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节
帝师 作者:来自远方
第99节
走进城门,仿佛穿过一层冰墙。
积雪未清,马车压过,辙痕更深。
道路两旁,稀疏立有几名边军。均身穿袢袄,外罩皮甲,或持长矛,或按腰刀,表情肃然,眼神带着杀气。
城中木屋多被拆除,做防卫守城之用。
道路两旁都是帐篷,越靠近中军大帐,数目越多。排列貌似杂乱,实是乱中有序。从上空俯瞰,赫然是一幅简化的阵图。
战事稍歇,战场清扫干净,房屋仍需重建。
守城之日,役夫死伤过百。搬运木料,搭建房屋,只能靠军户家眷和边民。
行走一路,遇上三辆运木料的大车。
车前一匹矮马,一名老汉和两个伤兵拉动绳索,几名少年合力推车。
骡子不足,缴获的战马都被用来拉车。
鞑靼战马个头矮小,耐力十足。
边军和锦衣卫中有驯马好手,系上笼头,挥起鞭子,不比骡子差多少。
这一幕,刘瑾丘聚不觉怎样,番子只是扫过两眼,并没放在心上。随行的京军护卫却是瞪大双眼,下巴坠地。
这样的好马,竟用来拉车?
按照市价,每匹都能换银十五两以上!
败家子,暴殄天物!
事实上,非是张铭顾鼎败家,将战马充作驽马,实是出于无奈。
边民本就不多,战事一起,除军户贴户,多数选择南行。就算留在边镇,也不会赶往镇虏营。
鞑靼攻城时,边军营卫死战不退。
战后清点,死者上千,伤者无算。役夫贴户几乎死伤殆尽,边民男丁十去六七。
不用战马,难不成让妇人孩子拉车?
为巩固城池,修筑地堡,就算被言官弹劾,也顾不得那么多。
故而,刘瑾一行进城,见到的便是老人运木,战马拉车。妇人和半大的孩子挑着扁担,运送食水。
少数行动自如的伤兵,无需轮守,纷纷抓起缰绳马鞭,主动帮忙。
朔风寒冷,碎雪扑面。
城内的工地上,人声不绝。
战争的阴影仍未散去,失去亲人的哀伤依旧留存。但为生者,总要咬紧牙关,努力活下去。
中军大帐前,仅四名守卫。
大纛之下,两名绯衣官员正侧头,低声说着什么。
脚步压过积雪,吱嘎声起。
两人抬头,先看到紫色的圆领葵花衫,其后是托在手中的黄绢,最后才是刘公公皱成一团的脸。
摆出这幅表情,不能怪刘瑾。
一路之上,刘公公始终想着要避开杨瓒,宣旨之后,立即上车走人,绝不给对方“私聊”的机会。
结果呢?
没进大帐,就对上杨佥宪的笑脸,目光颇有深意。
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刘公公打了个哆嗦,泪流成海。
怕什么来什么。
希望就是用来粉碎。
被姓杨的盯上,当真倒了八辈子血霉!
“两位公公一路辛苦。”
杨瓒笑得亲切。
丘聚袖着手,乐呵呵还礼。刘瑾嘴里发苦,硬挤出一个笑脸。
“咱家有礼。”
“张总兵在外巡视,顾总兵现在帐中。”
杨瓒抬起右臂,请两人进帐。
不只张铭,顾卿昨日率骑兵出城,至今未归。
草原传回消息,徐氏商人带着力士,寻到阿尔秃厮部营地。借别部附庸的铁器和牛羊,同部落首领搭上关系。
依计划,正游说对方,同明朝合作,寻机找伯颜部的麻烦。目的为拖住伯颜小王子,让他没机会到边镇找茬。
只要阿尔秃厮点头,粮食、茶叶、布匹,甚至是金银丝绸,都可作为犒赏。
换成其他鞑靼部落,事情未必可行。
阿尔秃厮部则不然。
先叛瓦剌,后袭别部,捅盟友刀子,眼睛不眨一下。
这样的部落,一切只看利益,实打实的脑后生反骨。给出的价钱合适,不愁不上钩。
对方不答应,问题也不大。
只需将别部的事情传出,顺带提一提阿尔秃厮对伯颜的不满,事情照样能成。
火是明军放的,人却是阿尔秃厮杀的,东西也是后者抢的。
事实如此,抵赖不掉。
真假掺半,足令伯颜小王子生出警惕。到边镇打谷草,也要时刻担心背后,预防被人袭营。
乐观估计,消息传出,四月前,伯颜部应不敢南侵。努力一下,拖到六月乃至秋收,非是不可能。
如果能让草原生出内乱,自然更好。
互相砍杀,打谷草的骑兵不上百,边镇卫所都能应对。
名义上,顾卿领兵外出巡逻,实则沿汤河北上,深入草原,寻找阿尔秃厮营地。
此举的确冒险。
但据探子传回的消息,对方已经心动,必须走上一趟。同时,可借机绘制舆图,策划出最佳的进军路线。
风水轮流转。
现如今,明军只能被动防守,无法出塞。岂知将来不能麾师北上,饮马草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刀锋未指,舆图先备。
杨瓒信不过徐姓商人,却相信同行的力士,更相信顾伯爷,即使客场,照样人挡杀人,佛挡灭佛。
遇事不妥,杀出一条血路,也能脱身。
为做掩护,张铭顾鼎轮换出城。明知天使今日抵达,依旧计划不改。
若被告到御前,自有理由分辨。
再者,见识过杨瓒的本领,张总戎表示,杨佥宪坐镇营中,本官很是放心。就其结果,必当是言官俯首,公公贴耳。
谁敢找麻烦,破坏计划,百分百掉坑里,使出吃奶的力气都爬不出来。
事实证明,张铭所想不错。
刘瑾丘聚走进帐中,没有任何找茬的迹象,反道:“张总戎,顾指挥心系边事,实为国之栋梁。归京之后,咱家必禀报圣上!”
