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重生之出魔入佛[上半部] > 重生之出魔入佛[上半部]
错误举报

正文 第99节

    重生之出魔入佛[上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99节

    沙弥们也还罢了,他们到底修行不足,虽然觉得净涪确实神异,更可以说名不虚传,却不会知道这到底有多难得。可静礼寺的这些比丘们基本上都是佛门清字辈的僧众,哪儿还能不知道像净涪这般的情况到底有多难得?

    坐在蒲团上的比丘们对视一眼,又都各自收回视线,只在自己的蒲团上安坐,等待着早课的真正开始。

    可即便他们无声无语,诸比丘们心底却也都清楚,早前这些师侄们拿这位师弟和那位恒真僧人作比,其实真算不得抬举这位师弟。

    这位净涪比丘他,是真的有这个资格拿出来与那位恒真僧人相提并论的。

    更甚至……不说将来,单就当下,这位净涪比丘可能还要比那一位恒真僧人……

    诸位比丘心底猛地一跳,连忙收拢心思,定下神来忙活他事,再不去深想那些有的没的。

    静礼寺中所有见过净涪的人都只论起那一位恒真,再想不起净昂,但净昂此时却极是挂念静礼寺中的众人,尤其是此时在静礼寺中挂单,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离开的净涪。可是即便他再是挂念,他此时也不能完全罔顾自家老母亲的眼泪,转身踏上归程。

    心底已经生出些许烦躁的他经了一夜的静默,终于也在这一天早课之前找上了自锁屋内的妹妹。

    年方十六的小姑娘听得规律节奏的敲门声,在屋中迟疑了半响,到底还是拉开了门扉。

    “净昂师傅。”

    净昂看了她一眼,迈步跨过门槛。

    站在门边的小姑娘被净昂这一眼看得提心吊胆,搭在门扉上的手紧了紧,正要说些什么,抬头却见对面的屋门也被人拉了开来,那还没梳洗的妇人坐在榻上,正侧头往这边望来,那目光令人烦躁至极。

    小姑娘眉关重重拧起,手上一个用力,狠狠地将门扉叩在了门框上,发出“乓”的一声闷响。

    净昂扭头看了小姑娘一眼。

    小姑娘心头一沉,忙忙低了头,袖手走到一旁站定。

    净昂自在椅上坐了,抬头望着小姑娘,运了运气,才稳住了气息,问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站在边儿上的小姑娘抬头看了看净昂的脸色,咬了唇半响才道:“我不想成为又一个她!”

    虽然没有明说,但屋中的两人都知道,这“她”指的是谁。

    净昂再一次看向小姑娘,小姑娘迎着他的目光直直地望着他,不闪不避的眼睛里写满了倔强和执拗。

    那种倔强和执拗没有倚仗,没有凭依,只有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决绝。

    很显然,小姑娘并不觉得她闹过这样一场之后,在这个家庭乃至是家族还会有多少容身之地。

    净昂的气势不免为之一缓。

    小姑娘此时极其敏感,她察觉到了那一瞬间的停顿。可即便是如此,她的面上却也不见多少喜色。

    她看着他,不退不让,甚至还顿了一顿,让净昂自己稳住了自己的心思,才继续道:“我相信净土有佛陀,我相信佛陀慈悲,普渡众生,我愿意礼敬诸佛,可是……我不愿意再这样继续下去!”

    “我生在这里,被父母、被族中教导成长,安安稳稳活到今天,这确实是我的福分,我也知道,但是,之后呢?”

    她的双眼中,陡然有火花迸s,he,几乎逼得净昂率先挪开目光。

    当然,也就是几乎而已。净昂到底是佛门可堪一看的沙弥,年岁又比她长,还不至于会被一个不满二十又足不出户的小姑娘轻易地压了一头。

    “之后,我就要按照他们的安排,嫁一个他们挑中的人,然后给那个人生下子嗣,主持中馈,教导着我的孩子走上和我、和二兄、和你相差不离的路?再然后,等到我老去,踏入轮回,又再一次做一个我?”

    “这般的……生生世世么?”

    净昂沉默了许久,仿佛被小姑娘眼中的沉重压得无力地垂下了视线,低唱了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这便是众生皆苦了……”

    除非能够跳出轮回,谁又不是这样的一世一世地活过来的?而正是因为众生皆苦,所以才有佛陀渡世,传经布道于世,希望能使世人登临净土,得享净土极乐。

    第341章 静礼寺中4

    小姑娘听得净昂这话,不笑不闹,点了点头,道:“是,这约莫就是佛陀所说的众生皆苦。”

    “但我……”她说,“却不想要这样一遍一遍重复的无望日子,我更不希望……我的孩子也会像我这样……”

    她猛地抬起低垂的头,那双因浸润着水气而黑得明亮的眼睛刺得净昂也不由得避开了目光,她看见净昂的躲闪,却丝毫不退让,仍旧牢牢地盯着净昂眼睛的位置,一字一顿地问道:“哥哥,你告诉我,如果我每日里勤勤恳恳的诵经念佛、敬佛礼佛,认命地像母亲那样安安分分地活过一辈子,我真的就能够在死去之后踏入极乐佛土么?!”

