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节
逆灵 作者:透明体验
第24节
“这样啊。”封宸点了点头,然后又好奇地瞧了瞧戏台,看了一会儿,翘着一边的眉毛,说:“这世上真有白虎精吗?”
“谁知道呢?不过之前曾有戏班,因为没有严格按照演出的要求来演这《祭白虎》,结果在演出的时候,正印花旦失声,武生也在打斗时不慎摔下戏台。”
封宸有些惊讶:“真的?”
“真的。而且这还不算最严重的,之前曾有一个村庄将戏棚移了方位,按理来说应该要先破台再演出,但当时村子请来演出的戏班不会演《祭白虎》,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其它会演的人,所以那个戏班只好坏一次规矩,直接就开始唱戏。结果正在演出时后台走水,烧死了不少人。”
封宸呆了一会儿,说:“你们离国的东西太邪了”
☆、第127章
离奚若笑道:“这世上的事不都是有好就有坏,有正就有邪吗?就如同有光就一定有影。人、事如此,神明也是如此。”
封宸偏了偏头,看着他:“你们有坏的神?”
“我们供奉的十二主神里,有一位主毁灭,一位主深渊,还有一位掌管所有鬼怪,也被称为鬼王。这三位可都是世间最邪恶最乖戾的神明,不到万不得已,离国人都不敢惊扰他们。”
封宸有些诧异:“即使他们如此邪恶,你们也依然要祭拜?”
“当然,好与坏自古以来就如影随形,如果你只选择好的,而不肯面对坏的,那坏的只会日益膨胀,越来越坏,最后受难的还是你自己。”
“嗯有点道理。”
离奚若笑了一下,转头看着前方的戏台,戏台上的烛火已经重新被点燃,暖暖火光照在道路与行人身上,氤氲出一片动人暖意。
离奚若眨了眨眼,烛光映在他墨黑瞳孔里,照亮他洁白的面庞:“待会儿有例戏演呢,看吗?”他的嘴角随着嘴唇的动作微微翘起,烛火便仿佛化作了甜甜的蜜,蜿蜒流淌在那小小的弧度里。
封宸看了看他,突然低下头,亲了一下他的嘴角。
一触即分,轻得宛若蝴蝶颤动翅膀。
离奚若呆住了。
周围有姑娘看到了这一幕,都忍不住掩嘴偷笑。
离奚若有些尴尬地将脸转向旁边,避开封宸的视线,同时顺手在他的胸口上打了一拳。
封宸揉着胸口,笑得像个无赖:“果然有好事就有坏事。”
离奚若瞪了他一眼,随即迈开步子往外走,不再和他啰嗦。
封宸跟在他身后,屁股上的狼尾巴甩啊甩。
离国与封国的民风习俗差异颇大,封宸之前又从未好好在离国游玩过,此时见了街道两边的摊档、离国百姓的衣着打扮,不禁心生好奇,不停地东张西望。
走着走着,封宸见不少摊档上都挂着一盏灯笼,灯笼或大或小,颜色各异,但都无一不是鱼的模样。
封宸拉住离奚若的胳膊:“奚若,这是什么?”
离奚若停住脚步,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凉风轻轻吹,烛火悠悠晃,灯影落在地上,化作黑色小鱼静静游荡。
“哦,那是鱼灯,祈福用的。”
封宸伸长脖子,四处看了看:“好像每一个摊档都有,为什么?而且我之前在羌城的时候完全没见过。”
“传说海神的真身就是一条鱼。”离奚若停了一下,略有些苦恼地抿了抿嘴唇:“嗯,我这么跟你说吧。离国虽有十二位主神,但除了逆灵宫,或者说我,要一个不漏地全都供奉外,其它地方都是选择其中两三位作为守护神而供奉的。”
“像浣城这样临海的城镇,大多会选择海神为守护神,而海神的真身是鱼。而且鱼对渔民来说无异于财富,所以渐渐的,鱼就成为了吉祥富贵的象征。很多渔民在过节时都会捉一条鱼,放在家中养一段时日,然后放生。”
离奚若指了指一个鱼灯:“浣城的百姓则喜欢制作鱼灯。做买卖的人将鱼灯带在身边,就会得到海神庇护,然后就能出入平安,生意兴隆。这种鱼灯只有浣城才有,你在其它地方是找不到的。”
封宸盯着那盏做工精美的鱼灯,缓缓点头。
“哈哈哈,你看,这是你,好像啊!!”
“去,明明像你!”
旁边突然传来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
离奚若和封宸一起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小摊旁站了不少人,一个小姑娘正和一名少年站在旁边嘻嘻哈哈地打闹。
摊主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正笑呵呵的坐在一把小椅子上,两手举在眼前,好像在捏些什么。
离奚若看了看他档上摆着的东西,眼前一亮。
封宸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也把脸凑过去:“他在卖什么?”
“面人。”
“面人?”封宸脑里浮现出一个浑身都沾满了面粉的人:“在街上卖人?而且还是要撒上面粉?离国人真奇怪。”
离奚若无语地说:“面人是指用糯米粉做的假人。”
“哦。”
“可以照着真人的样子捏成面人。”说完后,离奚若抬起头。
封宸低头看着他。
离奚若眨了眨眼:“想要吗?”
“是你想要吧?”
“嗯”离奚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沉默了一会儿,说:“有一点想”
封宸揽住他的肩膀拍了拍:“想要就买。”
“会不会太幼稚了”
封宸十分肯定地说:“不会。”
离奚若看着封宸,总觉得自己在他眼里好像永远就是个小孩子,别说买个面人了,就算是要买糖葫芦、竹蜻蜓,他估计也不会觉得奇怪。
离奚若有些不爽,但又抵不住面人的诱惑,最终还是决定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果断迈出步伐,奔向卖面人的小摊。
围在摊档旁的大多是些十来岁的少年少女,还有一些牵着孩童的父母,封宸和离奚若往人堆里一站,真是分外夺目。
档主老伯眯着眼睛,慢悠悠地捏着面人,摊档上只有一盏鱼灯作为照明,即使附近灯火通明,他的摊档还是略显幽暗,老伯又坐在暗处,照理说应该无法清楚地看到所捏面人的细节,但他手中的动作却十分熟练,三两下的功夫就捏出了一顶帽子,一转眼,手中又冒出了一件衣裳。
档主一边捏,还一边和周围的人闲聊,好像根本不需要仔细小心地盯着手中的面团,一双巧手已经能自己做出该做的动作。
周围的人都暗暗惊叹,眼也不眨地看着他的动作。
不消片刻,老伯手中的竹签上便站了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将。
一名孩童兴奋地直拍手,老伯笑呵呵将武将递到他手中,小孩连忙接过,拿到灯下仔细地看,喜欢的不得了。
离奚若盯着那个武将面人看了一会儿,用手肘撞了撞封宸,说:“有点像你。”
封宸瞥了面人一眼:“我有那么丑吗?”说完又看着老伯,指了指自己,再指了一下离奚若,说道:“老头,照着我们的样子捏一个。”
老伯嘿嘿笑,从盒中捻起些许面粉团,放在手中揉啊揉,然后又用牛角刀做成的塑片在上面刻画。
眨眼的功夫,一张清秀的小脸就成型了,模样和离奚若还真有些相似。
老头一边用染了黑色颜料的糯米面捏成头发,一边问:“闺女啊,老头给你捏个仙女穿的衣裳怎么样?”