顾指挥?
杨瓒微愣,顾伯爷又升官了?
同知本就高他一级,升上指挥,直接两级。算一算,至少要到副都御使,才能同顾伯爷平级。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相当难。
都察院中,两位副都御使刚及半百,守身持正,多次揭发冤案陋俗,举发贪官酷吏,秉正朝纲,官声清廉,才干可见一斑。
此外,两人曾担任院试主考,还曾会试读卷,论资历,比朝廷中关系,足超出杨瓒两个马身。
仰望可,超越实难。
想到这里,杨瓒不觉叹息。
以顾伯爷升官的速度,五年之内,自己别想翻身。
九曲回肠,杨佥宪心思百转。
顾鼎站起身,同谢迁赵楠等面京城而跪,听宣敕谕。
顾晣臣伤势未愈,被营卫抬来。
谷大用带着长随,也来凑个热闹。
杨瓒跪在顾鼎之下,谢丕之前。
刘瑾清清嗓子,展开黄绢,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英国公世子张铭,庆平侯世子顾鼎,钦命总兵官,领军御北,破敌近万,有大功……”
营中简陋,仅以矮桌代替香案。
线香燃起,青烟袅袅。
朔风卷过帐外,刘瑾的声音似被拉长,不再显得尖锐。
“副总兵官赵榆,升南镇抚司同知,赐麒麟服。长安伯顾卿,破敌有奇功,升北镇抚司指挥使,赐飞鱼服。”
“监军杨瓒,谢丕,顾晣臣,赐银。”
“有功将士,以首级升赏。杀敌边民,赏银,宝钞,布帛。
“圣旨到,即刻造册发赏,不得有误。钦此。”
尾音落下,众人三拜叩首。
“臣领旨,吾皇万岁!”
起身后,撤去香案。
顾鼎升帐,召集营中将领,具兵册上报功劳,分发赏银。
顾晣臣未回医帐,帮忙清点人数,抄录名单。
谢丕前往伤兵营,核对正误。并遣人至城内,敲响铜锣,宣天子圣恩,召军户贴户及家眷至左营分赏。
事情分摊开,有条不紊进行,效率极高。
杨瓒看过名册,未见疏漏,全交谢丕顾晣臣处置。走出大帐,四下里寻找,看到被谷大用“留住”的刘瑾,立时笑眯双眼。
银箱卸下,刘瑾本欲马上离开。
然而运气不好,没等没走出营地,就被谷大用瞧见。二话不说,拉住衣袖,不许走。
“放开咱家!”
刘公公瞪眼。
这是要作甚?!
咱家和你姓谷的没任何交情,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放开!
给咱家放开!
丘聚在一旁笑着看戏,既不出声,也不帮忙。
刘瑾急着离开,他则不然。
机会难得,不留下同杨佥宪亲近亲近,套一套交情,这般火烧眉毛,急着上车,是赶着去捡金子?
各州县已刮过一回,归程未必有太多油水,干嘛要急着走。
这个账,姓刘的不会算?
按照常理,丘聚的想法委实不错。
奈何刘公公被杨佥宪坑过几回,听到“杨”字都心里发憷。宣旨之前,见杨瓒笑得和善亲切,愈发感到不妙。
留下等着被坑?
傻子才干!
走,必须走,马上就走!
心急之下,刘瑾拼着拽断衣袖,用力扯回手臂。
怎料想,谷公公力气太大,内府织造房的手艺太好,衣袖没扯断,领口直接散开。
寒风中,刘公公披着半边衣衫,脸色铁青。
瞅瞅手里的半边袖子,谷公公觉得不保险,直接拽上腰带。
“放开咱家!”
“不放!”
眼见两人就要开架,丘聚袖手旁观,丝毫没有劝架的意思。
杨瓒不得不快行两步,出声道:“两位少监,且听本官一句……”
话没说完,谷大用以为“任务”完成,突然松手。
刘瑾没注意,仍在继续运气,用力向后一挣,噔噔噔倒退三大步,踩到冰上,没能站稳,立时摔了个四脚朝天。
寒风吹过,满营寂静。
这个结果,实出杨瓒预料。
惊讶之下,嘴巴开合,半晌没能找回语言。
刘瑾爬起身,扶着腰,止不住眼泪长流。
他就知道,遇上姓杨的准没好事!
第一百四十九章 预感成真
刘公公摔得结实。
爬起后没站稳,接连又摔了两跤,再站不起身。被抬进医帐,趴在榻上,顾及面子,拼命咬牙,才没痛叫出声。
李大夫走进帐篷,仔细净过手,搓热掌心,这里按按,那里捏捏,力道时轻时重。一边按一边问:“敢问公公,这处可疼得厉害?”
“是,对就那里,……哎呦!”
惨叫一声,刘瑾猛然扭头,怒视李大夫。
说疼你还按?
劲道这么大,故意的是不是?不怕咱家收拾你?!
“草民只想确认一下。”
确认?
刘瑾眯眼。
身为西厂提督,看事观人,必以怀疑的目光。李大夫的解释,即便说得通,也不会全盘相信。
可惜的是,气恼之下,动作太急,没掌握好角度和力度,腰上未治,又险些扭到脖子。
咔嚓一声,惨叫声冲破帐顶。
疼出一身冷汗,刘公公心中酸楚,眼泪横飞。
他就知道,姓杨的是他命中煞星!