    她不顾已经出家的净昂断绝一切尘缘亲缘的事实,不顾她或许会触怒净昂的可能,孤注一掷地以妹妹的身份质问净昂,固执地想要一个能够支撑她往前走的答案。

    在这个时候,只要净昂点点头,应上一声,这小姑娘大概真的会安分下来,循着家族为她安排的人生一步步走下来,成为另一个他母亲般的女子……

    只要他点头,只要他应一声……

    可是当净昂下意识地将视线收回,再望入小姑娘眼睛里的时候,他却顿住了,久久未有回应。

    点头,说一个“是”,多简单平常的动作,谁平日里没有做个十来回,若是形势需要,数十数百回也是可以的,可就是这么简单平常的动作,净昂却像是整个人僵住了一样,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

    外人或许不知,可他作为一个静礼寺中备受长辈看重的年轻一辈弟子又如何不清楚,那些自天静寺中流传出去的话,其实泰半都是虚的……

    自天静寺八代祖师之后,景浩界中虽然过得近百年或是数百年时间就会有那么一两位凡俗居士超脱凡尘,转生净土。这样的事实足以让凡俗百姓深受鼓舞,可他们却绝对不会知道,在这些凡俗居士转生的同时,天静寺中也会有那么一两位大和尚涅槃圆寂。

    以佛门弟子毕生功果渡化一个凡俗之人,承接那凡俗之人身上一应因果业障,虽然很难,条件也很苛刻,但确实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如果他能够修持到那一个境界,如果小姑娘能够以一生虔诚礼佛拜佛,如果她能够坚持等到那个时候,如果他愿意为了她舍却这一世修为,他是可以凭借自己的一身功果引渡小姑娘转生极乐净土的……

    虽然代价将会是他自己背负一身红尘孽障转世。

    如果他能,如果他愿意……

    净昂眼睛一闪,再度错过视线,避开小姑娘的眸光。

    净昂这副一而再的闪躲姿态,就站在他对面离他不远的小姑娘如何看不清楚,她扯着唇苦笑了一下,便又很快镇定了下来。

    “没有希望……是不是?”她没再管净昂猛地抬起的头,自顾自地继续道,“可是……我却想要这样的一个希望……”

    到底这个小姑娘与佛门缘法不浅,她与净昂相对沉默许久后,福至心灵一般开口道:“哥哥,听闻妙音寺中有一位师父得传佛土真经?”

    这小姑娘一开口,净昂就知道她到底想要说些什么了。他也再顾不上旁的,猛地抬起视线牢牢地盯着他的这个血缘妹妹,紧锁眉关,眼神尖锐地看着她:“你想要真经?”

    许是因为太过震惊,净昂的声音都没了僧众惯有的平和,显得破碎却锋利。

    他面前的小姑娘见净昂这般反应,心底笃定了几分,她紧紧地抿着唇,寸步不让:“哥哥,我只想要一个希望。”

    净昂刹那沉默。

    须臾之后,他闭了闭眼睛,气势陡然回落,待到他再开口的时候,他的话语里便就多了几分无奈:“你到底知不知道,那是妙音寺?!”

    “妙音寺”这三个字,净昂特别加重了语气。

    若说之前这小姑娘还不太明白这里头的区别的话,那么当净昂说了这番话后,她便多少知道了什么。

    她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口中喃喃道:“可是……可是……静礼寺和妙音寺……不都是……佛寺么?”

    净昂见小姑娘多少明白了些许内情,便不再说话了。

    没错,静礼寺和妙音寺都是佛寺,他也确实可以从那个净涪手中接过那一部现下还是残缺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可他也只能拿来参读,而不能拿来参悟。

    最起码,在寺里还没有发话之前,他不能那样做。

    这不是单纯的门户之别,而是两者道统之间的隔阂。

    这样的隔阂平日里不太明显,也不太被人重视,可当有人注意到并在意它的时候,它就会成为一道天堑。

    一道几乎无可攀越的天堑。

    尤其是在……妙音寺将崛起与祖寺天静寺比肩而立,二代祖师转世归来的当下。

    净昂见过那位二代祖师,也见过那一位惊才绝艳的净涪比丘。虽然他和那位二代祖师接触得更多,而和那位净涪比丘只有一夜之缘,相交无几,可是……

    净昂在静礼寺中备受寺中长辈眷顾,自然而然培养出了一种敏感的触觉。他清楚的知道,那一位恒真和尚怕是压不下这位净涪比丘。

    而当恒真和尚压不下净涪比丘的时候,天静寺也就自然更不可能压下妙音寺。

    天静寺在这景浩界中独尊已久,就算真的能够接受妙音寺的崛起,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这样的事实。而要让天静寺走下佛门独尊的宝座,割让出自己的利益,哪怕是大势,哪怕妙音寺或者说是净涪比丘背后站着的是世尊,他们又如何会没有半点怨愤?