闺女?离奚若看着他,呆住了。
☆、第128章
封宸也先是一愣,然后看了离奚若一眼,又看了看那老伯一眼,继而恍然大悟,伸出狼爪一把揽住离奚若,嘿嘿地笑道:“好好好,我媳妇穿这个一定漂亮。”
离奚若终于反应了过来,睁大了眼睛,看了那老伯一会儿,张了张嘴说道:“我不是女的”
没等老伯停下活计仔细地看一看他,封宸就抢着说道:“我媳妇嫌自己生得又高又瘦,没有女人的风韵,所以平时总喜欢扮男子。”
老伯嘿嘿直笑:“闺女别这么想,长得高瘦是好事啊。你瞧,穿这身仙女的衣服可漂亮啦。”
“嗯。”封宸点点头,继续添油加醋:“而且就算你没胸没臀我也一样喜欢你。”
“情人眼里出西施嘛,我家老太婆牙都掉没了,老头我也一样觉得她好看得紧。”
离奚若暗中掐了一下封宸的腰,口中说道:“我真是男的。”他见老伯好像不太相信,就扬起脸,让老伯看自己的脖子:“我有喉结。”
可惜此处光线昏黄,老伯眼神又不行,离奚若长发披肩,喉咙的位置被头发挡出一片阴影,所以一个小小的喉结老伯根本看不清,反倒是这仰起脸的姿势激起了封宸的兽性,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封宸就突然搂着离奚若的后颈,腰一弯,脸凑到离奚若喉咙前,张口嘴就往上面用力咬了咬,末了,还意犹未尽地舔了一下。
离奚若所有的血都往脸上涌,他抬起手,啪地一掌扇了过去。
离奚若当然舍不得下重手,这一巴掌打得像拍蚊子似的,封宸咧着嘴笑了一会儿,然后又像条蛇似地缠了回来,勾着离奚若的下巴,想亲他。
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离奚若羞得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他用力推开封宸,快步走近了人群中。
老伯一边捏着面人,一边慢悠悠地说:“小姑娘面子薄,你也不顾人家感受,这事做得不地道啊。”
封宸回头:“没事,他不会真和我置气。”他弯下身,兴致盎然地看着已经捏好了的面人,看了一会儿,说:“老头,你捏错了,我媳妇的胸是平的。”
“这样好看嘛。”
封宸想了想,认真地说:“我觉得还是平的比较适合他。”
于是档主老头又用塑片把小面人的胸给抹平了。
老头捏完离奚若又开始捏封宸,边捏边闲闲地说道:“小老弟是北四国的人?”
“嗯,封国人。”
“哟,我们这很难见到封国人咧,小兄弟来离国多久了?”
“三天。”
老伯的动作停了一下:“那闺女之前住在封国?”
“不,他一直在离国。”
老头有些唏嘘:“那你们岂不是一直相隔两地?”
封宸静了一会儿,说:“嗯,之前是这样,不过以后不会了,我会一直待在离国。”
“那就好,那就好。”老伯颇为欣慰地点点头,一边将捏好的面人递过去,一边说:“不要让闺女受委屈了。”
封宸笑着说:“嗯。”他伸手去接面人,手碰到竹签时,却突然有了一个新主意,他收回手,看着老伯,说:“老头,帮个忙。”
离奚若沿着街道慢慢往前走,一会停下来看看小贩售卖的字画,一会站在挂满鸟笼的摊档旁,逗逗笼子里的鸟儿。
走着走着,身后冒出了一个声音:“奚若。”
离奚若置若罔闻。
封宸伸长手臂,将手从他肩膀上越过伸到他面前,手中则举着刚捏好的面人,说:“看,这面人还挺漂亮。”
离奚若将脸转向另一边,不肯看。
“我让老头重新给你捏了件衣服,可好看了,看看吧。”
离奚若有些好奇,但又不想让封宸如此轻易得逞,在心中天人交战了片刻后,还是强行忍住转头的欲望,哼了一声,不理封宸。
封宸把脸凑到他耳边,□□着说:“这衣裳是可以脱下来的,你要是不肯看,我就把面人的衣服脱了,然后对他这样那样,再那样这样”
“有病啊你!”离奚若忍无可忍,转过身,掐住封宸地脖子用力晃:“你要是敢做这种龌龊的事,信不信我掐死你!”
封宸哈哈哈地笑着,任由离奚若掐着他的脖子,双手拿着面人举到两人中间:“不想我猥亵他,你就快看。”
离奚若瞪了他一眼,低头看向两个小面人。
两个小人虽是面粉做的,却活灵活现,不只眉眼像足了他们的主人,就连那神情也有七分神似。
离奚若的心思却不在小人的脸上,掐着封宸脖子的手渐渐松开,他看了一会儿,抬起头,愣愣地看着封宸。
封宸动了动手指,之前上的小面人随即晃动了起来,像在跳舞一般。
两个小人皆头戴冕冠,身穿冕服,上衣茶白,下配藏青下裳,上锈宗彝、水、云三章,腰系玉带,衣上还有不少红色的小面团,形似珊瑚。
这样式,是离国男子成亲时才穿的吉服。
封宸笑着说:“老头本想给你做一套新娘穿的青质翟衣,我告诉他真是男的,他就让你和我穿成一样的了。”
离奚若张了一下嘴似乎想说些什幺,但却久久说不出话。
封宸满脸笑意,晃动着那个和他样貌相似的面人,说:“小若儿,我娶你好不好?”
然后又晃动像离奚若的面人,提高音调,说:“好啊好,我早就想嫁给你了!我还要和你生很多孩子,男孩像你,女孩像我”
离奚若原本有些感动,看到后来却越来越无语,苦笑不得地打断他:“你几岁了,怎么还那么幼稚?”
封宸没有反驳,将小“封宸”转了个方向,让他对着离奚若,自己则看着离奚若的眼睛。
“奚若,嫁给我。“
离奚若沉默地看着他。
无数人他们身边走过,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离奚若垂下眼,声音从他喉中飘出,飘渺的像一缕烟:“不要开玩笑了。”
封宸把小封宸慢慢往前移,渐渐贴到离奚若的脸上,仿佛在亲吻他的脸。
“我说真的。”
离奚若转过了身,背对着他,说:“哪有男人和男人成亲的?”
封宸没有反驳也没有认同,只是仿佛在和谁较劲一样,执着地说:“嫁给我。”
☆、第129章
离奚若看着那个与自己样貌相似的面人,伸出手,缓缓摸了摸它的小脑袋。
素白衣服将小人衬得宛若谪仙。
离奚若将手覆在封宸手背上,然后轻轻收拢手指,将对方的手握在自己手里,然后他拉过封宸的另一只手,小封宸便对着主人的手一起回到两人中间,与另一个小面人并排而站。
“封宸,下一世,我们做真正的夫妻好不好?”
封宸愣了一下,随即挑起了眉,笑得又无赖又温柔:“何必等下一世,这一世就可以。你要是愿意,我明天就去订吉服、买彩礼。”
离奚若摇了摇头:“这一世已经不可能了。”
“谁说不可能的?你管别人说什么,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其他人谁都不要理。”
离奚若没有答话,覆在封宸手背上的手指轻轻一动,指腹磨砂着封宸的手背,封宸瞇了一下眼睛,像一只惬意的被顺着毛的猫。
离奚若转动手腕,封宸的手随之移动,小离奚若微微向前倾,仿佛在鞠躬一般。
离奚若垂眼看着它,火光在他纤长的睫毛上留恋不去:“一拜天地。”他的声音轻轻飘起,像一捧纯白柳絮。
封宸勾起了嘴角,修长手指往下微弯,小封宸朝着离奚若倾身,像在跪拜他,像在向他俯首称臣,像在向他倾诉自己永不退变的衷心。
“二拜高堂。”
有路人看着他们,脸上满是好奇和疑惑。
离奚若张开口,封宸也笑着开口,低沉慵懒的嗓音追随着对方的声音:“夫妻对拜。”
两人小面人面对着对方,同时向前倾身,一眼望去到真像一对新人在行礼。
封宸笑得像个孩子:“现在该洞房了吧?洞完房你要给我生很多孩子,男孩女孩都要。”
离奚若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别做梦了,我生不出孩子。”
“嗯可我想要孩子啊,怎么办?”封宸假装苦恼地思索了片刻,说:“那你就做我儿子吧,儿子乖,让爹亲一下。”他边说边凑上去。
离奚若捂住他的嘴,将他那塞满猥琐想法的脑袋往旁边推:“你还是去找霄儿一齐疯吧,赎我无力奉陪。”说完,他就转身走了。
封宸跟在后面,走了一会儿,又走上去搂住他的肩,两人晃晃悠悠地穿梭在人群中。
月色如水,灯火明灭,光影如织。
潺潺流水穿街过巷,繁华绝艷的浣城正中,一条大河由南至北横穿而过,千万烛火在河面颤动,粼粼波光,美轮美奂。
前方摊档渐少,但人潮却愈发拥挤,人群尽头的河道里,一艘巨船正静静飘荡在水中。
离奚若抬头看着封宸:“之前试过游船河吗?”
“很小的时候搭过一次,不过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那我们一起搭一次?”