奸宦之路被挡,无法重塑前辈辉煌,他认了。老实做个厂公,竟也不能免灾。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刘公公叫得委实凄惨,当真是闻者落泪。
谷大用和丘聚却袖着手,站在一旁看热闹。前者更是咧开嘴,半点没有身为“伤人者”的自觉。
天子临祚之前,两人就互看不顺眼,时常掐架。怒到极点,没少撸起袖子单挑。
最凶一次,谷公公火力全开,刘公公被揍得两眼乌青,躲在屋里哭了小半个时辰。
在谷大用眼中,刘瑾不过是闪了腰,轻伤都不算。况且,是姓刘的自己摔倒,和他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半个都没有。
丘聚连连点头,立场坚定,站在谷大用一边。
杨瓒坐在桌旁,放下茶盏,挠挠下巴。
刘公公的表情太哀怨,目光太刺人,想忽略都不可能。
实事求是,他的确给谷大用递话,想办法留住刘瑾。只没想到,谷公公会二话不说,直接拽人。更没料到,中途出现岔子,刘公公摔倒冰上,当场闪腰。
依李大夫诊断,三日不便行动,五日方可启程。
过程不算美好,目的到底达成。被剜两眼又不会少块肉,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实在过分,取出金尺,拍拍掌心。眉毛一挑,威胁之意昭然。
效果相当好。
刘公公倒吸一口凉气,立刻转头。力度又没找准,咔嚓一声,脖子再扭。
这一回,疼得叫都叫不出声。
“公公小心!”
李大夫皱眉,不得不将膏药分做两份,一张贴在刘公公腰上,一张贴在颈后。为防止脱落,令徒弟寻来一卷煮过的布条,仔细缠上两圈。
最直接的后果,三天内,刘瑾只能高昂着下巴,低头都是万分困难。
“伤虽不重,仍需注意。还请公公小心,莫要轻动,以防留下病根。不然的话,神医再世也是无能为力。”
刘瑾瞪眼。
扭伤卧榻,没法上路,让谷大用和丘聚白看一场笑话。积下一肚子火气,正无从发泄。李大夫正好撞上枪口。
干不过姓杨的,还收拾不了一个大夫?
刚要叫人,杨瓒忽然起身,走到榻边,好心提醒道:“刘公公,李大夫医术高超,用药极准。然却更擅制毒。”
半截话噎在嗓子眼,刘瑾差点双眼翻白。
边镇大夫,该精通刀枪箭创,专治跌打损伤。
制毒?
休要诓他!
“刘公公莫要不信。”杨瓒摇头,将声音压得更低,“日前,四千鞑靼骑兵攻城,镇虏营只不到一千边卫,能够击退两次进攻,支撑到援军抵达,李大夫居功甚伟。”
见刘瑾仍是不信,杨瓒好人做到底,将战时惨烈,城下惨状,巨细靡遗,一一道来,不漏半句。掺入毒粉的火雷,更是提了又提。
听到最后,不只刘瑾,谷大用和丘聚都是肃然起敬。看着李大夫,活似在看一瓶行走的砒霜,眼角抽动,头皮发麻。
“请公公早点歇息,草民明日再为公公换药。”
收起空瓶,李大夫背起药箱,行礼告辞。
刘瑾再没喷火,反而客气点头。
未料想,忘记脖颈扭伤,头点到中途,嗷一声,又发出惨叫。
帐帘掀起又落下。
李大夫返回伤兵营。杨瓒没急着走,立在榻旁,好心宽慰刘瑾。后者宁愿不被安慰,尽快请杨佥宪走人。
日将西沉,营中燃起篝火。
伙夫挽起衣袖,架上大锅。
宽大的木桩充当菜板,粗壮的胳膊,肌肉隆隆鼓起,挥舞起菜刀,几下斩开半腔羊,一股脑丢进锅里。
没有太多香料,但材料新鲜,火力够旺。待羊骨在水中翻滚,洒入盐巴胡椒,照样能熬出一锅好汤。
偌大的铁锅烧热,刷上一层新炼的荤油,厚实的麦饼压平,成圈贴上,一个挨着一个,很快鼓起,溢出麦香。
二月天,边塞之地,冷风刺骨,冰冻三尺。
挥舞大勺的伙夫,只着单袄,仍滚出满头热汗。
巡营边军走过,抽抽鼻子,拍着刀鞘,大声道:“王老大,小心点!别用汗珠子给弟兄们加料!”
“滚犊子!”
伙夫赶苍蝇似的挥挥胳膊,抄起一大把粉条,切开三颗大白菜,全都丢进锅里。
滚水飞溅,热气腾起,香味更浓。
“晋地的羊,辽东的菜,龟孙们有口福!”
不是天子厚德,几位大人仁义,哪能吃上这样伙食。
搁到平时,别说大块肉,大碗的骨头,一条油腻的粗布擦擦锅底,就算见过油腥。
肉汤?
刷锅水还差不多。
一个个头稍矮,却格外敦实的伙夫,抱起一只大肚坛子,憨厚笑道:“小旗,菜腌好了,您尝尝?”
“好了?”
王小旗放下菜刀,揭开坛盖,一股酸香裹着辣味直冲鼻腔。
“好东西!”
王小旗大喜,取过一双筷子,夹起片成指头长的萝卜条,嘎吱嘎吱,两口吃完,抹抹嘴角,道:“不错,盛出来给几位大人送去。剩下的弟兄们再分。不够的话,涮涮坛子水,也能尝个味。”
伙夫应诺,放下坛子,取木盘分拣。
夜风更冷,裹着碎雪,不停搭在帐篷上,发出阵阵闷响。
篝火越烧越旺。
麦饼的焦香,夹着胡椒味的肉香,渐渐弥漫整个营地。
边塞大营,没那么多忌讳。
汤滚三回,王小旗擦擦汗,拎起锅盖锅铲,当铜锣敲了起来。
“开伙!”
