死了不少,现在已经开春了,情况应该好很多了罢!”
二人出了点心铺子,此时唐泛已经将钱三儿手中那两斤糕点吃得七七八八,连带还喝了掌柜一壶雨前龙井,肚子都饱了七八分。
自然,那点心钱三儿也没少吃,不过归根结底还得佩服唐大人人缘好,跟掌柜聊得来,否则后面那壶雨前是断断没有他们的份的。
钱三儿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油纸,又摸摸肚子,有些不甘心:“大人,那午饭咱们还吃不吃啊?”
唐泛:“吃啊,怎么不吃?”
钱三儿:“您还吃得下啊?”
唐泛睨了他一眼:“怎么吃不下,你要是吃不下就先回去罢,我一个人去吃得了,让我想想,中午吃什么好,松鼠桂鱼呢,还是龙井虾仁好?”
钱三儿听得口水都要下来了:“都好,都好!”
二人正在说笑,冷不防前面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唐大哥?”
唐泛循声抬头,却见那日分别之后就没再见过的陆灵溪站在前头不远处,正一脸惊喜地看着他。
没等唐泛回过神,对方已经并作几步走上前来。
“唐大哥,你怎么在这里,那天我回去之后,本想回去收拾行装之后,就厚着脸皮过去蹭你的船,谁知道回岸边一看,才发现你们的船只早就上路了,怎么走得那样快,难道是知道我想蹭船吗?”
陆灵溪语气里透着一股亲热和欢喜,话语之中又带上一丝丝的委屈,令人听着也禁不住微笑起来。
唐泛笑道:“这不是又见上了?”
陆灵溪高兴道:“可见有缘千里来相会啊!唐大哥这是在逛街么,我在吴县住过一段时间,对这里熟悉,我带你们去逛罢!”
唐泛道:“我们正要找个地方吃饭。”
陆灵溪:“那我就更熟了,跟我来,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唐泛含笑:“那可正好,看来今日有口福了。”
说话间,他带着唐泛和钱三儿二人进了一间饭庄,要了一个陈设典雅,视野景观优美的包间,又轻车熟路地点了好几个菜,看样子从前没少来过。
“唐大哥,这里的松鼠桂鱼做得特别地道,你今天得尝尝,改日你若是有空,城南还有一间,是专门做冰镇黄鳝的,你们来得巧,夏天吃这道菜最是爽口了……”
“益青。”唐泛忽然出声。
“唐大哥,怎么了?”陆灵溪疑惑。
“你知道我是朝廷命官,奉命来苏州办事的。”唐泛道。
陆灵溪点点头:“你说过。”
唐泛道:“那你知道我是来办什么事的么?”
陆灵溪想了想,笑道:“莫不是与去年的饥荒有关?”
唐泛也笑了:“你说巧不巧,我刚过扬州,你就找上门来,如今到了苏州,咱们又来了一场偶遇,说罢,你到底是何人派来的,跟上我又有何目的?”
伴随着唐泛这句话,陆灵溪的笑容逐渐收敛。
他笑起来的时候有股天真的味道,然而不笑的时候,又显出几分冷峻来,原本一直带笑扬起的薄唇此时微微抿住,变得有些薄情的感觉。
若是再多几岁,经过岁月的沉淀,这少年一定会变得更富有魅力,到时候也不知会有多少女儿家为他倾倒。
“唐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泛微微一笑:“明人不说暗话,你觉得我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二人四目相对,原本说说笑笑的轻松氛围霎时有些紧绷起来,钱三儿在一边也跟着悬起一颗心。
昨夜陆灵溪在河上大显神威的时候,他碰巧不在,但后来陆灵溪从唐泛那里离开的时候,他是亲眼看着官船距离岸边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陆灵溪直接就从甲板上飞纵而起,稳稳落在岸上,那等高明的身手当时就让钱三儿大吃一惊,又听船工们说起陆灵溪救人的事迹,便觉得这人的身手,在自己见过的人里边,兴许只有隋州和汪直能够与之不相上下了。
现在眼见陆灵溪变脸,他当然就害怕对方会冷不防对唐泛不利,正准备必要时冲上前去。
却见唐泛那边夹了一筷子松鼠桂鱼送入口中:“嗯,这桂花鱼的确不错,肉质鲜嫩,酸甜可口,很下饭,小二,上一晚白米饭,你们要不要?”
“……”钱三儿瞬间泄气。
大人,您的气势能不能稍微再延长一些,这样让我这个当手下的还怎么帮忙撑场面啊!
陆灵溪噗嗤一笑,摆摆手:“我不要,我不喜欢吃米饭,小二,给我来一碗白粥罢。”
“唐大哥,”他看着唐泛,表情认真,一脸纯良无辜。“你觉得我会对你不利吗?”
唐泛接过伙计送来的米饭,道了声谢,并不急着回答他,而是先用筷子挑起一点米饭试了试,点点头表示满意。
“这米饭也不错,太湖米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去年既然饥荒又水灾,为何现在却还有新米,难不成是别的地方运来的?”
陆灵溪摇摇头:“不是,就是去年新收的太湖米,太湖虽然泛滥成灾,但并非颗粒无收,去年仅有的新粮都被收入苏州富商们的口袋里,这间太湖饭庄正是苏州富贾梁弘毅名下的产业之一,唐大哥猜猜这一顿饭要多少钱?”
唐泛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放下筷子,反倒回答了陆灵溪之前的疑问:“我觉得你不会对我不利,否则就不会与你秉烛夜谈了,我也希望,你能对得起我这份信任。毕竟不是什么人,我都肯让他称呼我为唐大哥的。”
陆灵溪一怔:“从在船上那会儿,你就开始疑心我的身份了?”
唐泛:“当时周围那么多船,你却偏偏将人拉到我船上,后来我也并未与你说我要前往苏州,咱们却好巧不巧,就在街上相遇,一个巧合不难,难的是种种巧合,若是你多些耐心,倒不必这么急着出来与我相见,等我前往吴江的时候,再在那里相遇,岂不更好?”
此时的唐泛嘴角噙笑,目光流转,语调轻描淡写,却有着说不出的风流写意。
陆灵溪呆了半晌,才忽然冒出一句话:“唐大哥,你笑起来可真好看!”
唐泛:“……”
他的嘴角抽了抽,有些闹不清这少年时而精明,时而天真的,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了。
“若是不说实话,我就走了,这里的松鼠桂鱼再好吃,我也没有兴趣与一个居心叵测的人一道共用,没的糟蹋了食物。”唐泛作势起身。
陆灵溪急了,连忙伸手拦住他:“唐大哥,你别生气,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的,我确实是受人之托而来的,不过不不是对你不利,反倒是来帮你的。”
唐泛挑眉:“帮我?”
陆灵溪点点头,目光诚挚而恳切:“是,你不要走,先听我说完,好不好?”
唐泛:“你说说看。”
陆灵溪:“我没有骗你,我的确是平湖陆家的子弟,也的确是出门在外游历,你看,这是我随身佩戴的玉牌,上面刻着我的姓名,正是家中长辈所赐。只不过这次在京城的时候,遇见了一位故人,他说了你在苏州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让我南下找你,施以援手。我虽然生在平湖,从小却在苏州长大,在这里也有一些朋友,也许能帮得上你的忙。”
唐泛:“你那位故人是谁?”
第5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