封宸耸了一下肩:“我无所谓,听你的。”
于是两人再次混进了人群中。
此时距开船时间尚早,除了早已等候在此的人外,还有不少百姓陆续向码头走来,很快,人群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将码头挤了个满满当当。
离奚若长身而立,双手环抱在身前,封宸则大大咧咧地搂着他的肩,斜靠在他身上。
两人身前站了一对夫妻和一个名约莫七岁的男童,男童两手一左一右牵着自己的父母,时不时地跳一下,蹦一下,似乎已经等得有些烦躁。
过了片刻,小男孩扯着母亲的衣袖哇哇哇地让了起来,母亲蹲下身,摸着他的头,极力安抚他。
封宸和离奚若都不禁低下头,好奇地看着他们。
只见男童拉着父母的衣袖,抽抽搭搭地说:“娘,我真的好饿。”
原来是肚子饿了。
“衡儿乖,再忍一下,等上了船就给你买东西吃好吗?
男童扁了扁嘴,十分勉强地点了点头,然而他的小肚子却“咕咕咕”地抗议了起来。
“娘”男童可怜兮兮地喊了一声。
可惜此时人潮涌涌,根本挤不出去,而且附近也没有什么卖吃食的摊档,一时之间又能去哪里买吃的呢?
孩子的父母也分外为难。
离奚若抬起头,封宸也正好低头看向他,两人对视一眼后,离奚若伸出手,封宸满脸都是不情不愿的表情,不过手还是乖乖举了起来,将手中的两个面人交代离奚若手中。
离奚若上前一步,对着孩子的父母说道:“小心孩子饿坏了,我们这里有两个面人,你们若是不嫌弃的话,就先让孩子吃吧。”
孩子的爹娘愣了一愣,然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想推辞,但男童实在是饿得紧了,一见那两个面人,就眼也不眨地盯着看,真是天见尤怜。
男童父母一下子就心软了,一边道谢一边从离奚若手中接过面人。
男童的父亲向离奚若和封宸欠了欠身:“多谢二位公子如此慷慨。”
离奚若轻笑:“举手之劳罢了。”
对方也笑了:“在下姓善,名启。”然后指了指孩子的母亲:“这是拙荆。”在指了指男童:“独子善衡。不知二位公子如何称呼?”
离奚若:“在下姓离。”
善启愣了愣,显得有些惊讶。
他会惊讶也在情理之中,这“离”姓乃离国国姓,姓此姓氏者,不是王族,就是曾立大功,获君王赐姓的功臣。
离奚若淡淡一笑:“在下家住羌城。”此话一出,算是向对方承认了自己并非等闲人。
善氏夫妇都有些惊讶,对望一眼后,善启转过头,抬起双手似乎想行礼,离奚若连忙拉住他:“此处人多眼杂,这些礼数就免了吧,毕竟我们是私自出来游玩,并不想被发现身份。之所以向善兄道出真姓,不过是因为在下不想有意欺瞒别人罢了。”
善启犹豫了片刻,也觉得在此处行大礼实在是颇为不妥,于是微微欠了欠身,表示行礼,善夫人也朝着离奚若欠了一下身。
问完了离奚若,善启又转头询问封宸的名讳,封宸挂在离奚若身上,懒洋洋地答:“姓封。”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文中的王族用国号为氏,是借用了“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
不是很明白的同学看这里:秦之前,姓和氏是两回事。庶民有姓无氏,贵族有姓有氏,贵族男子一般都称氏而不称姓,比如孔圣人,圣人是宋国贵族后裔,所以有姓有氏。圣人姓“子”,圣人爹也姓“子”,他们一家祖祖辈辈都姓“子”,但圣人爹氏“公孙”,名嘉,所以时称“公孙嘉”,圣人氏“孔”,至于爲什么两人不同氏,我就不解释了,解释起来分分钟要写一篇论文。另一个例子就是纣王,他也姓“子”,因为他是国君,所以国号“商”就是他的氏,所以理论上我们该叫他“帝辛”或“商辛”,不能叫他“子辛”。
我一开始写文的时候想过要区分姓和氏,不过不是完全遵循古制,我改了一点细节,让封宸这样的王族直系后裔也用国号“封”作氏,他真正的姓其实不是这个。小离这样的国师,地位其实等同离王,所以也是直接以国号为氏。不过我写着写着就觉得,真的太麻烦了,我写完这文可能还得再写个30万字解释一堆东西。然后,我就放弃了对不起,你们打我吧,我不还手,不过记住不要打脸。
(你们要是对“姓氏”有兴趣可以再去了解一下,其实还挺好玩的,特别是女性的称呼,我当年被刷了一次三观,23333。)
☆、第130章
善氏夫妇看着他,呆了许久。
封宸打了个哈欠,说:“不过我现在跟封国已经没什么关系了。”然后又指了指离奚若:“以后会跟着他混,到时候可能会改姓。”
离奚若失笑。
善氏夫妇终于回神,依旧略微有些惊讶地打量了他们一会儿,善启问道:“那,不知二位是何关系?”
这回轮到封宸和离奚若呆住了,他们俩显然都从未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此时突然有人问起,还真不知该如何作答。
离奚若想了一下,有些迟疑地说:“算是朋友吧,嗯,不,也能算是亲人,哎算了,你们就当我们是朋友吧。”
善氏夫妇面面相觑,比之前更糊涂了,他们显然还想再问,但这毕竟是别人的私事,大家又是萍水相逢非亲非故,也实在不好意思多问。
善夫人柔柔一笑,出来打圆场:“哎,原来二位公子是朋友啊,妾身原本还以为你们是亲戚呢。”
离奚若和封宸对视一眼,有些疑惑不解和讶异。
善启笑道:“二位虽是不同国家的人,眉眼却长得有些相似,比如下巴和鼻子。”
离奚若笑了出来。
善夫人接道:“你看,笑起来的时候感觉特别像呢。”
离奚若有些好笑地说:“怎么可能,他一看就是坏人,我怎么可能和他长得像。”
封宸不满地瞥了他一眼,哼了一声说:“长得像也不奇怪,其实我们是父子,嘶”
离奚若收回手。
封宸手按着肚子,弯下了腰。
离奚若这次明显下了重手,封宸哀嚎了半天也没缓过气来。
“你”封宸颤抖着手指,指着离奚若:“你谋害生父。”
“你再胡说我就把你扔进河里。”
“你这不孝子。”
离奚若举起手,作势要继续揍他。
封宸哼哼两声:“你揍啊,你敢揍,我就把家産全留给你弟,让你这不孝子变乞儿”
离奚若掐住他的脖子用力晃。
旁边的两夫妻看得目瞪口呆,善启被他们这混乱的关系绕晕了头,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二位公子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离奚若掐够了,收回手,冷哼一声说:“他年幼时家乡有瘟疫,遂流浪到外地,后来昏倒在我家门口,我父母见他可怜便将他收为义子,和我做了兄弟。”
封宸让道:“你说反了吧,明明是你当年家道中落,身无分文,只得卖身于东市希望到有钱人家里做个小厮,我看你长得有几分姿色,就将你买回来暖床了。”
离奚若无语地看了他半饷:“你从哪里听来如此恶俗的故事?”
封宸吸了吸鼻子:“以前逛青楼的时候听凤姐说的。”
离奚若和善氏夫妇都沉默了。
封宸哼了一声:“你嫌我的恶俗,你自己的那个比我还俗好吧。”
“我这可是改编自你和霄儿的事,要说俗,那也是你们俗。”
封宸噎了半饷,说不出话。
一直被众人遗忘了的小善衡吧唧吧唧地嚼着面人,眨着一双大眼睛,无辜地看着他们。
善夫人掩着嘴笑了出来,边笑边调侃着说:“你们二位可真有趣,朋友、兄弟、父子、主仆,这世间的关系可都被你们占尽了。”
善启大笑:“是啊。”说完又揶揄道:“你们还有其它关系吗?”
