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节
没有金手指导致扑街的十种方式 作者:霜落林空
第40节
1551咳了两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陶慕嘉问它: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1551:怎么会呢?我瞒着你有什么好处?
陶慕嘉假装信了,打算慢慢套话。
回来之后独孤启越来越腻歪,陶慕嘉几乎有些受不了,自己当年照顾林歌也没这么麻烦,但念在独孤启马上要去军营了,才忍下来。
然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这种模式相处三个月下来,陶慕嘉也渐渐习惯了独孤启的腻歪,临到要送人离开的时候还分外舍不得。
独孤启在司天阁门口行了礼,站直身子盯着他看了半天,陶慕嘉不开口让他走,他也不动脚。
陶慕嘉看着这个才到自己肩膀高的小屁孩,心里也不是滋味,军营里吃得不好,条件也艰苦,好不容易养的白白胖胖些的大白菜又要变成白菜干。
他摸了下独孤启的头,独孤启握住他的手,“大人,我走了就没人照顾你了。”
陶慕嘉一想,好像有哪里不对,默默把手抽回来。
“去那了多保护自己,受欺负了就打回去,打不过可以来告状,别让自己受委屈,知道了吗。”
独孤启点点头。
“已经不早了,赶紧去吧。”
独孤启无法,只得离开,走在路上一步三回头的,直到看不见司天阁的大门,才朝军营报道的地方飞奔去。
廉查安排他去的地方便是上次陶慕嘉去过的灭字营。
领他报道的军官早知道他的名号,想着这人有国师撑腰,显露了一副狗腿子相,阿谀奉承的话说了两句,独孤启皮笑r_ou_不笑地应付了两句,便让他带路。
那人见他如此,心里骂他不识抬举,已经想着今后如何拿捏他,面上还是和和气气地带他熟悉熟悉这片地方,然后把他安排进了一个营帐。
帐里有已经有了两个人,一个个子矮,看起来畏畏缩缩的,一个满面虬髯,虎背熊腰,凶神恶煞。
独孤启简单打了声招呼,刚要走过去放自己的东西,那彪形大汉一脚踹翻了他的床榻。
独孤启皱着眉看向他。
那人岔着坐在床榻上,玩味地看着他,“哟,这年头连伍国的侏儒小儿也有头有脸了,都能跟咱们这些人平起平坐了,什么世道啊?你说是吧?”
矮个子哆哆嗦嗦看着他俩,一句话没敢说。
独孤启只是不悦地皱着眉头,默默把东西放下,然后把床榻重新收拾好。
大汉见他无动于衷,脸上颇为挂不住,见独孤启弯着腰,抬脚就要踹过去,独孤启蓦地一闪身,噗呲一声,劈叉到地,□□迸裂。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独孤启挑眉,默默站远了些。
那人折了面子果然恼怒起来,蹦起来就要来抓独孤启。
独孤启绷紧脊背蓄势待发,在拳头抵达面前的一个猛地闪身,扣住那人手腕,把人甩了出去。
一击不成,那人再来,独孤启怕伤到帐子里的人,往门口急退,那人以为他怕了,不依不饶追上来,两人一起打出了帐外。
本来是午饭时间,这下都放下碗筷跑过来观战,众人见到那大汉不觉得稀奇,看到独孤启都倒吸一口凉气,想着这毛头小子要倒霉。
独孤启确实打不过他,这人身上疤痕多得数不胜数,是个常年征战的好手,独孤启的速度力量都不及他,早就挂了彩,然而独孤启眼睛里带着的一股狠劲愣是让他心惊。
明明已经被打得鼻血直流,还是不肯认输,那人气得直咬牙,疯狂地冲上去,独孤启回以同样的姿势撞上去,把自己挂在大汉身上,张口咬下。
粗犷的惨嚎声立刻传遍了整个军营,独孤启被甩下来,他嘴里叼着一个东西,是那人的耳朵。
第78章 明月见江山
那人捂着半边耳朵,在地上狂乱地打滚,血从他的指缝流出了,地上的泥沙全都沾上了血。
好事围观的人都惊呆了,赶忙去叫军医过来,没一会一大堆人过来把两个当事人都带走了。
独孤启擦了把鼻子,虽然浑身是伤,但毫无惧色,等到了大帐里,便也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按照军法,先动手的陈寅该罚三十军棍,独孤启初来乍到,坏了不准私斗的规矩,也要罚十五军棍。
但护军都尉不在,主事的是右将军,旁边有谋士对他耳语了几句,他打量着独孤启,心里有了些盘算,最终定论为陈寅恶迹斑斑,让独孤启免了罚。
独孤启对这个判决既有些意外,又在意料之中,他本就想着试试借着国师的名头,能在军营里有多少威望,现在看来,这些人对他的身份还有些忌惮。
这事暂且按下,他领了一堆必需品回到营帐,那个矮个子看见只有他回来,长松了一口气,等到独孤启铺好床铺,他试探地凑过去:“我叫赵免,你就是独孤启?”