听到动静,不当值的边军营卫迅速聚拢,每人手里两只大碗,一碗先给伤兵,余下才是自己。
张铭顾卿不在营中,顾鼎杨瓒等人的饭食,都有长随送去。
刘庆被杨瓒饿过三天,顿感食物珍贵。
能自由行动后,每到饭点,必走出帐篷,不假他人,亲自取饼舀汤。
起初,军汉们很不习惯。
双眼望天,鼻孔看人的刘柱史,和众人挤在一起,实在太不真实。时间长了,见刘柱史顿顿如此,雷打不动,也就将疑惑抛开,见怪不怪。
夹走两个麦饼,一大碗羊汤,刘柱史转身回帐。
他也不想这样,
无奈,长随和护卫不在身边,杨御史又有“前科”,自己不愿动手,休想丰衣足食。
尝过挨饿的滋味,所谓的面子矜持,不值两个铜板,全都丢到脑后。
边塞之地,没那么多规矩礼仪。
要讲究,等回京再说。
一边咬着麦饼,刘柱史一边安慰自己。
夹起一片白菜,裹着半片羊肉,送进嘴里细细咀嚼,无声感叹,人间美味啊!
吃到一半,忽有人来报,言杨佥宪有事相请。
“杨佥宪?”
打了个激灵,刘庆不敢耽搁,又舍不得半碗羊汤。咬咬牙,干脆端起汤碗,走出帐篷。
这形象,委实不怎么好看。
杨瓒不以为意,笑着请刘庆进帐。
谷大用见过几次,知道刘庆被杨瓒收拾过,言行同往日大相径庭。同情的扫过两眼,没说什么。
刘瑾和丘聚揉揉眼睛,当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竟是七品文官,都察院监察御史!
沉默两秒,目光转向杨瓒。
杨佥宪的手段,神鬼莫测,着实厉害。被他坑过,必会脱离“正常”范畴。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想否认都不可能。
“下官刘庆,见过两位公公。”
听过杨瓒介绍,知晓是御前大伴,刘庆连忙放下碗,拱手揖礼。
弹劾奏疏写好,杨瓒便打过招呼,无需他出面,自有人代送御前。如今,看到穿着葵花衫的刘瑾丘聚,哪会不明白,杨佥宪打算走宦官的路子。
奏疏交东西两厂,可直送乾清宫,不必经通政使司和内阁。
少去经手之人,提前泄露的可能减小,对刘庆而言,自然更加“安全”。
心念急闪,想通关窍,刘庆暗道一声:栽到对方手里,委实不冤。以杨佥宪的能力,继续磨练十年二十年,别说六部九卿,三位阁老都要甘拜下风。
见刘庆行礼,刘瑾趴在榻上,不敢点头,只能“恩”了一声。
丘聚没妨碍,笑着还礼。
“刘柱史请坐。”
“不敢。”
刘庆没有落座,却出人意料的端起瓷碗,喝尽羊汤。看着碗底的羊骨,颇为犹豫。
啃还是不啃?
啃了,太没规矩。不啃,着实舍不得。
要不然,先放着,回帐后烧热再吃?
刘庆的表情,尽落四人眼底。
帐篷里出现短暂沉默。
杨瓒不论,公公们见多识广,也难免再度怀疑,眼前这位真是科举出身,都察院的言官,正七品?
难不成杨佥宪下手太狠,收拾得过头,脑袋变得不正常?
“咳!”
怀疑的视线扫过,杨瓒不得不咳嗽一声,自袖中取出抄录好的奏疏。
“两位公公,且请过目。”
恩?
刘瑾眯眼,直觉告诉他,不能接!
同杨佥宪有关,奏疏的内容绝不会简单。甚者,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
然而,人在屋檐下,必须要低头。
不接也得接。
正要伸手,丘聚动作更快,先一步翻开奏疏。一目十行,扫过一遍,笑容凝在嘴角。
刘瑾暗笑,让你手快!
知道厉害了吧?
丘公公似有所觉,眼珠子转转,主动上前半步,展开奏疏,正对刘瑾。
“刘少监行动不便,咱家帮把手。”
“你……”
“无需客气。”
“……”他哪里想要客气!
知晓躲不开,刘瑾冷哼一声,费力挪动两下,只能认命。
看过几行,刘公公神情立变。
顾不得腰伤,挣扎着坐起,一把抓过奏疏,一字一句,印在眼中,刻进脑海。
大同之役,地方官员冒功,贪墨赏银,盘剥军饷,私吞军粮……
一桩桩,一件件,单提出来,足以抄家流放。集合到一起,是要将九边重镇翻过来?
事情成与不成,暂且不论。
上言之人必成满朝靶子,结果未出,就被戳成筛子。
看到末尾,刘瑾心头微动,视线扫过刘柱史,满是同情。
难怪会有出格之举,十成是知晓命不久矣,受到刺激。
姓杨的当真害人不浅!
没看过奏疏,还能含混过去。如今递到眼前,通读一遍,想脱身,实比登天还难。
强撑着不理,硬是装糊涂,被捅到御前,必会吃不了兜着走。
“杨佥宪,你可害苦咱家。”
“刘公公何出此言?”杨瓒面露费解。他还什么都没说。
刘瑾苦笑。
用得着说吗?