    之后的这段不短时间里头,凡俗人眼中的平静局面在明眼人看来,怕就会是波澜迭起的吧……

    净昂难得地叹了一口气,抬眼望着他面前的小姑娘,见她即便面有惶恐却还是不闪不让地迎上自己的视线,面上的神色也放缓了些,他只再问一次:“你已经想好了?”

    小姑娘一整神色,缓慢而郑重地点了点头。

    无边暗土世界里的净涪魔身并没有自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里显化出身形,也没有作声打扰现下正在专心做早课的净涪本尊和佛身,他只是在心底兀自沉思。

    ‘希望么?’

    待到净涪本尊结束早课,起身往藏经阁去的路上,他才从净涪魔身那边简单地了解过净昂和那小姑娘之间的这一场小小对峙。

    之后,他也如同魔身一样,在心底慢慢地咀嚼着那样一个简单又不简单的文字。

    ‘希望么?’

    他慢慢地停下脚步,抬起头来望向霞光绚丽的东方。那里,一轮大日灼红耀目。

    红日耀耀,堂皇光大。

    佛身也自识海中透出目光,定定地望着那轮红日片刻,才收回视线,‘虽然他们误解了,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方向。’

    魔身听着佛身的话,嗤笑了一声,问道:‘好方向?挖墙脚的好方向吗?’

    佛身只是笑了笑,并不否认。

    毕竟,这也是事实。

    魔身也不过就是说得直接一点而已。

    净涪本尊同样不以为仵,他很随意地点点头,道:‘确实也是可以从这个方向下手。’

    不得不说,虽然净涪才到这静礼寺不到两日,但他却是实打实的当下静礼寺中最受关注的存在。自他从法堂里走出之后,不,是自他踏入法堂的那一刻起,他就是这静礼寺的目光焦点所在。

    哪怕静礼寺的这些大小僧众顾忌着礼仪,不能大大咧咧地将目光直接投注在他的身上,却也一直用眼角余光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正是因着他,这日早上在这个时候从法堂去往藏经阁的沙弥愣是比往日里多出一倍有余。

    也所以,今日和他走在同一条路上的人很多。

    这些无时无刻不将自己的注意力分了一份放在净涪身上的沙弥们见得净涪突然在路上停了下来,抬头望向了东方,也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往天际张望。

    于是乎,这一条不长不短的不宽不窄的过道上便站了一堆齐齐抬头望着东方天际的大小僧侣。

    这一幕若叫旁人看了,兴许还会以为东方天际那一轮红日显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异象呢。

    净涪收回远眺的视线,回头望见身旁这般盛况,面上眼底没有丝毫波动,一切只作平常。倒是那些同样回过神来的大小沙弥们看见自己的这般情态,一时尴尬不已,或是左右偏转目光,或是低头望地,又或是抬头望天,总之就是不看净涪,也不去看旁边的师兄弟。

    一时间,整条过道上都静了下来,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作,气氛平静到怪异。

    净涪见此,面上徐徐显出一个笑容来。

    这一笑,平静安和,美好包容,直叫每一个看见的人心折。

    当其时,整一个过道上沉默的大小沙弥们都随着他笑了起来。

    场上氛围顿时为之一松。

    净涪笑看着一众沙弥,双手合十,微微垂头一礼。

    一众沙弥也是齐齐合十,微微低头还礼,低声长唱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第342章 静礼寺中5

    到得最后,和净涪一道抵达静礼寺藏经阁的,还有他身前身后的大小沙弥们。

    这么一大群人三三两两地跨过藏经阁门槛的时候,倒是真的吓了藏经阁值守僧众一跳。

    坐在正对藏经阁大门的柜台后头的那位比丘仔细看过一圈,目光在人群中央处的净涪身上停了一停,便明白寺中的这些沙弥们缘何都挑了这么个时辰跑到藏经阁里来了。

    也不是说这些沙弥们平日能偷懒就绝不会往藏经阁里多迈一步,而是说,这些小子们不会全都凑在这个时候一窝蜂的往藏经阁里涌。他们寺里真是少有人喜欢这么挤着来的,尤其是藏经阁这种地儿……

    但今时不同往日啊!往日里这藏经阁里可没有一位净涪。

    净涪是谁?真要问出来的话,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有。而其中最统一的,必定会是:那可是得世尊亲授真经的景浩界第一沙弥。

    而谁都知道,净涪此行,本就是为了收集那散落各处的真经。也所以,当净涪往藏经阁的方向走的时候,这些沙弥们才会一个个跟在了他的身后,也往藏经阁这地儿来。

    他们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传奇的一幕!