独孤启看了他一眼,点了下头。
“你胆子可真够大的,陈寅可是礼部中大夫的孙子,平日在这片都没人敢惹他,连左右将军们都稍微让着他些。”
“礼部中大夫的孙子?他们莫不是文臣之家,怎来习武?”
“嘿,这年头谁都知道要打仗了,当然是到军营里混两年有面子,要是整个功勋,那要比家族举荐更有说服力,”赵免无奈地摇着头,“也就这种富家子弟能往这边找出路,我们这些贱民,怎么都轮不上好事。”
独孤启听着他这句话倒是不甚在意,“机会总是有的,就是看你能不能抓住。”
赵免瞥了他一眼,“也是,你也算是官家子弟,跟我们这些人当然不同。”
独孤启无所谓地笑笑,自己翻出陶慕嘉塞给他的包裹,里面果然有上好的伤药。
赵免这话虽然有点不甘的意味,不过让独孤启有点明白右将军处理的这事的意思,陈寅要是不满意这判决,定然要找家里人闹,礼部不至于跟军部对着干,那必然要找司天阁的麻烦,然而自春日祭谋杀事件之后,满朝文武皆知陶慕嘉护着他,陈寅闹不动,军营里总算能平静一阵子。
这些武官一个个都与文官不怎么对付,靠他们这些塞进来的贵族子弟相互制衡倒不失为良策。
不过,独孤启暗自给自己定下规矩,以后若是发生这种事情,绝不可以身份作评价标准,他的军队如果这样散漫,不可能胜过廉国。
现在的形势对他唯一有利的地方,在于他不用担心这些人借着各种方式打压他,他已经满足,起码比在皇宫里好受多了。
司天阁那边下午便收到了消息,来报的人把事情经过事无巨细地对陶慕嘉说了,陶慕嘉听完在心里夸独孤启是个“狼人”,再赏了他两吊钱便让他离开。
尹伯在一旁问他:“独孤公子在军营里是否太危险了些?”
“他们连陈寅都没处理,又怎会处理独孤启,这孩子该忍则忍,不该忍的时候,獠牙立马就露出来了,他这样在军中一立威,往后没几个人敢惹他。”
尹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一向关心独孤启的人一脸平静,才觉得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
军队的训练很艰苦,卯时起来跑c,ao,再吃白面馒头和粥,上午下午都要c,ao练,独孤启正在长身体的阶段,每天都睡得早。
适应性地训练了十天之后,终于有了一点休息的空闲,独孤启被叫了出去,是司天阁的人来给他送东西。
他接过鼓鼓囊囊的包裹,见只有这一个侍从来,忍不住问道:“大人近日怎样?是否安好?”