只要不傻就会明白,奏疏递给他,必是想避开朝中耳目,呈送天子。
内容真假,他不怀疑。问题是关系太大。
单挑边镇,哪怕是刘公公,也会撑不住。
第99节
恋耽美
第99节
走进城门,仿佛穿过一层冰墙。
积雪未清,马车压过,辙痕更深。
道路两旁,稀疏立有几名边军。均身穿袢袄,外罩皮甲,或持长矛,或按腰刀,表情肃然,眼神带着杀气。
城中木屋多被拆除,做防卫守城之用。
道路两旁都是帐篷,越靠近中军大帐,数目越多。排列貌似杂乱,实是乱中有序。从上空俯瞰,赫然是一幅简化的阵图。
战事稍歇,战场清扫干净,房屋仍需重建。
守城之日,役夫死伤过百。搬运木料,搭建房屋,只能靠军户家眷和边民。
行走一路,遇上三辆运木料的大车。
车前一匹矮马,一名老汉和两个伤兵拉动绳索,几名少年合力推车。
骡子不足,缴获的战马都被用来拉车。
鞑靼战马个头矮小,耐力十足。
边军和锦衣卫中有驯马好手,系上笼头,挥起鞭子,不比骡子差多少。
这一幕,刘瑾丘聚不觉怎样,番子只是扫过两眼,并没放在心上。随行的京军护卫却是瞪大双眼,下巴坠地。
这样的好马,竟用来拉车?
按照市价,每匹都能换银十五两以上!
败家子,暴殄天物!
事实上,非是张铭顾鼎败家,将战马充作驽马,实是出于无奈。
边民本就不多,战事一起,除军户贴户,多数选择南行。就算留在边镇,也不会赶往镇虏营。
鞑靼攻城时,边军营卫死战不退。
战后清点,死者上千,伤者无算。役夫贴户几乎死伤殆尽,边民男丁十去六七。
不用战马,难不成让妇人孩子拉车?
为巩固城池,修筑地堡,就算被言官弹劾,也顾不得那么多。
故而,刘瑾一行进城,见到的便是老人运木,战马拉车。妇人和半大的孩子挑着扁担,运送食水。
少数行动自如的伤兵,无需轮守,纷纷抓起缰绳马鞭,主动帮忙。
朔风寒冷,碎雪扑面。
城内的工地上,人声不绝。
战争的阴影仍未散去,失去亲人的哀伤依旧留存。但为生者,总要咬紧牙关,努力活下去。
中军大帐前,仅四名守卫。
大纛之下,两名绯衣官员正侧头,低声说着什么。
脚步压过积雪,吱嘎声起。
两人抬头,先看到紫色的圆领葵花衫,其后是托在手中的黄绢,最后才是刘公公皱成一团的脸。
摆出这幅表情,不能怪刘瑾。
一路之上,刘公公始终想着要避开杨瓒,宣旨之后,立即上车走人,绝不给对方“私聊”的机会。
结果呢?
没进大帐,就对上杨佥宪的笑脸,目光颇有深意。
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刘公公打了个哆嗦,泪流成海。
怕什么来什么。
希望就是用来粉碎。
被姓杨的盯上,当真倒了八辈子血霉!
“两位公公一路辛苦。”
杨瓒笑得亲切。
丘聚袖着手,乐呵呵还礼。刘瑾嘴里发苦,硬挤出一个笑脸。
“咱家有礼。”
“张总兵在外巡视,顾总兵现在帐中。”
杨瓒抬起右臂,请两人进帐。
不只张铭,顾卿昨日率骑兵出城,至今未归。
草原传回消息,徐氏商人带着力士,寻到阿尔秃厮部营地。借别部附庸的铁器和牛羊,同部落首领搭上关系。
依计划,正游说对方,同明朝合作,寻机找伯颜部的麻烦。目的为拖住伯颜小王子,让他没机会到边镇找茬。
只要阿尔秃厮点头,粮食、茶叶、布匹,甚至是金银丝绸,都可作为犒赏。
换成其他鞑靼部落,事情未必可行。
阿尔秃厮部则不然。
先叛瓦剌,后袭别部,捅盟友刀子,眼睛不眨一下。
这样的部落,一切只看利益,实打实的脑后生反骨。给出的价钱合适,不愁不上钩。
对方不答应,问题也不大。
只需将别部的事情传出,顺带提一提阿尔秃厮对伯颜的不满,事情照样能成。
火是明军放的,人却是阿尔秃厮杀的,东西也是后者抢的。
事实如此,抵赖不掉。
真假掺半,足令伯颜小王子生出警惕。到边镇打谷草,也要时刻担心背后,预防被人袭营。
乐观估计,消息传出,四月前,伯颜部应不敢南侵。努力一下,拖到六月乃至秋收,非是不可能。
如果能让草原生出内乱,自然更好。
互相砍杀,打谷草的骑兵不上百,边镇卫所都能应对。
名义上,顾卿领兵外出巡逻,实则沿汤河北上,深入草原,寻找阿尔秃厮营地。
此举的确冒险。
但据探子传回的消息,对方已经心动,必须走上一趟。同时,可借机绘制舆图,策划出最佳的进军路线。
风水轮流转。
现如今,明军只能被动防守,无法出塞。岂知将来不能麾师北上,饮马草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刀锋未指,舆图先备。
杨瓒信不过徐姓商人,却相信同行的力士,更相信顾伯爷,即使客场,照样人挡杀人,佛挡灭佛。
遇事不妥,杀出一条血路,也能脱身。
为做掩护,张铭顾鼎轮换出城。明知天使今日抵达,依旧计划不改。
若被告到御前,自有理由分辨。
再者,见识过杨瓒的本领,张总戎表示,杨佥宪坐镇营中,本官很是放心。就其结果,必当是言官俯首,公公贴耳。
谁敢找麻烦,破坏计划,百分百掉坑里,使出吃奶的力气都爬不出来。
事实证明,张铭所想不错。
刘瑾丘聚走进帐中,没有任何找茬的迹象,反道:“张总戎,顾指挥心系边事,实为国之栋梁。归京之后,咱家必禀报圣上!”