封宸说:“还漏了一个关系——夫妻。”
所有人都静了。
离奚若无力地按住额头。
码头处传来动静,人群开始朝码头的方向缓缓移动,看来已经开始登船了。
夫妇俩牵起儿子。
封宸静了下来,微微垂下眼,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牵在一起的手。
离奚若看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腰。
封宸转过头,脸上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然后抬起手搭在离奚若肩上,一把将他揽进怀里,脸微微侧了侧,亲吻了一下离奚若的额头。
人群缓缓向前涌动,船员守在码头旁,一个接一个地从人们手里接过铜钱,然后再递出一个绑了细绳的小红牌,作为已付船资的证明。
离奚若将小红牌系在腰上,然后又帮封宸系好。
大船静静浮于水面,船身高达十丈,分为三层,可容三百余人。
不消片刻船就满员了,未能登船的百姓无不感到万分遗憾,看着那华美的大船唏嘘出声。
大船便在这水光月影中,伴着阵阵人声缓缓启程。
第一层船舱完全打通,无比宽阔,舱内整齐地布置着桌椅,显然是被当成了酒楼使用,还有不少船员一身店小二打扮,忙里忙外地招呼着来客。
船舱北面置一平台,应是作为表演歌舞杂耍的戏台。
善氏夫妇和离奚若、封宸寻了一处僻静的角落落座,小二立刻奉上酒水和几碟小菜。
离奚若四处看了看,有些感概地说:“上一次来已是十五年前,当时随师傅一同去玖兰国,夜晚寄宿浣城,师傅便带我来玩。如今想起来,还真有些人生如梦之感。”
善启提着酒壶缓缓斟酒,听了离奚若的话,便笑道:“愚兄倒是恰恰相反啊。愚兄生于浣城,长于浣城,对这浣城内大大小小的人事物都知之甚详,就连这游河船都搭了不下百次。同样的事情做得多了,反倒觉得年年岁岁花相似,颇有些无趣吶。”
两人不过聊了数句,善启便已熟门熟路地与离奚若称兄道弟了起来,封宸倚着桌沿,怪模怪样地看着他们,看了一会儿,默默地在心里哼一声。
善启的一番话让离奚若来了兴致,也没再多想,就顺着善启的话与他热络地聊了起来:“善兄是本地人?”
“是啊。”
善夫人暖了一壶酒,放到他面前:“你最近喉咙不舒服,少喝冷酒。”
“好好好,都听你的。”善启笑着拿起热过的酒:“贤弟,要吗?”
离奚若摇了摇头:“我不喝酒。”说完,又突然想起了封宸,便夺过封宸手中的酒杯。
封宸愣了愣,像个被抢了玩具的孩子似的,不满地瞪着他。
离奚若一边将酒杯递给善夫人,一边说:“你的身体也好不到哪去,别喝那么多凉的东西。”
善夫人接过酒杯,同时忍不住笑出了声。
封宸哼了一声,没说话。
☆、第131章
善启呷了口酒,说:“不瞒贤弟,愚兄祖上算是最早在浣城落地生根的一批人,祖祖辈辈原以打渔为生,后来自愚兄曾祖父那代起,便在机缘巧合下做起了贩盐的买卖。愚兄身无大志,也没什么做官的心思,便早早跟着家父学做生意。大富大贵什么的就不奢求了,只指望着能靠祖上的这点家业,过个安安稳稳,悠游自在的日子。”
离奚若笑道:“若是过日子,那当然还是安稳平淡为好。”说完又看着善夫人和善衡,说:“善夫人贤慧端庄,令郎又如此精灵,善兄实在是有福之人。”
善启笑得满脸愉悦,举起酒杯,连声说:“哪里哪里,多得上天眷顾罢了。”
离奚若微笑着他着他,然后目光飘向了远处,若有所思地环视着附近的离国百姓,片刻后,他深深叹了口:“若是所有百姓都能如善兄一般得到神明的眷顾该多好。”
善启手中的酒杯停在了嘴边,他眨着眼看了看离奚若,微微眯起眼睛,说:“贤弟何出此言?我们的国师不正是那位全心全意庇护着离国百姓的神明吗?”
离奚若:“国师”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河道沿岸的零星灯火印入了幽深的眼瞳中。
“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对是错。”
善启缓缓放下酒杯:“贤弟,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
离奚若转过头,注视着他的眼睛:“善兄可知道,如今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为丞相马首是瞻,另一派则听命于国师。”
善启点了点头。
“朝廷有派系可互相牵制、平衡各方利益本是一件好事,可惜离王实在年幼,根本无力掌控朝臣,遑论控制党派。如今,这两派人已经不仅仅是掌控前朝,而是完全瓜分了本应属于君王的权力。两派人明争暗斗,互相掣肘,各自为政,令政令难行,君王失尽威严。国师若当真有济世救民的本事,他当初就不会随意分权,离国也就不会变成今天这般模样。”
封宸背靠着船舱,沉默不语地看着他。
善启沉吟良久,说道:“话也不能这样说,国师接管政权之时,朝野上下一片混乱,他独自一人根本无法处理所有政务,愚兄想,国师当初选择与他人分权,也是爲了离国好,只是想不到丞相如此醉心于权力,不但结党营私,还试图拉拢外戚。朝中又一直无法出现第三股势力,所以才变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他放下酒杯,认真地看着离奚若:“愚兄对朝政上的事所知了了,仅有的一点认识,也是凭着这几年走南闯北时听来的小道消息,实在不敢妄议朝政。”
离奚若抬了一下手:“善兄但说无妨。”
善启仔细思索片刻,道:“以愚兄拙见,国师真正的过错不在‘分权’,而在于‘守旧’。”
善启清了清喉咙:“离国一向奉行‘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治国之道,凡事讲求顺因天道,然而过去数十年间,离国内外纷争不断,外戚、宗族势力尾大不掉,朝中党羽倾辙,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过去的治国之策已有疏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下。然而七年前姝姬之乱将平,百废待兴,新君继位政权不稳,国师又是个谨慎小心之人,所以一直不敢擅该治国方略,只着眼于恢复民生、重建法政。但这样做无异于扬汤止沸,问题依旧存在,终有一天会灾祸重燃。”
离奚若垂下眼,仔细思索着些什么,手指轻扣酒杯,缓缓敲了敲,片刻后,他说道:“以善兄之见,又该如何改变局势?”
善启微微一笑,别有深意地看着他的眼睛:“愚兄以为,‘收权’是个不错的主意。”
“收于何人之手?”
善启被问住了,微微皱起眉:“这愚兄还真没了主意,不过无论如何,这权力不能交到国师手中。”
离奚若的眸光闪了闪,紧紧地看着善启,问道:“为何?”
“国师本已是离国百姓的精神寄托,离国人对国师的信任已近乎盲目,他若想控制百姓,那实在是再轻易不过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国师若再独揽大权,能任意而为的话,整个离国都会在他一人的操控之下。国师若是贤明之人,那还好说,若是昏庸残暴”他抿着嘴,摇了摇头:“离国殆矣。”
离奚若手臂压着桌沿,上身微微倾向善启,捏了捏手,继续问道:“那善兄觉得肃幽王能否当此大任?”
“肃幽王?”善启有些讶异:“他不是藩王吗,怎么会开始干涉朝政了?”
离奚若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现在连丞相都叛国了。如今除了他,朝中哪里还找得到第二个有这般才能和胆识的人?”
善启张了张嘴:“想不到朝中的形势竟这般紧张。”
“是啊。”离奚若轻叹一声:“你以为国师他不想变革吗?他早就想了,但却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从旁协助之人,所以一直无从下手。”
“原来如此。”善启也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可是愚兄听说,肃幽王与国师好像有些恩怨,一旦肃幽王掌权,国师的处境恐怕会相当不妙啊。”
离奚若看着他,露出一个云淡风轻的笑容:“大义当前,肃幽王是个明理之人,会把握分寸的。”
善启听得不是很明白,想了片刻,微颦着眉问:“国师是想把权力全部交予肃幽王?”
“是。”
“那国师对自身有何打算?”
“闲赋在家,只司祭祀礼乐,不问国事。”
善启:“这”他沉吟片刻,说道:“可是这肃幽王一脉久居西南,远离国都,虽偶有协助朝廷处理宗亲之事,但在朝中的影响力始终稍显微弱,而国师的威望却极高,怕只怕,即使国师愿意放权,这肃幽王也未必有本事接得了权,震得住朝臣啊。”
☆、第132章
离奚若道:“这一点善兄倒是无需担忧,朝廷自有解决方法。反倒是肃幽王在民间的威望,不知究竟如何?”
善启沉思片刻:“肃幽王一族是百年大族,在西南一代有不小的势力,而历代肃幽王大多都励精图治,常施仁政,还是很受当地百姓爱戴的。现在的这位肃幽王虽常居深宫,行踪飘忽,有疏于政务之嫌,但在位六年来也并未做过什么出格的事,算是不过不失吧,再加上先祖积攒下来的功绩,百姓对他的评价还是褒多于贬的。”
离奚若:“嗯,那就好,只要能得民心,其它问题都好说。”
第24节
恋耽美
第24节
“这样啊。”封宸点了点头,然后又好奇地瞧了瞧戏台,看了一会儿,翘着一边的眉毛,说:“这世上真有白虎精吗?”