    不单单是这些沙弥们,就连静礼寺那些看似八风不动不甚在意的比丘和大和尚们其实也都正往这边投注目光。

    身处各方视线中央的净涪倒是安闲自在,他老老实实地站在人群中,排队等候着藏经阁值守比丘的检录。

    静礼寺到底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寺,不比静和寺那边小猫三两只,藏经阁里的规矩哪怕比不得妙音寺甚至是天静寺,也比静和寺来得严密。

    不过这里的规矩严密归严密,到底此时值守的比丘也明白个中关窍,检录的动作非常快速,没有花费净涪太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的检录。

    接过那位值守比丘递还过来的弟子铭牌,净涪双手合十,一礼谢过,便往侧旁退开了几步,让出了他自己站着的位置。

    原本排在他前面的那些沙弥早早就已经散开了,虽然还在不时的注意他这边的动静,却也已经各自按着自己的习惯或取了藏经阁中的藏经翻阅,或领了任务去旁边的隔间誊抄经文,完全没有妨碍到净涪的行动。

    净涪站在柜台侧旁,微微一凝神感应,又抬头转眼望了一圈,便寻定了一个方向,迈步走去。

    自净涪一步迈出,他能够明显感觉到那些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温度在刹那间升了好几度。

    魔身此时也正借着净涪本尊的目光观望左右,了解到净涪这边的情况,喷笑着道:‘本尊啊本尊,你这下可是成了耍猴的猴子了呢……’

    净涪眼神不动,便连呼吸都没有凌乱分毫,只自顾自地往他选定的方向走,倒是佛身从识海中显化出了身形,目光轻飘飘地往无边暗土世界那边看了一眼,淡淡提醒道:‘凝神。’

    魔身轻哼了一声,倒是什么也没说,真个凝神平气,等待着本尊的下一个动作。

    净涪本尊也没走多远,便在一个书架前站定。

    随着他的脚步停下,整一个藏经阁乃至整一个静礼寺都仿佛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净涪身上挪开,顺着他的目光落在了他身前的那一个书架上。

    ‘寺中藏着的那一部分真经,就在那里?’

    ‘那个书架我也去过,甚至还在那里拿了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呢!’

    ‘真的在那里吗?’

    众人各自心底议论纷纷,却没有谁敢阻止或是质疑净涪的动作,只在一旁看着净涪在书架前站定,抬手伸向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那不是一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吗?他拿那本经书干什么?’

    ‘那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玩笑的吧?’

    正在一众僧侣惊疑不定的时候,净涪却是面色不改地将那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拿在手上,翻开书页。未几,他左手拇指和食指捻定一片书页。

    净涪捻定的那一片书页认真说来,其实也和那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其他书页没有不同。

    一脉相承的字迹,无间隙连接前后文的经义,甚至是同样纹路的泛着淡黄色泽的纸张……

    这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存放在这个书架里不下百年,而这百年间,静礼寺大大小小僧侣全都借阅过这一部经文,或是捧在手里仔细翻阅过,或是拿在案前认真誊抄过。可不论是境界莫可测度的大和尚,还是刚刚入门仍然懵懵懂懂的小沙弥,他们眼里心里看见的,都只是一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而已。

    一时间,静礼寺的某些角落里竟接二连三地响起一阵阵嘀咕声。

    “别不是……净涪他就是来翻阅咱们寺藏经阁的藏经的吧?”

    “咱们寺里或许根本就没有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但所有的嘀咕,都在下一瞬间藏经阁里的变故被一扫而空。

    就在众人质疑的时候,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净涪原本轻轻搭在那张书页上的两只手指稍稍一用力,便见那一张书页上浮起了一片细小的、仿佛错觉一样的皱褶。

    所有盯着净涪动作的僧侣目光霎时一凝,再不去看净涪,只一眨不眨地望着那一片细小的褶皱,一时头脑一片空白,竟是完全忘记了自己心底的那些个质疑。

    静礼寺中,无数人翻阅过那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无数人或是用力或是小心地揉搓过那一张纸张,可愣就是没有人能够发现丝毫端倪。

    察觉到那些几乎黏着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转移了着落点,净涪面上没有丝毫异样,可身在无边暗土世界里的净涪魔身却是肆无忌惮地笑出声来。

    ‘哈哈哈……实在是太有趣了……哈哈哈……’

    在识海中显化出身形的净涪佛身也是先笑了一声,才端正了神色,道:‘噤声。’

    净涪本尊特意停了一停,待到佛身一应准备妥当,才沉下心神,伸过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一页纸张,缓慢细致地从那一页纸张中撕扯出一片空白的贝叶来。

    待到净涪将那一片空白贝叶捧在掌心里的时候,所有将目光投注在这里的僧侣们才真正地回过神来。

    他们目光复杂地在净涪掌心的那一片空白贝叶和被净涪重新放回书架上的那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来回徘徊,饶是心境修为不浅,一时间也是五味杂陈。

    ‘居然……还真的有?’

    ‘还真的是在那里?’