“大人自然安好,大人还说他不能来,让我带几句话给你,一是切勿荒废学业,二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三是每月家书一封,勿念。”侍从笑笑,“大人还说了,独孤公子若是嫌军营太闷,借着他的名头逃出来转转也可以,他不会偷偷告状的。”
独孤启忍不住笑了,知道陶慕嘉在跟他开玩笑,不过光是听着有人这样纵容他,也觉得开心。
短暂的话说完,探望的时间便到了,独孤启抱着东西回去,包裹里果然有许多吃的和一大堆书。
占星的本事他还没学完,以后上了战场说不定派得上用场。
这样过了半年,独孤启一次都没离开过军营,司天阁每个月都有人来看他,见他过得还好,就把情况一一报告给了陶慕嘉。
每个月也这样传递一两封信,两人的关系倒是比之前的亲密,既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又像暧昧中的恋人,不过,独孤启也知道,这份萌芽的情愫不可言说,只能一边在心里藏着,一边在信里面透露一两点。
1551还奇怪他为何不用自己的实时监控系统,简直视他这个系统为无物,陶慕嘉说它在情感传递方面确实屁用没有。
1551觉得自己的系统尊严受到了挑战,赌气地缩到角落里自闭。
陶慕嘉看着书桌旁已经垒起一摞的信,有些感叹地想到在独孤启走之前他还嫌弃这孩子gay里gay气的,没想到只是走了半年而已,他就分外想念了,他们没由来地牵扯到一起,现在反倒成了最亲密的人,难怪说世事无常,人心易变。
今日又是传信的日子,陶慕嘉清晨去上朝,听廉查说最近边疆又有动静,聚阳这边要派兵支援,回来后便听见传信的人报告,独孤启他们就在编制内,明日便要出发上前线。
陶慕嘉听完都懵了,没想到这么快,快到一点准备都没有,现在见面的时间都过了,他有话没和独孤启说,心里紧张得不行。
好在明日一早队伍要先进城阅兵,因此要在城郊驻扎一晚,到了晚上,陶慕嘉穿着一身黑衣,藏在夜色里出了门,他抄小路摸到军队驻扎的地方,古代的夜晚没有照明工具,除了火盆照亮的一小块地方,其他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陶慕嘉眯着眼睛寻找独孤启的位置,外面坐在火堆旁聊天的倒是不少,就是不见独孤启的影子。
眼睛渐渐变得酸涩,营地里的人也逐渐变少,陶慕嘉正想放弃,便看见一个稍矮些的人从帐里出来,找地方撒尿。
这人渐渐向他靠近,他仔细一看果然是独孤启,立刻弯下腰捡了个小石子朝独孤启扔过去。
独孤启被吓得没尿出来,抬头疑惑地看过来,看见是他,立马提起裤子,兴奋地蹿到他面前,这孩子平日被他喂了不少零食,已经长到他耳尖那么高了。
“大人你怎么来了?夜寒露重,穿这么少也不怕着凉。”
“这些客套话先省下,我近日卜算星象,此役凶险,你若去了,怕是难逃一劫!”
独孤启便说:“大人,这一点我并没没有算出,但事情有转机,大凶之兆也可变吉。”
“可以是可以,但……”
“大人请放心,我定能活着回来。”
陶慕嘉没办法,把袖袋里的东西掏出来给他。
一把玄铁匕首,还是上次秋猎廉查赠予他的,他把这个给独孤启,让他注意防身。
“无论怎样,性命优先,不用在乎别的。”
这个世界再多战乱,也不过是他回家路上的一环,他只求独孤启保护好自己,别的只能靠独孤启尽力。
独孤启把匕首贴身放下,坚定地点头。
两人再寒暄了几句,独孤启怕伍长发现,匆匆离开。
翌日清晨,廉查在大正太和殿前检阅军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口号显示着这支军队的威武。
军队浩浩荡荡地从宫门一直走到城外,大概是近些年看多了这样的景象,都没有什么人送行,围观的人大多也就随意看看。
陶慕嘉站在城楼上,看着军队从他脚下出了城门,外面黄土连天,队伍渐行渐远,他终于在队伍的末尾看见了独孤启。
很快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子就要上战场,生死未卜,他则一个人独坐司天阁,等独孤启回来,他虽能卜算星相,但前路仍未可知。