“谁知道呢?不过之前曾有戏班,因为没有严格按照演出的要求来演这《祭白虎》,结果在演出的时候,正印花旦失声,武生也在打斗时不慎摔下戏台。”
封宸有些惊讶:“真的?”
“真的。而且这还不算最严重的,之前曾有一个村庄将戏棚移了方位,按理来说应该要先破台再演出,但当时村子请来演出的戏班不会演《祭白虎》,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其它会演的人,所以那个戏班只好坏一次规矩,直接就开始唱戏。结果正在演出时后台走水,烧死了不少人。”
封宸呆了一会儿,说:“你们离国的东西太邪了”
☆、第127章
离奚若笑道:“这世上的事不都是有好就有坏,有正就有邪吗?就如同有光就一定有影。人、事如此,神明也是如此。”
封宸偏了偏头,看着他:“你们有坏的神?”
“我们供奉的十二主神里,有一位主毁灭,一位主深渊,还有一位掌管所有鬼怪,也被称为鬼王。这三位可都是世间最邪恶最乖戾的神明,不到万不得已,离国人都不敢惊扰他们。”
封宸有些诧异:“即使他们如此邪恶,你们也依然要祭拜?”
“当然,好与坏自古以来就如影随形,如果你只选择好的,而不肯面对坏的,那坏的只会日益膨胀,越来越坏,最后受难的还是你自己。”
“嗯有点道理。”
离奚若笑了一下,转头看着前方的戏台,戏台上的烛火已经重新被点燃,暖暖火光照在道路与行人身上,氤氲出一片动人暖意。
离奚若眨了眨眼,烛光映在他墨黑瞳孔里,照亮他洁白的面庞:“待会儿有例戏演呢,看吗?”他的嘴角随着嘴唇的动作微微翘起,烛火便仿佛化作了甜甜的蜜,蜿蜒流淌在那小小的弧度里。
封宸看了看他,突然低下头,亲了一下他的嘴角。
一触即分,轻得宛若蝴蝶颤动翅膀。
离奚若呆住了。
周围有姑娘看到了这一幕,都忍不住掩嘴偷笑。
离奚若有些尴尬地将脸转向旁边,避开封宸的视线,同时顺手在他的胸口上打了一拳。
封宸揉着胸口,笑得像个无赖:“果然有好事就有坏事。”
离奚若瞪了他一眼,随即迈开步子往外走,不再和他啰嗦。
封宸跟在他身后,屁股上的狼尾巴甩啊甩。
离国与封国的民风习俗差异颇大,封宸之前又从未好好在离国游玩过,此时见了街道两边的摊档、离国百姓的衣着打扮,不禁心生好奇,不停地东张西望。
走着走着,封宸见不少摊档上都挂着一盏灯笼,灯笼或大或小,颜色各异,但都无一不是鱼的模样。
封宸拉住离奚若的胳膊:“奚若,这是什么?”
离奚若停住脚步,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凉风轻轻吹,烛火悠悠晃,灯影落在地上,化作黑色小鱼静静游荡。
“哦,那是鱼灯,祈福用的。”
封宸伸长脖子,四处看了看:“好像每一个摊档都有,为什么?而且我之前在羌城的时候完全没见过。”
“传说海神的真身就是一条鱼。”离奚若停了一下,略有些苦恼地抿了抿嘴唇:“嗯,我这么跟你说吧。离国虽有十二位主神,但除了逆灵宫,或者说我,要一个不漏地全都供奉外,其它地方都是选择其中两三位作为守护神而供奉的。”
“像浣城这样临海的城镇,大多会选择海神为守护神,而海神的真身是鱼。而且鱼对渔民来说无异于财富,所以渐渐的,鱼就成为了吉祥富贵的象征。很多渔民在过节时都会捉一条鱼,放在家中养一段时日,然后放生。”
离奚若指了指一个鱼灯:“浣城的百姓则喜欢制作鱼灯。做买卖的人将鱼灯带在身边,就会得到海神庇护,然后就能出入平安,生意兴隆。这种鱼灯只有浣城才有,你在其它地方是找不到的。”
封宸盯着那盏做工精美的鱼灯,缓缓点头。
“哈哈哈,你看,这是你,好像啊!!”
“去,明明像你!”
旁边突然传来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
离奚若和封宸一起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小摊旁站了不少人,一个小姑娘正和一名少年站在旁边嘻嘻哈哈地打闹。
摊主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正笑呵呵的坐在一把小椅子上,两手举在眼前,好像在捏些什么。
离奚若看了看他档上摆着的东西,眼前一亮。
封宸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也把脸凑过去:“他在卖什么?”
“面人。”
“面人?”封宸脑里浮现出一个浑身都沾满了面粉的人:“在街上卖人?而且还是要撒上面粉?离国人真奇怪。”
离奚若无语地说:“面人是指用糯米粉做的假人。”
“哦。”
“可以照着真人的样子捏成面人。”说完后,离奚若抬起头。
封宸低头看着他。
离奚若眨了眨眼:“想要吗?”
“是你想要吧?”
“嗯”离奚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沉默了一会儿,说:“有一点想”
封宸揽住他的肩膀拍了拍:“想要就买。”
“会不会太幼稚了”
封宸十分肯定地说:“不会。”
离奚若看着封宸,总觉得自己在他眼里好像永远就是个小孩子,别说买个面人了,就算是要买糖葫芦、竹蜻蜓,他估计也不会觉得奇怪。
离奚若有些不爽,但又抵不住面人的诱惑,最终还是决定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果断迈出步伐,奔向卖面人的小摊。
围在摊档旁的大多是些十来岁的少年少女,还有一些牵着孩童的父母,封宸和离奚若往人堆里一站,真是分外夺目。
档主老伯眯着眼睛,慢悠悠地捏着面人,摊档上只有一盏鱼灯作为照明,即使附近灯火通明,他的摊档还是略显幽暗,老伯又坐在暗处,照理说应该无法清楚地看到所捏面人的细节,但他手中的动作却十分熟练,三两下的功夫就捏出了一顶帽子,一转眼,手中又冒出了一件衣裳。
档主一边捏,还一边和周围的人闲聊,好像根本不需要仔细小心地盯着手中的面团,一双巧手已经能自己做出该做的动作。
周围的人都暗暗惊叹,眼也不眨地看着他的动作。
不消片刻,老伯手中的竹签上便站了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将。
一名孩童兴奋地直拍手,老伯笑呵呵将武将递到他手中,小孩连忙接过,拿到灯下仔细地看,喜欢的不得了。
离奚若盯着那个武将面人看了一会儿,用手肘撞了撞封宸,说:“有点像你。”
封宸瞥了面人一眼:“我有那么丑吗?”说完又看着老伯,指了指自己,再指了一下离奚若,说道:“老头,照着我们的样子捏一个。”
老伯嘿嘿笑,从盒中捻起些许面粉团,放在手中揉啊揉,然后又用牛角刀做成的塑片在上面刻画。
眨眼的功夫,一张清秀的小脸就成型了,模样和离奚若还真有些相似。
老头一边用染了黑色颜料的糯米面捏成头发,一边问:“闺女啊,老头给你捏个仙女穿的衣裳怎么样?”