    许久之后,终究有一位大和尚悠悠地低叹出声:“这便是缘法啊……”

    是的,这便是无缘见面不识有缘千里来投的缘法。有缘与无缘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的残酷,半点由不得人。

    净涪魔身远远地扫过静礼寺中一众僧侣复杂的面色,最后却是定定地望着净涪本尊掌心上的那一片贝叶,静默片刻后,才道:‘我真是没有想到……我们居然也会有这么一天……’

    曾经的无数次,缘法这个词,从来都只和左天行绑在一起。秘境开放,最好的灵药灵材都是左天行的,也只有最危险最残酷的考验才会是他的;各自游历,左天行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的,就算有些波折,到最后也是无伤大雅,更甚至会是锦上添花,而他却总会有一堆的麻烦事儿找上门来,稍有不慎身死道消都是轻的;面对同样的机遇,哪怕他们两人同时站在一个起点上,那个机遇选择的永远都会是左天行……

    回想往昔诸事,净涪魔身没有嫉恨,没有叹息,也没有遗憾,只有一点点的感叹和感慨。所以不过须臾间,他便平复下了心情,对着识海中的净涪佛身和净涪本尊一个示意。

    得到魔身的示意,又察觉到三身此时心情、心境浑圆如一,圆满无漏,净涪本尊眼睑一垂,一手掌心托着那片空白的贝叶,另一只手却是并拢五指,缓慢而郑重地拂过那一片空白贝叶的上空。

    随着他的动作,净涪识海之中,已经收集到的两片禅经贝叶猛地一颤,一个个闪烁着金色佛光、清净智慧光的梵文一字一字地显化出来。

    随着这些文字的显化,一股无形的波动自净涪身上溢出,荡漾至四方虚空之中。

    净涪手掌上的那一片空白贝叶感知到那一股无形波动的溢出,竟也是在净涪的手掌心上跳了一下,然后,便像是呼应一般地跳出一个个仿佛以金色佛光为墨、清净智慧光为痕的梵文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异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梵文一笔一划清清楚楚地刻印在那一片贝叶上,字迹笔痕错落有致,几乎和那些天然成形的贝叶细纹浑然一体,只叫人一见便会忍不住拍案赞叹:好一件宝贝!

    第343章 十住其五 方便具足住

    现下被净涪托在掌心上的那片贝叶再不似方才的花架子模样,而是被人贯注了神韵乃至灵魂,华光熠熠,灵异非常。

    静礼寺的这些大小僧侣一眼不错地凝望着那片贝叶,神迷目眩许久才回过神来,心中更有种种念头涌动。

    善意的、恶意的、无所谓的……

    种种种种,不一而足。

    心怀善意的,自是面露笑意,站起身来,向着净涪所在的位置合十一礼,低唱佛号。无所谓善恶的,也都礼节性地站起身来,也向净涪那边拜了一拜。唯独那些心生恶念的,却是在恶念生发的那一刻,便被那贝叶上熠熠闪烁的华光刺痛双眼,还来不及有所动作,就已经昏倒在了地上。

    这些昏倒在地的僧侣中,有些是在自家禅房那样的私隐之地,有些却是在诸如藏经阁、杂事堂等等之类的人群聚集的地方。前者倒还平常,一时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异常,还算安静;倒是后者,在众目睽睽之下昏倒在地,表情虽然说不上痛苦,可也绝对算不得平和,而且昏倒的也不是只有一个两个那么简单,所以很是引起了一场s_ao动。

    明白个中内情且还清醒着的那些静礼寺长老看着自家寺庙里各处或大或小的s_ao动,一时也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再一次低念佛号,心中颇觉无奈。

    幸而这会儿静礼寺中都是自己人,唯二的两个外人一个沉浸在那真经中无暇分神,一个却是实力不足,修为浅薄,摸不清里头的种种关窍,一时不用担心他们静礼寺的脸面。不然,他们静礼寺怕是近些年都不会有那个脸面出去见人。

    毕竟昏倒在那里,迟迟不能清醒过来的,除了那些修行时日短浅的沙弥们外,可还有好几个比丘和大和尚。

    这件事真要传出去,他们静礼寺的脸面可就要丢尽了。

    几位大和尚隔空对望了一眼,虽都是各自摇头不已,却还是默契而熟练地将他们身边的随侍沙弥传唤进来,吩咐着料理寺中种种事宜,务必将这件事的影响降至最低。倘若能将此事彻底掩盖在净涪清醒、白凌意识到之前,那就更好了。

    无边暗土世界里的净涪魔身看着静礼寺这边近乎忙乱的情况,小小地挑了挑唇角,便又转开了视线,专注着净涪本尊和佛身那边的状况。

    佛魔素来相克,即便净涪魔身源自净涪,又有净涪本尊和佛身从旁照应,他也没有胆大到自以为自己在正面对上佛门真经传承还能全须全尾地囫囵回来。

    已经有过两次真经传承经验的净涪还不能不熟悉这里头的流程么?

    他谨慎却不警惕地注意着净涪本尊那边的动静,等待着净涪本尊和佛身一起,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真意传承中走出来。

    而净涪本尊和佛身将身外一切交由魔身监控处理后,便毫不抵抗地放任自己的心神意识被佛光和智慧光一道拖出r_ou_身,投入到莫名时空之中。

    一阵失重的感觉过后,净涪本尊和佛身睁开眼睛看见的,却是那一个看似陌生却又颇有熟悉感觉的园林。

    确实熟悉,毕竟他曾经来过这里一次不是?