1551说独孤启是天选之人,不会轻易出事,可陶慕嘉总止不住担心,他们一同生活了将近三年,他嘴上不说,心里也知道,这里有个人让他难以割舍。
所有离别都充满无奈,陶慕嘉从城楼上看着从他脚下走过的独孤启,有些苦涩又有些欣慰地笑起来,他做了一个滕罗绝不会做的动作,他踮起脚朝着独孤启挥手。
独孤启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立刻回头看去。
独孤启看到了那个一身锦袍,半披散着头发的人,那人站在高楼上,微笑着朝他挥手告别,忽然间,他的眼睛就shi了,这种感觉就像他当年离开伍国一样。
他伸出手,同样笑着朝那人挥舞手臂,歌声从他喉咙里传出,“将士北征兮万里,不踏戎狄终不还……”他的歌声带着说不清的口音,与廉国不太相同,偏向于伍国,但这首歌在这片大陆上广为流传,歌声四起,渐渐响彻整片天空。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第79章 明月见江山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营帐上落了一层白霜,寒风比利刃更刺骨。营地里只剩下靴子踩在雪地里的声音,人的说话声,柴火的噼啪声都被掩盖在风雪里。
独孤启所在的这一队人马已经来这三个月了,原本只是来增援,现在只剩下他们五千人左右,原本两万人的队伍已经消耗了大半,然而粮草还未到达,要么胜,要么死。
三个月前他们刚来到此地时,战况还没有现在这样糟糕,只不过前将军领军失误,战死沙场,一役之中损失近五千人,使得他们战力大减,边城凉城失守,后将军下令撤退至凉城五十里之外。
往后游击一个月,又损失近千人。
独孤启听闻将军要组织一队人马攻破凉城,便自告奋勇率领五百人发动突围。
此战大胜,总算抢回凉城,独孤启有战功,被提拔为千人,能率领一千人作战。
然而凉城刚夺回,上面便临时委派上将军统领他们进攻北狄。此人颇得众臣赏识,骁勇善战,且南下过几次,为廉国夺了不少城池,功高几乎盖主。
诛将都以为他是个能干的,便依照他的指令行事,结果三场战斗下来,损失了近万人。
按照这个情形本应该后退等待支援,然而损兵折将,败仗连连,上将军难辞其咎,回去之后定然要受罚,因此不愿撤退,死守前线,等待转机。
转机不好抓住,一个月前北边又开始下雪,茫茫黄草地变成白雪皑皑,他们离开凉城太远,军粮运送要缓半个月,再加上上将军本就不熟悉地形,这样便更摸不清头脑。
独孤启捧着没几粒米的白粥喝了一口暖暖身子,眼睛在面前的地形图上梭巡着,上将军还要继续北上,然而现在左右将军都已战死,原八个将军只剩了五个,人数更差了许多,再加上质量参差不齐,这仗很难打赢,他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耳朵。
再往前便是胡人的营地,这些游牧民族建立的城市非常简洁,灵活性也高,他们从小就生长在这片草原上,不管刮风下雪还是草长莺飞,这里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地方。
再加上他近日夜观天象,往后一个月这雪都不会停,这对他们是大大的不利,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没有一点占优。
这些话,他不是没想过跟将军们说,但是有上将军在,没有人会听他的,他捂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有人掀开帐子进来,正是赵免,他看独孤启对着地图思考,也知道他在为这事烦心。
“唉,你现在想也没用,明天就要出发了,说不定打完这仗就能回去了。”
独孤启摇摇头,“但愿如此。”他收了地图躺回榻上,现在粮草不足,他们只能尽可能地保持体力。
赵免瞥了他一眼,“这些日子探子们都四下搜寻都没搜到胡人的情报,定然是到了冬天他们也要过冬去了,我们趁着这个机会突围,一定能获胜。”