闺女?离奚若看着他,呆住了。
☆、第128章
封宸也先是一愣,然后看了离奚若一眼,又看了看那老伯一眼,继而恍然大悟,伸出狼爪一把揽住离奚若,嘿嘿地笑道:“好好好,我媳妇穿这个一定漂亮。”
离奚若终于反应了过来,睁大了眼睛,看了那老伯一会儿,张了张嘴说道:“我不是女的”
没等老伯停下活计仔细地看一看他,封宸就抢着说道:“我媳妇嫌自己生得又高又瘦,没有女人的风韵,所以平时总喜欢扮男子。”
老伯嘿嘿直笑:“闺女别这么想,长得高瘦是好事啊。你瞧,穿这身仙女的衣服可漂亮啦。”
“嗯。”封宸点点头,继续添油加醋:“而且就算你没胸没臀我也一样喜欢你。”
“情人眼里出西施嘛,我家老太婆牙都掉没了,老头我也一样觉得她好看得紧。”
离奚若暗中掐了一下封宸的腰,口中说道:“我真是男的。”他见老伯好像不太相信,就扬起脸,让老伯看自己的脖子:“我有喉结。”
可惜此处光线昏黄,老伯眼神又不行,离奚若长发披肩,喉咙的位置被头发挡出一片阴影,所以一个小小的喉结老伯根本看不清,反倒是这仰起脸的姿势激起了封宸的兽性,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封宸就突然搂着离奚若的后颈,腰一弯,脸凑到离奚若喉咙前,张口嘴就往上面用力咬了咬,末了,还意犹未尽地舔了一下。
离奚若所有的血都往脸上涌,他抬起手,啪地一掌扇了过去。
离奚若当然舍不得下重手,这一巴掌打得像拍蚊子似的,封宸咧着嘴笑了一会儿,然后又像条蛇似地缠了回来,勾着离奚若的下巴,想亲他。
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离奚若羞得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他用力推开封宸,快步走近了人群中。
老伯一边捏着面人,一边慢悠悠地说:“小姑娘面子薄,你也不顾人家感受,这事做得不地道啊。”
封宸回头:“没事,他不会真和我置气。”他弯下身,兴致盎然地看着已经捏好了的面人,看了一会儿,说:“老头,你捏错了,我媳妇的胸是平的。”
“这样好看嘛。”
封宸想了想,认真地说:“我觉得还是平的比较适合他。”
于是档主老头又用塑片把小面人的胸给抹平了。
老头捏完离奚若又开始捏封宸,边捏边闲闲地说道:“小老弟是北四国的人?”
“嗯,封国人。”
“哟,我们这很难见到封国人咧,小兄弟来离国多久了?”
“三天。”
老伯的动作停了一下:“那闺女之前住在封国?”
“不,他一直在离国。”
老头有些唏嘘:“那你们岂不是一直相隔两地?”
封宸静了一会儿,说:“嗯,之前是这样,不过以后不会了,我会一直待在离国。”
“那就好,那就好。”老伯颇为欣慰地点点头,一边将捏好的面人递过去,一边说:“不要让闺女受委屈了。”
封宸笑着说:“嗯。”他伸手去接面人,手碰到竹签时,却突然有了一个新主意,他收回手,看着老伯,说:“老头,帮个忙。”
离奚若沿着街道慢慢往前走,一会停下来看看小贩售卖的字画,一会站在挂满鸟笼的摊档旁,逗逗笼子里的鸟儿。
走着走着,身后冒出了一个声音:“奚若。”
离奚若置若罔闻。
封宸伸长手臂,将手从他肩膀上越过伸到他面前,手中则举着刚捏好的面人,说:“看,这面人还挺漂亮。”
离奚若将脸转向另一边,不肯看。
“我让老头重新给你捏了件衣服,可好看了,看看吧。”
离奚若有些好奇,但又不想让封宸如此轻易得逞,在心中天人交战了片刻后,还是强行忍住转头的欲望,哼了一声,不理封宸。
封宸把脸凑到他耳边,□□着说:“这衣裳是可以脱下来的,你要是不肯看,我就把面人的衣服脱了,然后对他这样那样,再那样这样”
“有病啊你!”离奚若忍无可忍,转过身,掐住封宸地脖子用力晃:“你要是敢做这种龌龊的事,信不信我掐死你!”
封宸哈哈哈地笑着,任由离奚若掐着他的脖子,双手拿着面人举到两人中间:“不想我猥亵他,你就快看。”
离奚若瞪了他一眼,低头看向两个小面人。
两个小人虽是面粉做的,却活灵活现,不只眉眼像足了他们的主人,就连那神情也有七分神似。
离奚若的心思却不在小人的脸上,掐着封宸脖子的手渐渐松开,他看了一会儿,抬起头,愣愣地看着封宸。
封宸动了动手指,之前上的小面人随即晃动了起来,像在跳舞一般。
两个小人皆头戴冕冠,身穿冕服,上衣茶白,下配藏青下裳,上锈宗彝、水、云三章,腰系玉带,衣上还有不少红色的小面团,形似珊瑚。
这样式,是离国男子成亲时才穿的吉服。
封宸笑着说:“老头本想给你做一套新娘穿的青质翟衣,我告诉他真是男的,他就让你和我穿成一样的了。”
离奚若张了一下嘴似乎想说些什幺,但却久久说不出话。
封宸满脸笑意,晃动着那个和他样貌相似的面人,说:“小若儿,我娶你好不好?”
然后又晃动像离奚若的面人,提高音调,说:“好啊好,我早就想嫁给你了!我还要和你生很多孩子,男孩像你,女孩像我”
离奚若原本有些感动,看到后来却越来越无语,苦笑不得地打断他:“你几岁了,怎么还那么幼稚?”
封宸没有反驳,将小“封宸”转了个方向,让他对着离奚若,自己则看着离奚若的眼睛。
“奚若,嫁给我。“
离奚若沉默地看着他。
无数人他们身边走过,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离奚若垂下眼,声音从他喉中飘出,飘渺的像一缕烟:“不要开玩笑了。”
封宸把小封宸慢慢往前移,渐渐贴到离奚若的脸上,仿佛在亲吻他的脸。
“我说真的。”
离奚若转过了身,背对着他,说:“哪有男人和男人成亲的?”
封宸没有反驳也没有认同,只是仿佛在和谁较劲一样,执着地说:“嫁给我。”
☆、第129章
离奚若看着那个与自己样貌相似的面人,伸出手,缓缓摸了摸它的小脑袋。
素白衣服将小人衬得宛若谪仙。
离奚若将手覆在封宸手背上,然后轻轻收拢手指,将对方的手握在自己手里,然后他拉过封宸的另一只手,小封宸便对着主人的手一起回到两人中间,与另一个小面人并排而站。
“封宸,下一世,我们做真正的夫妻好不好?”
封宸愣了一下,随即挑起了眉,笑得又无赖又温柔:“何必等下一世,这一世就可以。你要是愿意,我明天就去订吉服、买彩礼。”
离奚若摇了摇头:“这一世已经不可能了。”
“谁说不可能的?你管别人说什么,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其他人谁都不要理。”
离奚若没有答话,覆在封宸手背上的手指轻轻一动,指腹磨砂着封宸的手背,封宸瞇了一下眼睛,像一只惬意的被顺着毛的猫。
离奚若转动手腕,封宸的手随之移动,小离奚若微微向前倾,仿佛在鞠躬一般。
离奚若垂眼看着它,火光在他纤长的睫毛上留恋不去:“一拜天地。”他的声音轻轻飘起,像一捧纯白柳絮。
封宸勾起了嘴角,修长手指往下微弯,小封宸朝着离奚若倾身,像在跪拜他,像在向他俯首称臣,像在向他倾诉自己永不退变的衷心。
“二拜高堂。”
有路人看着他们,脸上满是好奇和疑惑。
离奚若张开口,封宸也笑着开口,低沉慵懒的嗓音追随着对方的声音:“夫妻对拜。”
两人小面人面对着对方,同时向前倾身,一眼望去到真像一对新人在行礼。
封宸笑得像个孩子:“现在该洞房了吧?洞完房你要给我生很多孩子,男孩女孩都要。”
离奚若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别做梦了,我生不出孩子。”
“嗯可我想要孩子啊,怎么办?”封宸假装苦恼地思索了片刻,说:“那你就做我儿子吧,儿子乖,让爹亲一下。”他边说边凑上去。
离奚若捂住他的嘴,将他那塞满猥琐想法的脑袋往旁边推:“你还是去找霄儿一齐疯吧,赎我无力奉陪。”说完,他就转身走了。
封宸跟在后面,走了一会儿,又走上去搂住他的肩,两人晃晃悠悠地穿梭在人群中。
月色如水,灯火明灭,光影如织。
潺潺流水穿街过巷,繁华绝艷的浣城正中,一条大河由南至北横穿而过,千万烛火在河面颤动,粼粼波光,美轮美奂。
前方摊档渐少,但人潮却愈发拥挤,人群尽头的河道里,一艘巨船正静静飘荡在水中。
离奚若抬头看着封宸:“之前试过游船河吗?”
“很小的时候搭过一次,不过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那我们一起搭一次?”