顾指挥?
杨瓒微愣,顾伯爷又升官了?
同知本就高他一级,升上指挥,直接两级。算一算,至少要到副都御使,才能同顾伯爷平级。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相当难。
都察院中,两位副都御使刚及半百,守身持正,多次揭发冤案陋俗,举发贪官酷吏,秉正朝纲,官声清廉,才干可见一斑。
此外,两人曾担任院试主考,还曾会试读卷,论资历,比朝廷中关系,足超出杨瓒两个马身。
仰望可,超越实难。
想到这里,杨瓒不觉叹息。
以顾伯爷升官的速度,五年之内,自己别想翻身。
九曲回肠,杨佥宪心思百转。
顾鼎站起身,同谢迁赵楠等面京城而跪,听宣敕谕。
顾晣臣伤势未愈,被营卫抬来。
谷大用带着长随,也来凑个热闹。
杨瓒跪在顾鼎之下,谢丕之前。
刘瑾清清嗓子,展开黄绢,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英国公世子张铭,庆平侯世子顾鼎,钦命总兵官,领军御北,破敌近万,有大功……”
营中简陋,仅以矮桌代替香案。
线香燃起,青烟袅袅。
朔风卷过帐外,刘瑾的声音似被拉长,不再显得尖锐。
“副总兵官赵榆,升南镇抚司同知,赐麒麟服。长安伯顾卿,破敌有奇功,升北镇抚司指挥使,赐飞鱼服。”
“监军杨瓒,谢丕,顾晣臣,赐银。”
“有功将士,以首级升赏。杀敌边民,赏银,宝钞,布帛。
“圣旨到,即刻造册发赏,不得有误。钦此。”
尾音落下,众人三拜叩首。
“臣领旨,吾皇万岁!”
起身后,撤去香案。
顾鼎升帐,召集营中将领,具兵册上报功劳,分发赏银。
顾晣臣未回医帐,帮忙清点人数,抄录名单。
谢丕前往伤兵营,核对正误。并遣人至城内,敲响铜锣,宣天子圣恩,召军户贴户及家眷至左营分赏。
事情分摊开,有条不紊进行,效率极高。
杨瓒看过名册,未见疏漏,全交谢丕顾晣臣处置。走出大帐,四下里寻找,看到被谷大用“留住”的刘瑾,立时笑眯双眼。
银箱卸下,刘瑾本欲马上离开。
然而运气不好,没等没走出营地,就被谷大用瞧见。二话不说,拉住衣袖,不许走。
“放开咱家!”
刘公公瞪眼。
这是要作甚?!
咱家和你姓谷的没任何交情,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放开!
给咱家放开!
丘聚在一旁笑着看戏,既不出声,也不帮忙。
刘瑾急着离开,他则不然。
机会难得,不留下同杨佥宪亲近亲近,套一套交情,这般火烧眉毛,急着上车,是赶着去捡金子?
各州县已刮过一回,归程未必有太多油水,干嘛要急着走。
这个账,姓刘的不会算?
按照常理,丘聚的想法委实不错。
奈何刘公公被杨佥宪坑过几回,听到“杨”字都心里发憷。宣旨之前,见杨瓒笑得和善亲切,愈发感到不妙。
留下等着被坑?
傻子才干!
走,必须走,马上就走!
心急之下,刘瑾拼着拽断衣袖,用力扯回手臂。
怎料想,谷公公力气太大,内府织造房的手艺太好,衣袖没扯断,领口直接散开。
寒风中,刘公公披着半边衣衫,脸色铁青。
瞅瞅手里的半边袖子,谷公公觉得不保险,直接拽上腰带。
“放开咱家!”
“不放!”
眼见两人就要开架,丘聚袖手旁观,丝毫没有劝架的意思。
杨瓒不得不快行两步,出声道:“两位少监,且听本官一句……”
话没说完,谷大用以为“任务”完成,突然松手。
刘瑾没注意,仍在继续运气,用力向后一挣,噔噔噔倒退三大步,踩到冰上,没能站稳,立时摔了个四脚朝天。
寒风吹过,满营寂静。
这个结果,实出杨瓒预料。
惊讶之下,嘴巴开合,半晌没能找回语言。
刘瑾爬起身,扶着腰,止不住眼泪长流。
他就知道,遇上姓杨的准没好事!
第一百四十九章 预感成真
刘公公摔得结实。
爬起后没站稳,接连又摔了两跤,再站不起身。被抬进医帐,趴在榻上,顾及面子,拼命咬牙,才没痛叫出声。
李大夫走进帐篷,仔细净过手,搓热掌心,这里按按,那里捏捏,力道时轻时重。一边按一边问:“敢问公公,这处可疼得厉害?”
“是,对就那里,……哎呦!”
惨叫一声,刘瑾猛然扭头,怒视李大夫。
说疼你还按?
劲道这么大,故意的是不是?不怕咱家收拾你?!
“草民只想确认一下。”
确认?
刘瑾眯眼。
身为西厂提督,看事观人,必以怀疑的目光。李大夫的解释,即便说得通,也不会全盘相信。
可惜的是,气恼之下,动作太急,没掌握好角度和力度,腰上未治,又险些扭到脖子。
咔嚓一声,惨叫声冲破帐顶。
疼出一身冷汗,刘公公心中酸楚,眼泪横飞。
他就知道,姓杨的是他命中煞星!