“没有情报才是最可怕的,说不定对方早就挖好了坑等着你往里面跳。”
赵免不屑,“那都是群野蛮人,哪有你说的那样厉害。”
第二天一早上将军就率领三千大军出发,独孤启头天晚上便点了二十人出来,跟他们交代了些事项,便让他们独自离开了队伍。
敌军的营地在一片草原和一片树林之后,上将军判断这些胡人会在树林里设置埋伏,或者在他们进林子前设下埋伏。
他们行进了十公里,终于看见了那片林子。林子前的雪十分厚,几乎没过小腿,上将军让几个人前去探路,他们一直走到林子口都没有触发机关陷阱。
上将军放心了不少,让他们快速通过。
独孤启跟在后面,虽他们一同前进。
前进了将近百米,独孤启皱起了眉,总感觉地下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他有些想折返了,然而上将军还在前进,他想着上前去通报,就在下一秒,整个地面猛地向下陷去。
军马嘶鸣,后方传来了慌乱的喊声,他们打头的一百来人,哗得栽倒在大坑里,地下原形毕露,他们竟然是走在一个连着一个的圆形小坑上,坑面用带着韧劲的草编织成的网网被钉在地上,在雪的掩盖下根本看不出来,在他们走在坑洞上的时候,有人就悄无声息地把钉子通过线拔掉了。
这里果然有埋伏,独孤启勉强从坑里爬起,看着坑底堆着稻草,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一只火箭从林子里飞了出来,稳稳当当地落在坑洞里,火苗忽地蹿上来,一个穿着铠甲的士兵瞬间被火苗缠上身,他疯狂地想要爬上去,却因为泥土沾了水,一直没能爬上去。
林子里杀声四起,火箭和石块纷纷落入坑洞里,马的嘶鸣,人的哀嚎,火的燃烧,血的jian落,方圆一里瞬间变成了红白炼狱,大批的胡人从林子里冲出来,把大军杀了个措手不及。
独孤启和旁的人落进了一个洞,转头一看正是陈寅,这个地方还算用大的空间,火也还没烧起来,然而他们中间还有一匹马占着位子。
独孤启当机立断拔出了匕首,拽着缰绳捅向了马屁股,马扬起身子悲鸣,猛地使劲向上面冲去,陈寅一看立刻抓住马尾巴,趁着独孤启还在掌控马的方向,抬起脚猛地朝独孤启踹去。
这下总算是踹实了,力道没有落空,全数落在了独孤启肚子上,独孤启一口血冲上喉咙,整个人朝后倒去,松开了缰绳。
缰绳没了力道,马顿时撒开蹄子,带着陈寅冲上了岸,陈寅狞笑着回头,看着嘴角溢血的独孤启,心里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然而独孤启默默从坑里站起来,怜悯地看着他,一把长剑噗地穿透了陈寅的身体,血从剑尖落到坑里,陈寅的狞笑还未收敛,眼中尽是不可置信。
独孤启眯起眼,踏着马踩出来的坑飞身而上,就着陈寅尸体的掩护蹿到了那人背后,手起刀落,干掉了一个敌人,那人和陈寅一同滚下了坑,一支火箭飞来,把尸体燃的噼啪响。
他在战场上游弋着寻找上将军的位置,避开那些已经 出来的坑洞,很快就寻到了上将军,劈开那些围在周围的人,独孤启喊道:“将军,我们现在必须先撤!”
“撤?往哪撤!”上将军横眉怒瞪,独孤启转头一看,林子后面也起了火光,立刻指给上将军看。
“现在就是机会,他们后方着火,很快就会离开了!”
上将军还有些迟疑,然而没过多久,胡人果然开始撤兵。
己方总算松了一口气,开始大规模撤兵,一路丢盔弃甲,来的三千人只有一半回来,伤的伤残的残,撤了几里地之后确定敌军已经撤退,才陆陆续续地去收拾伤员。
这下又损失惨重,独孤启坐在石头上看着唉声叹气的一众将士,真觉得廉查派这么个人下来是瞎了眼。
等到晚上大军总算回了营地。独孤启派出去的那一小队人马也回来了,折了两个人,烧了地方两个仓的粮草,在敌军后面放了一把火,救了己方一千多人。
独孤启清点了下人数,“辛苦了,等会我向上将军禀报,许你们功勋。”
把人遣返之后,独孤启找人向大将军通报,不一会就有人来让他过去。
将军帐里五个将军一个中护军都在,见他进来,脸上表情各有异,独孤启不卑不亢地行了军礼,便站在沙盘前听上将军问话。
“那一小队人是你派去的?”