封宸耸了一下肩:“我无所谓,听你的。”
于是两人再次混进了人群中。
此时距开船时间尚早,除了早已等候在此的人外,还有不少百姓陆续向码头走来,很快,人群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将码头挤了个满满当当。
离奚若长身而立,双手环抱在身前,封宸则大大咧咧地搂着他的肩,斜靠在他身上。
两人身前站了一对夫妻和一个名约莫七岁的男童,男童两手一左一右牵着自己的父母,时不时地跳一下,蹦一下,似乎已经等得有些烦躁。
过了片刻,小男孩扯着母亲的衣袖哇哇哇地让了起来,母亲蹲下身,摸着他的头,极力安抚他。
封宸和离奚若都不禁低下头,好奇地看着他们。
只见男童拉着父母的衣袖,抽抽搭搭地说:“娘,我真的好饿。”
原来是肚子饿了。
“衡儿乖,再忍一下,等上了船就给你买东西吃好吗?
男童扁了扁嘴,十分勉强地点了点头,然而他的小肚子却“咕咕咕”地抗议了起来。
“娘”男童可怜兮兮地喊了一声。
可惜此时人潮涌涌,根本挤不出去,而且附近也没有什么卖吃食的摊档,一时之间又能去哪里买吃的呢?
孩子的父母也分外为难。
离奚若抬起头,封宸也正好低头看向他,两人对视一眼后,离奚若伸出手,封宸满脸都是不情不愿的表情,不过手还是乖乖举了起来,将手中的两个面人交代离奚若手中。
离奚若上前一步,对着孩子的父母说道:“小心孩子饿坏了,我们这里有两个面人,你们若是不嫌弃的话,就先让孩子吃吧。”
孩子的爹娘愣了一愣,然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想推辞,但男童实在是饿得紧了,一见那两个面人,就眼也不眨地盯着看,真是天见尤怜。
男童父母一下子就心软了,一边道谢一边从离奚若手中接过面人。
男童的父亲向离奚若和封宸欠了欠身:“多谢二位公子如此慷慨。”
离奚若轻笑:“举手之劳罢了。”
对方也笑了:“在下姓善,名启。”然后指了指孩子的母亲:“这是拙荆。”在指了指男童:“独子善衡。不知二位公子如何称呼?”
离奚若:“在下姓离。”
善启愣了愣,显得有些惊讶。
他会惊讶也在情理之中,这“离”姓乃离国国姓,姓此姓氏者,不是王族,就是曾立大功,获君王赐姓的功臣。
离奚若淡淡一笑:“在下家住羌城。”此话一出,算是向对方承认了自己并非等闲人。
善氏夫妇都有些惊讶,对望一眼后,善启转过头,抬起双手似乎想行礼,离奚若连忙拉住他:“此处人多眼杂,这些礼数就免了吧,毕竟我们是私自出来游玩,并不想被发现身份。之所以向善兄道出真姓,不过是因为在下不想有意欺瞒别人罢了。”
善启犹豫了片刻,也觉得在此处行大礼实在是颇为不妥,于是微微欠了欠身,表示行礼,善夫人也朝着离奚若欠了一下身。
问完了离奚若,善启又转头询问封宸的名讳,封宸挂在离奚若身上,懒洋洋地答:“姓封。”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文中的王族用国号为氏,是借用了“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
不是很明白的同学看这里:秦之前,姓和氏是两回事。庶民有姓无氏,贵族有姓有氏,贵族男子一般都称氏而不称姓,比如孔圣人,圣人是宋国贵族后裔,所以有姓有氏。圣人姓“子”,圣人爹也姓“子”,他们一家祖祖辈辈都姓“子”,但圣人爹氏“公孙”,名嘉,所以时称“公孙嘉”,圣人氏“孔”,至于爲什么两人不同氏,我就不解释了,解释起来分分钟要写一篇论文。另一个例子就是纣王,他也姓“子”,因为他是国君,所以国号“商”就是他的氏,所以理论上我们该叫他“帝辛”或“商辛”,不能叫他“子辛”。
我一开始写文的时候想过要区分姓和氏,不过不是完全遵循古制,我改了一点细节,让封宸这样的王族直系后裔也用国号“封”作氏,他真正的姓其实不是这个。小离这样的国师,地位其实等同离王,所以也是直接以国号为氏。不过我写着写着就觉得,真的太麻烦了,我写完这文可能还得再写个30万字解释一堆东西。然后,我就放弃了对不起,你们打我吧,我不还手,不过记住不要打脸。
(你们要是对“姓氏”有兴趣可以再去了解一下,其实还挺好玩的,特别是女性的称呼,我当年被刷了一次三观,23333。)
☆、第130章
善氏夫妇看着他,呆了许久。
封宸打了个哈欠,说:“不过我现在跟封国已经没什么关系了。”然后又指了指离奚若:“以后会跟着他混,到时候可能会改姓。”
离奚若失笑。
善氏夫妇终于回神,依旧略微有些惊讶地打量了他们一会儿,善启问道:“那,不知二位是何关系?”
这回轮到封宸和离奚若呆住了,他们俩显然都从未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此时突然有人问起,还真不知该如何作答。
离奚若想了一下,有些迟疑地说:“算是朋友吧,嗯,不,也能算是亲人,哎算了,你们就当我们是朋友吧。”
善氏夫妇面面相觑,比之前更糊涂了,他们显然还想再问,但这毕竟是别人的私事,大家又是萍水相逢非亲非故,也实在不好意思多问。
善夫人柔柔一笑,出来打圆场:“哎,原来二位公子是朋友啊,妾身原本还以为你们是亲戚呢。”
离奚若和封宸对视一眼,有些疑惑不解和讶异。
善启笑道:“二位虽是不同国家的人,眉眼却长得有些相似,比如下巴和鼻子。”
离奚若笑了出来。
善夫人接道:“你看,笑起来的时候感觉特别像呢。”
离奚若有些好笑地说:“怎么可能,他一看就是坏人,我怎么可能和他长得像。”
封宸不满地瞥了他一眼,哼了一声说:“长得像也不奇怪,其实我们是父子,嘶”
离奚若收回手。
封宸手按着肚子,弯下了腰。
离奚若这次明显下了重手,封宸哀嚎了半天也没缓过气来。
“你”封宸颤抖着手指,指着离奚若:“你谋害生父。”
“你再胡说我就把你扔进河里。”
“你这不孝子。”
离奚若举起手,作势要继续揍他。
封宸哼哼两声:“你揍啊,你敢揍,我就把家産全留给你弟,让你这不孝子变乞儿”
离奚若掐住他的脖子用力晃。
旁边的两夫妻看得目瞪口呆,善启被他们这混乱的关系绕晕了头,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二位公子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离奚若掐够了,收回手,冷哼一声说:“他年幼时家乡有瘟疫,遂流浪到外地,后来昏倒在我家门口,我父母见他可怜便将他收为义子,和我做了兄弟。”
封宸让道:“你说反了吧,明明是你当年家道中落,身无分文,只得卖身于东市希望到有钱人家里做个小厮,我看你长得有几分姿色,就将你买回来暖床了。”
离奚若无语地看了他半饷:“你从哪里听来如此恶俗的故事?”
封宸吸了吸鼻子:“以前逛青楼的时候听凤姐说的。”
离奚若和善氏夫妇都沉默了。
封宸哼了一声:“你嫌我的恶俗,你自己的那个比我还俗好吧。”
“我这可是改编自你和霄儿的事,要说俗,那也是你们俗。”
封宸噎了半饷,说不出话。
一直被众人遗忘了的小善衡吧唧吧唧地嚼着面人,眨着一双大眼睛,无辜地看着他们。
善夫人掩着嘴笑了出来,边笑边调侃着说:“你们二位可真有趣,朋友、兄弟、父子、主仆,这世间的关系可都被你们占尽了。”
善启大笑:“是啊。”说完又揶揄道:“你们还有其它关系吗?”