    本尊和佛身归合一体的净涪只是淡淡周围一眼,便收敛了所有心神,安定地坐在他的蒲团上听着上首的那位世尊讲经。

    那位世尊微垂双眼,并不在意座下听经的僧侣中无端却也自然多出的那一个青年比丘,依旧和声解说经文。

    而他此时说与座下诸位比丘、大比丘听的,全无意外的正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二十六部 分——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六部 分——法身非相分与净涪早前得到的第一部分——法会因由分以及第三十二部分——应化非真分虽然是前后不搭,中间还间隔了许多空余的地方,可此时净涪在世尊座下听经,却是丁点不适也无,反而是顺利且毫无阻碍地将这一段经文听入心底,放在唇齿间来回咀嚼。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般短短的一小部分经文很快就讲完,但随着这些入耳不忘的经文刻印在心底脑海的,还有净涪自身被这么一小段经文牵引出来的种种体悟,诸般妙会,直令人齿颊留香,神魂迷醉,几乎不知归途。

    上首的世尊依旧在一字一字地与座下的诸位比丘、大比丘解说剩余的经文,但于此时还没有将记载着其他经文的贝叶拿到手的净涪,却是完完全全的只听见声音,完全不明白世尊说的都是什么。

    坚持听了那么一会儿却一无所获后,净涪也就不再勉强了。

    时间未到,勉强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倒不如趁着世尊没有将他扔出去的这段时间好好参悟呢。

    拿定了主意的净涪还真的不再分神,只回忆着刚刚刻印在心底的那一段经文,就着周遭世尊平稳和缓的声音再次深入咀嚼那一段经文。

    许是因着净涪的心态安稳了,又或许是因为这本就是世尊的本意,随着净涪默念心底的那一段经文,他耳边的声音虽还是听不明白个中真意,却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律,契合着净涪心底的经文,帮助他解读其中真意。

    这声韵,恰似僧侣入定时身旁飘荡着的袅袅檀香,纵然飘而渺,可一旦缺了少了,哪怕不会真正影响到僧侣的定境,却也必定令人怅然若失,茫茫无归。

    上首世尊目光一飘,在座下的一众比丘、大比丘身上划过,各自停顿一下,到得净涪身上,也自停了一停,才再往下落去。

    接下去的好几段经文讲完之后,便到了最后一小段。

    净涪正在定中参悟那“法身非相分”,正有一股股真意从他心底潺潺流淌,却在下一刻,听见世尊那本来无法理解的声音清晰地在说着:“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入耳的声音触动灵机,从无意义的声音换做承载思想的声音的那须臾间,净涪只觉自己心头突兀一跳,ji,ng神不免一个恍惚。可待他定神再看的时候,方才发现,方才真正在那一刻触动的,并不是他的心念,而是隐在净涪意念中,随着他从景浩界中进入这莫名之地鎏刻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十二部 分“应化非真分”的那一片贝叶。

    贝叶微微颤动,叶上经文闪烁金色佛光和清净智慧光,不过顷刻间,便自净涪心底流出一段段经文。

    净涪几乎连挣扎都不曾,便直接沉入了这一段经文之中。

    随着净涪的参悟,两首偈语在净涪的意识中闪烁着浮出,灵光遍洒,交相辉映。

    很快,最后的一段经文便已说完。

    随着最后的一个音节落下,净涪意识先是一轻,再是一沉。待他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已经回到了静礼寺的藏经阁中。

    他还站在静礼寺藏经阁的那一个书架前,而他的手中,一片刻印着一小段经文的贝叶正在慢慢地隐去。而他的旁边隔着一段距离的地方,却有一个比丘小心地打量着他。

    这比丘不是旁人,正是早先那位负责藏经阁检录的那一位比丘。

    这比丘的目光正在不断地在净涪面上和掌心处的那片正在消隐的贝叶间来回游移,此刻见得净涪醒来,他便收回了目光,向着净涪合十一礼,口中问道:“净涪师弟?”

    待到净涪将掌心处的那一片贝叶送到净涪佛身手上的时候,他才要点头还礼,却是脸色一变,竟也顾不上失礼与否,双手结痂,趺坐在地,闭目入定而去。

    那比丘正狐疑不解的时候,却见已经坐在地上的净涪眉心处蹿出一缕金色佛光,不由得脸色一变,失声道:“……竟然这就……突破了?”

    那比丘脸色不定地看着净涪,最后愣怔许久,却是再次向着正在突破的净涪合十一礼,转身离去。

    在净涪本尊和佛身脱出那冥冥之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自无边暗土世界本源中显化出身形的净涪魔身眯着眼睛看了看那位比丘的背影,便不再在意他。他倚坐在暗黑皇座上,托着一座幽幽寂寂宝塔的手随意地搭放在扶手上,另一只空闲的手却是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着幽寂暗塔。

    从塔顶的那一刻心魔珠到最底下一层宝塔的檐角……

    他的姿态闲逸随意,甚至近似漫不经心。但隐藏在这样一副闲散外表底下的警惕慎重,却只有净涪自己才清楚。

    兴许,还要再加上左天行和天魔童子?