奸宦之路被挡,无法重塑前辈辉煌,他认了。老实做个厂公,竟也不能免灾。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刘公公叫得委实凄惨,当真是闻者落泪。
谷大用和丘聚却袖着手,站在一旁看热闹。前者更是咧开嘴,半点没有身为“伤人者”的自觉。
天子临祚之前,两人就互看不顺眼,时常掐架。怒到极点,没少撸起袖子单挑。
最凶一次,谷公公火力全开,刘公公被揍得两眼乌青,躲在屋里哭了小半个时辰。
在谷大用眼中,刘瑾不过是闪了腰,轻伤都不算。况且,是姓刘的自己摔倒,和他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半个都没有。
丘聚连连点头,立场坚定,站在谷大用一边。
杨瓒坐在桌旁,放下茶盏,挠挠下巴。
刘公公的表情太哀怨,目光太刺人,想忽略都不可能。
实事求是,他的确给谷大用递话,想办法留住刘瑾。只没想到,谷公公会二话不说,直接拽人。更没料到,中途出现岔子,刘公公摔倒冰上,当场闪腰。
依李大夫诊断,三日不便行动,五日方可启程。
过程不算美好,目的到底达成。被剜两眼又不会少块肉,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实在过分,取出金尺,拍拍掌心。眉毛一挑,威胁之意昭然。
效果相当好。
刘公公倒吸一口凉气,立刻转头。力度又没找准,咔嚓一声,脖子再扭。
这一回,疼得叫都叫不出声。
“公公小心!”
李大夫皱眉,不得不将膏药分做两份,一张贴在刘公公腰上,一张贴在颈后。为防止脱落,令徒弟寻来一卷煮过的布条,仔细缠上两圈。
最直接的后果,三天内,刘瑾只能高昂着下巴,低头都是万分困难。
“伤虽不重,仍需注意。还请公公小心,莫要轻动,以防留下病根。不然的话,神医再世也是无能为力。”
刘瑾瞪眼。
扭伤卧榻,没法上路,让谷大用和丘聚白看一场笑话。积下一肚子火气,正无从发泄。李大夫正好撞上枪口。
干不过姓杨的,还收拾不了一个大夫?
刚要叫人,杨瓒忽然起身,走到榻边,好心提醒道:“刘公公,李大夫医术高超,用药极准。然却更擅制毒。”
半截话噎在嗓子眼,刘瑾差点双眼翻白。
边镇大夫,该精通刀枪箭创,专治跌打损伤。
制毒?
休要诓他!
“刘公公莫要不信。”杨瓒摇头,将声音压得更低,“日前,四千鞑靼骑兵攻城,镇虏营只不到一千边卫,能够击退两次进攻,支撑到援军抵达,李大夫居功甚伟。”
见刘瑾仍是不信,杨瓒好人做到底,将战时惨烈,城下惨状,巨细靡遗,一一道来,不漏半句。掺入毒粉的火雷,更是提了又提。
听到最后,不只刘瑾,谷大用和丘聚都是肃然起敬。看着李大夫,活似在看一瓶行走的砒霜,眼角抽动,头皮发麻。
“请公公早点歇息,草民明日再为公公换药。”
收起空瓶,李大夫背起药箱,行礼告辞。
刘瑾再没喷火,反而客气点头。
未料想,忘记脖颈扭伤,头点到中途,嗷一声,又发出惨叫。
帐帘掀起又落下。
李大夫返回伤兵营。杨瓒没急着走,立在榻旁,好心宽慰刘瑾。后者宁愿不被安慰,尽快请杨佥宪走人。
日将西沉,营中燃起篝火。
伙夫挽起衣袖,架上大锅。
宽大的木桩充当菜板,粗壮的胳膊,肌肉隆隆鼓起,挥舞起菜刀,几下斩开半腔羊,一股脑丢进锅里。
没有太多香料,但材料新鲜,火力够旺。待羊骨在水中翻滚,洒入盐巴胡椒,照样能熬出一锅好汤。
偌大的铁锅烧热,刷上一层新炼的荤油,厚实的麦饼压平,成圈贴上,一个挨着一个,很快鼓起,溢出麦香。
二月天,边塞之地,冷风刺骨,冰冻三尺。
挥舞大勺的伙夫,只着单袄,仍滚出满头热汗。
巡营边军走过,抽抽鼻子,拍着刀鞘,大声道:“王老大,小心点!别用汗珠子给弟兄们加料!”
“滚犊子!”
伙夫赶苍蝇似的挥挥胳膊,抄起一大把粉条,切开三颗大白菜,全都丢进锅里。
滚水飞溅,热气腾起,香味更浓。
“晋地的羊,辽东的菜,龟孙们有口福!”
不是天子厚德,几位大人仁义,哪能吃上这样伙食。
搁到平时,别说大块肉,大碗的骨头,一条油腻的粗布擦擦锅底,就算见过油腥。
肉汤?
刷锅水还差不多。
一个个头稍矮,却格外敦实的伙夫,抱起一只大肚坛子,憨厚笑道:“小旗,菜腌好了,您尝尝?”
“好了?”
王小旗放下菜刀,揭开坛盖,一股酸香裹着辣味直冲鼻腔。
“好东西!”
王小旗大喜,取过一双筷子,夹起片成指头长的萝卜条,嘎吱嘎吱,两口吃完,抹抹嘴角,道:“不错,盛出来给几位大人送去。剩下的弟兄们再分。不够的话,涮涮坛子水,也能尝个味。”
伙夫应诺,放下坛子,取木盘分拣。
夜风更冷,裹着碎雪,不停搭在帐篷上,发出阵阵闷响。
篝火越烧越旺。
麦饼的焦香,夹着胡椒味的肉香,渐渐弥漫整个营地。
边塞大营,没那么多忌讳。
汤滚三回,王小旗擦擦汗,拎起锅盖锅铲,当铜锣敲了起来。
“开伙!”