封宸说:“还漏了一个关系——夫妻。”
所有人都静了。
离奚若无力地按住额头。
码头处传来动静,人群开始朝码头的方向缓缓移动,看来已经开始登船了。
夫妇俩牵起儿子。
封宸静了下来,微微垂下眼,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牵在一起的手。
离奚若看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腰。
封宸转过头,脸上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然后抬起手搭在离奚若肩上,一把将他揽进怀里,脸微微侧了侧,亲吻了一下离奚若的额头。
人群缓缓向前涌动,船员守在码头旁,一个接一个地从人们手里接过铜钱,然后再递出一个绑了细绳的小红牌,作为已付船资的证明。
离奚若将小红牌系在腰上,然后又帮封宸系好。
大船静静浮于水面,船身高达十丈,分为三层,可容三百余人。
不消片刻船就满员了,未能登船的百姓无不感到万分遗憾,看着那华美的大船唏嘘出声。
大船便在这水光月影中,伴着阵阵人声缓缓启程。
第一层船舱完全打通,无比宽阔,舱内整齐地布置着桌椅,显然是被当成了酒楼使用,还有不少船员一身店小二打扮,忙里忙外地招呼着来客。
船舱北面置一平台,应是作为表演歌舞杂耍的戏台。
善氏夫妇和离奚若、封宸寻了一处僻静的角落落座,小二立刻奉上酒水和几碟小菜。
离奚若四处看了看,有些感概地说:“上一次来已是十五年前,当时随师傅一同去玖兰国,夜晚寄宿浣城,师傅便带我来玩。如今想起来,还真有些人生如梦之感。”
善启提着酒壶缓缓斟酒,听了离奚若的话,便笑道:“愚兄倒是恰恰相反啊。愚兄生于浣城,长于浣城,对这浣城内大大小小的人事物都知之甚详,就连这游河船都搭了不下百次。同样的事情做得多了,反倒觉得年年岁岁花相似,颇有些无趣吶。”
两人不过聊了数句,善启便已熟门熟路地与离奚若称兄道弟了起来,封宸倚着桌沿,怪模怪样地看着他们,看了一会儿,默默地在心里哼一声。
善启的一番话让离奚若来了兴致,也没再多想,就顺着善启的话与他热络地聊了起来:“善兄是本地人?”
“是啊。”
善夫人暖了一壶酒,放到他面前:“你最近喉咙不舒服,少喝冷酒。”
“好好好,都听你的。”善启笑着拿起热过的酒:“贤弟,要吗?”
离奚若摇了摇头:“我不喝酒。”说完,又突然想起了封宸,便夺过封宸手中的酒杯。
封宸愣了愣,像个被抢了玩具的孩子似的,不满地瞪着他。
离奚若一边将酒杯递给善夫人,一边说:“你的身体也好不到哪去,别喝那么多凉的东西。”
善夫人接过酒杯,同时忍不住笑出了声。
封宸哼了一声,没说话。
☆、第131章
善启呷了口酒,说:“不瞒贤弟,愚兄祖上算是最早在浣城落地生根的一批人,祖祖辈辈原以打渔为生,后来自愚兄曾祖父那代起,便在机缘巧合下做起了贩盐的买卖。愚兄身无大志,也没什么做官的心思,便早早跟着家父学做生意。大富大贵什么的就不奢求了,只指望着能靠祖上的这点家业,过个安安稳稳,悠游自在的日子。”
离奚若笑道:“若是过日子,那当然还是安稳平淡为好。”说完又看着善夫人和善衡,说:“善夫人贤慧端庄,令郎又如此精灵,善兄实在是有福之人。”
善启笑得满脸愉悦,举起酒杯,连声说:“哪里哪里,多得上天眷顾罢了。”
离奚若微笑着他着他,然后目光飘向了远处,若有所思地环视着附近的离国百姓,片刻后,他深深叹了口:“若是所有百姓都能如善兄一般得到神明的眷顾该多好。”
善启手中的酒杯停在了嘴边,他眨着眼看了看离奚若,微微眯起眼睛,说:“贤弟何出此言?我们的国师不正是那位全心全意庇护着离国百姓的神明吗?”
离奚若:“国师”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河道沿岸的零星灯火印入了幽深的眼瞳中。
“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对是错。”
善启缓缓放下酒杯:“贤弟,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
离奚若转过头,注视着他的眼睛:“善兄可知道,如今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为丞相马首是瞻,另一派则听命于国师。”
善启点了点头。
“朝廷有派系可互相牵制、平衡各方利益本是一件好事,可惜离王实在年幼,根本无力掌控朝臣,遑论控制党派。如今,这两派人已经不仅仅是掌控前朝,而是完全瓜分了本应属于君王的权力。两派人明争暗斗,互相掣肘,各自为政,令政令难行,君王失尽威严。国师若当真有济世救民的本事,他当初就不会随意分权,离国也就不会变成今天这般模样。”
封宸背靠着船舱,沉默不语地看着他。
善启沉吟良久,说道:“话也不能这样说,国师接管政权之时,朝野上下一片混乱,他独自一人根本无法处理所有政务,愚兄想,国师当初选择与他人分权,也是爲了离国好,只是想不到丞相如此醉心于权力,不但结党营私,还试图拉拢外戚。朝中又一直无法出现第三股势力,所以才变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他放下酒杯,认真地看着离奚若:“愚兄对朝政上的事所知了了,仅有的一点认识,也是凭着这几年走南闯北时听来的小道消息,实在不敢妄议朝政。”
离奚若抬了一下手:“善兄但说无妨。”
善启仔细思索片刻,道:“以愚兄拙见,国师真正的过错不在‘分权’,而在于‘守旧’。”
善启清了清喉咙:“离国一向奉行‘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治国之道,凡事讲求顺因天道,然而过去数十年间,离国内外纷争不断,外戚、宗族势力尾大不掉,朝中党羽倾辙,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过去的治国之策已有疏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下。然而七年前姝姬之乱将平,百废待兴,新君继位政权不稳,国师又是个谨慎小心之人,所以一直不敢擅该治国方略,只着眼于恢复民生、重建法政。但这样做无异于扬汤止沸,问题依旧存在,终有一天会灾祸重燃。”
离奚若垂下眼,仔细思索着些什么,手指轻扣酒杯,缓缓敲了敲,片刻后,他说道:“以善兄之见,又该如何改变局势?”
善启微微一笑,别有深意地看着他的眼睛:“愚兄以为,‘收权’是个不错的主意。”
“收于何人之手?”
善启被问住了,微微皱起眉:“这愚兄还真没了主意,不过无论如何,这权力不能交到国师手中。”
离奚若的眸光闪了闪,紧紧地看着善启,问道:“为何?”
“国师本已是离国百姓的精神寄托,离国人对国师的信任已近乎盲目,他若想控制百姓,那实在是再轻易不过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国师若再独揽大权,能任意而为的话,整个离国都会在他一人的操控之下。国师若是贤明之人,那还好说,若是昏庸残暴”他抿着嘴,摇了摇头:“离国殆矣。”
离奚若手臂压着桌沿,上身微微倾向善启,捏了捏手,继续问道:“那善兄觉得肃幽王能否当此大任?”
“肃幽王?”善启有些讶异:“他不是藩王吗,怎么会开始干涉朝政了?”
离奚若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现在连丞相都叛国了。如今除了他,朝中哪里还找得到第二个有这般才能和胆识的人?”
善启张了张嘴:“想不到朝中的形势竟这般紧张。”
“是啊。”离奚若轻叹一声:“你以为国师他不想变革吗?他早就想了,但却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从旁协助之人,所以一直无从下手。”
“原来如此。”善启也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可是愚兄听说,肃幽王与国师好像有些恩怨,一旦肃幽王掌权,国师的处境恐怕会相当不妙啊。”
离奚若看着他,露出一个云淡风轻的笑容:“大义当前,肃幽王是个明理之人,会把握分寸的。”
善启听得不是很明白,想了片刻,微颦着眉问:“国师是想把权力全部交予肃幽王?”
“是。”
“那国师对自身有何打算?”
“闲赋在家,只司祭祀礼乐,不问国事。”
善启:“这”他沉吟片刻,说道:“可是这肃幽王一脉久居西南,远离国都,虽偶有协助朝廷处理宗亲之事,但在朝中的影响力始终稍显微弱,而国师的威望却极高,怕只怕,即使国师愿意放权,这肃幽王也未必有本事接得了权,震得住朝臣啊。”
☆、第132章
离奚若道:“这一点善兄倒是无需担忧,朝廷自有解决方法。反倒是肃幽王在民间的威望,不知究竟如何?”
善启沉思片刻:“肃幽王一族是百年大族,在西南一代有不小的势力,而历代肃幽王大多都励精图治,常施仁政,还是很受当地百姓爱戴的。现在的这位肃幽王虽常居深宫,行踪飘忽,有疏于政务之嫌,但在位六年来也并未做过什么出格的事,算是不过不失吧,再加上先祖积攒下来的功绩,百姓对他的评价还是褒多于贬的。”
离奚若:“嗯,那就好,只要能得民心,其它问题都好说。”
第2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