    此刻也在九重云霄本源处的左天行察觉到无边暗土世界本源无声无息的涌动,不由得垂眸往下方张目望了一眼,心中暗自嘀咕:这位到底又怎么了?

    便连他化自在天外天上的天魔童子也注意到了这种无声的波动,也不由得将目光从皇甫成身上移开,转到景浩界的暗土世界里。

    只可惜,他也和左天行一样,如果不想多投入力量,那也就只能看见些许皮毛,摸不清内里。

    第344章 静礼寺中7

    净涪魔身也能察觉到他们的目光,但只要他们不cha手,他也就不当一回事,只专心等待着净涪本尊和佛身那边的突破。

    他的积蓄早已足够,如今也就在等着净涪本尊和佛身那边了。只要他们那边顺利突破,那么他这边也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进入下一个层次。

    这也是三身同修的麻烦之处了。

    但有了净涪魔身在外,净涪本尊和佛身倒是很放心地开始突破。

    只见他头顶冲出一片浩浩荡荡的金色佛光,金色佛光之外,却另有一片清湛湛的清净智慧光徐徐展开。而佛光和智慧光的中央处,又镇压着一座点缀了十颗舍利子的上下遍布光明的九层宝塔。

    这座宝塔正是和净涪魔身手上那座幽寂暗塔同出一源却又相生相克的光明佛塔。

    这光明佛塔甫一显化,便吸引了静礼寺中所有清醒的人的目光。

    “这是……好一座宝塔!”

    “好一个宝贝!”

    静礼寺沙弥比丘之流还只能看到这座光明佛塔表面的神异,但寺中的大和尚们却是能够看出这座光明佛塔的未来。

    他们的目光在光芒大盛的光明佛塔表面扫过,只在那镇压着光明宝塔的十粒舍利子上略一停留,便深深地望入那九层宝塔中正在诵读经文的无数幽魂。他们甚至闭目凝神,专心地听着那些幽魂诵经。

    年岁不一、相貌各异甚至连身形也只有淡淡一层的无边幽魂们却全然没有在意那些大和尚们的目光,它们沐浴在镇压着宝塔的舍利子洒出的灵光下,跟随着宝塔中回荡的诵经声齐声诵读经文。

    这些幽魂的表情平和,全然没有了尚在白骨玲珑塔里时的狰狞和怨毒。若是他们身体凝实得如同常人一般,若是他们脚下坐着的不是蒲团虚影而是近乎实际一般的金莲莲台,再若是那宝塔的布置再多显化一点神异,那说他们是佛国中的佛子也是会有人信的。

    大和尚们将这光明佛塔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好一通打量,越看脸色越是复杂,可到得最后,他们的表情却是恢复了平静。

    “好心思!好机缘!”

    “妙音寺这一代竟然出了这样的一个人,也难怪二祖他……”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谁也没再提起净昂,只将恒真僧人请了出来。这些大和尚们也都明白,净昂在净涪面前完全就没有丁点能够拿得出手的地方。若他们静礼寺真的舔着脸面将他们两人放在一起相提并论,那也就只有将他们静礼寺的颜面扔在地上任人践踏的份而已。

    脸皮什么的,看重它的时候自然在意,但若真的不在意了,那它就真的什么也不是。可人到底,还是要有些自知之明的好。

    尤其是修行之人。

    提到恒真僧人,这些大和尚蓦然又是一顿,过得了一小会儿再开口,却已经转移了话题。

    “这座宝塔可真是前景可期啊……”

    “没错,等到来日净涪比丘踏入佛国,应是能够演化成一方佛土。”

    几位大和尚聊着聊着,便就着净涪这一座宝塔聊了开来。

    旁人的心思如何,此时全然就影响不到净涪,更不用说能够阻拦他了,所以,净涪本尊和佛身的突破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而与此同时,光明佛塔里的万万千幽魂还在一遍又一遍的念诵佛经,给净涪的突破献上他们自己的一分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敷座而坐。”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拢共加起来也不过数百字的这三段佛经或许前后不搭,内容也有断缺,但这些游魂们却念得极其认真投入。丝丝缕缕的ru白色信仰之力从这些幽魂头顶冒出,在塔中舍利子的灵光下悄无声息地融入这宝塔中的一砖一瓦里,化作宝塔的底蕴,增强宝塔的神异。

    随着光明佛塔那边底蕴的增强,净涪魔身明显察觉到与它一体而出的幽寂暗塔也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他抚摸着幽寂暗塔的手难得地顿了一顿,然后才又继续他的动作。

    净涪本尊和佛身那边仍在突破。

    十住第五住,名为方便具足住。说的是出世入世间,二谛圆融,弘法度生。既要有原则,又要有善巧。二谛则为真谛与世俗谛。一切缘生法,一切世间法,都都在其中。真俗并用,方便善巧,接引众生。