听到动静,不当值的边军营卫迅速聚拢,每人手里两只大碗,一碗先给伤兵,余下才是自己。
张铭顾卿不在营中,顾鼎杨瓒等人的饭食,都有长随送去。
刘庆被杨瓒饿过三天,顿感食物珍贵。
能自由行动后,每到饭点,必走出帐篷,不假他人,亲自取饼舀汤。
起初,军汉们很不习惯。
双眼望天,鼻孔看人的刘柱史,和众人挤在一起,实在太不真实。时间长了,见刘柱史顿顿如此,雷打不动,也就将疑惑抛开,见怪不怪。
夹走两个麦饼,一大碗羊汤,刘柱史转身回帐。
他也不想这样,
无奈,长随和护卫不在身边,杨御史又有“前科”,自己不愿动手,休想丰衣足食。
尝过挨饿的滋味,所谓的面子矜持,不值两个铜板,全都丢到脑后。
边塞之地,没那么多规矩礼仪。
要讲究,等回京再说。
一边咬着麦饼,刘柱史一边安慰自己。
夹起一片白菜,裹着半片羊肉,送进嘴里细细咀嚼,无声感叹,人间美味啊!
吃到一半,忽有人来报,言杨佥宪有事相请。
“杨佥宪?”
打了个激灵,刘庆不敢耽搁,又舍不得半碗羊汤。咬咬牙,干脆端起汤碗,走出帐篷。
这形象,委实不怎么好看。
杨瓒不以为意,笑着请刘庆进帐。
谷大用见过几次,知道刘庆被杨瓒收拾过,言行同往日大相径庭。同情的扫过两眼,没说什么。
刘瑾和丘聚揉揉眼睛,当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竟是七品文官,都察院监察御史!
沉默两秒,目光转向杨瓒。
杨佥宪的手段,神鬼莫测,着实厉害。被他坑过,必会脱离“正常”范畴。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想否认都不可能。
“下官刘庆,见过两位公公。”
听过杨瓒介绍,知晓是御前大伴,刘庆连忙放下碗,拱手揖礼。
弹劾奏疏写好,杨瓒便打过招呼,无需他出面,自有人代送御前。如今,看到穿着葵花衫的刘瑾丘聚,哪会不明白,杨佥宪打算走宦官的路子。
奏疏交东西两厂,可直送乾清宫,不必经通政使司和内阁。
少去经手之人,提前泄露的可能减小,对刘庆而言,自然更加“安全”。
心念急闪,想通关窍,刘庆暗道一声:栽到对方手里,委实不冤。以杨佥宪的能力,继续磨练十年二十年,别说六部九卿,三位阁老都要甘拜下风。
见刘庆行礼,刘瑾趴在榻上,不敢点头,只能“恩”了一声。
丘聚没妨碍,笑着还礼。
“刘柱史请坐。”
“不敢。”
刘庆没有落座,却出人意料的端起瓷碗,喝尽羊汤。看着碗底的羊骨,颇为犹豫。
啃还是不啃?
啃了,太没规矩。不啃,着实舍不得。
要不然,先放着,回帐后烧热再吃?
刘庆的表情,尽落四人眼底。
帐篷里出现短暂沉默。
杨瓒不论,公公们见多识广,也难免再度怀疑,眼前这位真是科举出身,都察院的言官,正七品?
难不成杨佥宪下手太狠,收拾得过头,脑袋变得不正常?
“咳!”
怀疑的视线扫过,杨瓒不得不咳嗽一声,自袖中取出抄录好的奏疏。
“两位公公,且请过目。”
恩?
刘瑾眯眼,直觉告诉他,不能接!
同杨佥宪有关,奏疏的内容绝不会简单。甚者,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
然而,人在屋檐下,必须要低头。
不接也得接。
正要伸手,丘聚动作更快,先一步翻开奏疏。一目十行,扫过一遍,笑容凝在嘴角。
刘瑾暗笑,让你手快!
知道厉害了吧?
丘公公似有所觉,眼珠子转转,主动上前半步,展开奏疏,正对刘瑾。
“刘少监行动不便,咱家帮把手。”
“你……”
“无需客气。”
“……”他哪里想要客气!
知晓躲不开,刘瑾冷哼一声,费力挪动两下,只能认命。
看过几行,刘公公神情立变。
顾不得腰伤,挣扎着坐起,一把抓过奏疏,一字一句,印在眼中,刻进脑海。
大同之役,地方官员冒功,贪墨赏银,盘剥军饷,私吞军粮……
一桩桩,一件件,单提出来,足以抄家流放。集合到一起,是要将九边重镇翻过来?
事情成与不成,暂且不论。
上言之人必成满朝靶子,结果未出,就被戳成筛子。
看到末尾,刘瑾心头微动,视线扫过刘柱史,满是同情。
难怪会有出格之举,十成是知晓命不久矣,受到刺激。
姓杨的当真害人不浅!
没看过奏疏,还能含混过去。如今递到眼前,通读一遍,想脱身,实比登天还难。
强撑着不理,硬是装糊涂,被捅到御前,必会吃不了兜着走。
“杨佥宪,你可害苦咱家。”
“刘公公何出此言?”杨瓒面露费解。他还什么都没说。
刘瑾苦笑。
用得着说吗?
只要不傻就会明白,奏疏递给他,必是想避开朝中耳目,呈送天子。
内容真假,他不怀疑。问题是关系太大。
单挑边镇,哪怕是刘公公,也会撑不住。
第99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