    佛门弟子修行到了这一步,便能自无边佛国中接引出一丝接引灵光,用以渡化有缘人。

    二谛说出来,谁都能理解,也很容易明白个中不同。真谛的真,指的不就是真如、法界和真心之类的么,而俗谛则更简单,那根本就是世俗。

    可真要人明说,甚至是往下再细细探究,能够明悟这二谛的,却是极其难得。更别说要将二谛圆融明悟了。

    不过佛门的层层境界,到了就是到了,说明白说不明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能不能明悟。

    早已明悟此层境界却只在此时抬脚迈过那一扇大开的门户的净涪即便趺坐在地,手上却自然而然地结成法印。

    如莲花绽放般的法印持定在胸前,头顶一片佛光和清净智慧光铺展,另还有一座九层光明佛塔光芒搭放的净涪拿定心神,接引那无处不在的接引灵光。

    静礼寺的大和尚们张开法眼,便望见世界中央的那一座须弥山山顶处华光一动,便有一丝接引灵光落入净涪头顶铺展开来的佛光和清净智慧光中。

    “成了。”

    接引灵光、佛光、清净智慧光三道灵光交汇,以净涪为中心,以一种无可抵御的堂皇光大姿态往四周方向扩散。

    早前随着净涪从法堂那边往藏经阁这边来的沙弥本就不少,后来听说这边情况凑到这边来想要近距离查看一番的沙弥比丘就更多,是以这藏经阁中,还真是满满当当的人。

    及至这一片灵光铺展开,不过须臾间,便将这一整个藏经阁里的僧侣们都裹了进去。不论是此时藏经阁值守的诸比丘,还是隐在藏经阁阁楼上坐镇的大和尚,也都未能避过去。

    当然,与无可抵御地沉沦在这一片灵光中的那些沙弥比丘比起来,这一位大和尚还是要更为清醒一点。

    他沐浴在这一片灵光之中,细细体味了一番,忽然开口与其他的大和尚道:“第六住……也已经快了。”

    其他的大和尚听得他这话,或是拧起眉头,或是挑动眉毛。但听得大和尚这句话,也都放开心神,特意感知净涪那一片铺展开来的灵光,也仔细体味了一番。

    待到他们睁开眼睛后,再多的二话就全都化作了流水。

    “佛光、智慧光通透明正,堂皇光大,可见其心光明坦荡,无瑕无碍。第六住的正心住,确实困不住他。”

    “有此心性,又有那般智慧缘法,他的未来本就不可限量,我等早该明白才是,此时又何必多作言语?”

    明白归明白,但真正面对的时候,总还是会有些慨叹的啊。尤其是这样的一位天之骄子还不是他们家的。

    “你们说,如果这净涪是我们……”

    是我们什么?他们静礼寺?还是更高一层的天静寺?

    到底是什么,那位大和尚没有继续开口,也没有谁出言替他将这话说完。所有人俱都沉默。

    许久之后,才有大和尚叹了一口气,道:“如果真是这般情况,只怕境况会更遭。”

    此后,再无人说话。

    这个话题就此揭过。

    这么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净涪已经收起了种种外相,自然而然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但在众人眼中,他就只是站在原地,抬手又从那一个书架上很随意地抽出一部佛经,捧在手上慢慢地翻看。

    净涪的动作出乎所有注意着他的人的预料,所以一时间,免不了有种种声音在相熟的师兄弟间暗自流传。

    “净涪师兄他才刚刚突破,难道不是应该回去闭关以整理自己所得,巩固境界?”

    “他这也太托大了吧?”

    “别瞎说,这些事儿,净涪师兄自己才最清楚,我们这些旁人,看着也就看着了,根本不知晓内情,说这些话做什么?!”

    没错,净涪修行上的问题,也只有净涪本人知道得最清楚。所以也只有净涪自己明白,此时无边暗土世界那边,净涪魔身也在突破。

    不过和净涪本尊以及佛身这边众人垂目关注的突破相比,净涪魔身那边的突破就更加的隐蔽而简单。整个过程的开始与结束的表现,不过就是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那一霎那同样隐秘的欢喜波动而已。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异像。

    而于净涪魔身而言,不过就是一闭眼一睁眼而已。

    魔身的突破太过隐蔽,轻易不被人知晓,哪怕是左天行和天魔童子也是如此。可净涪本尊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破,如何瞒得过左天行和天魔童子?

    左天行倒是还好,只是皱了皱眉头,便将此事放开了。

    但天魔童子却真是久久不能释怀。

    第345章 静礼寺中8

    也不能怪他,实在是此时皇甫成的修为和左天行以及净涪真是相差太多太多了。

    现如今,皇甫成不过筑基境界,左天行却已经元婴了。元婴和筑基之间足足隔了一个大境界,若放在寻常时候,元婴期的左天行都已经够资格去当筑基期的皇甫成师祖了。

    更不用说这只是左天行摆放到台面上的实力。如果算上他隐藏下来的手段,皇甫成根本就连被提起的资格都没有。

    而净涪……

    那根本就是和左天行一样的货色!

    二周目的主角连带着二周目的boss,饶是他已经成了天魔童子,每每看见这两个资质、心性、悟性全都超人一等货真价实的天之骄子的时候都是恨得不行。

    第99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