“是。”
“你怎知他们今日会有埋伏?”
“下官不知,只是防患于未然。”
上将军还有些狐疑,“你莫不是和胡人有来往?”
“自然没有,近三个月,我的所作所为,相信在座诸位将军有目共睹,我何至于串通胡狄谋害自己和自己的同袍?何况此地与凉城颇远,我若为害军队,何必救援,若想要功勋,又何必耗时三月?”
这样倒也有几分道理。
第40节
恋耽美
第40节
1551咳了两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陶慕嘉问它: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1551:怎么会呢?我瞒着你有什么好处?
陶慕嘉假装信了,打算慢慢套话。
回来之后独孤启越来越腻歪,陶慕嘉几乎有些受不了,自己当年照顾林歌也没这么麻烦,但念在独孤启马上要去军营了,才忍下来。
然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这种模式相处三个月下来,陶慕嘉也渐渐习惯了独孤启的腻歪,临到要送人离开的时候还分外舍不得。
独孤启在司天阁门口行了礼,站直身子盯着他看了半天,陶慕嘉不开口让他走,他也不动脚。
陶慕嘉看着这个才到自己肩膀高的小屁孩,心里也不是滋味,军营里吃得不好,条件也艰苦,好不容易养的白白胖胖些的大白菜又要变成白菜干。
他摸了下独孤启的头,独孤启握住他的手,“大人,我走了就没人照顾你了。”
陶慕嘉一想,好像有哪里不对,默默把手抽回来。
“去那了多保护自己,受欺负了就打回去,打不过可以来告状,别让自己受委屈,知道了吗。”
独孤启点点头。
“已经不早了,赶紧去吧。”
独孤启无法,只得离开,走在路上一步三回头的,直到看不见司天阁的大门,才朝军营报道的地方飞奔去。
廉查安排他去的地方便是上次陶慕嘉去过的灭字营。
领他报道的军官早知道他的名号,想着这人有国师撑腰,显露了一副狗腿子相,阿谀奉承的话说了两句,独孤启皮笑r_ou_不笑地应付了两句,便让他带路。
那人见他如此,心里骂他不识抬举,已经想着今后如何拿捏他,面上还是和和气气地带他熟悉熟悉这片地方,然后把他安排进了一个营帐。
帐里有已经有了两个人,一个个子矮,看起来畏畏缩缩的,一个满面虬髯,虎背熊腰,凶神恶煞。
独孤启简单打了声招呼,刚要走过去放自己的东西,那彪形大汉一脚踹翻了他的床榻。
独孤启皱着眉看向他。
那人岔着坐在床榻上,玩味地看着他,“哟,这年头连伍国的侏儒小儿也有头有脸了,都能跟咱们这些人平起平坐了,什么世道啊?你说是吧?”
矮个子哆哆嗦嗦看着他俩,一句话没敢说。
独孤启只是不悦地皱着眉头,默默把东西放下,然后把床榻重新收拾好。
大汉见他无动于衷,脸上颇为挂不住,见独孤启弯着腰,抬脚就要踹过去,独孤启蓦地一闪身,噗呲一声,劈叉到地,□□迸裂。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独孤启挑眉,默默站远了些。
那人折了面子果然恼怒起来,蹦起来就要来抓独孤启。
独孤启绷紧脊背蓄势待发,在拳头抵达面前的一个猛地闪身,扣住那人手腕,把人甩了出去。
一击不成,那人再来,独孤启怕伤到帐子里的人,往门口急退,那人以为他怕了,不依不饶追上来,两人一起打出了帐外。
本来是午饭时间,这下都放下碗筷跑过来观战,众人见到那大汉不觉得稀奇,看到独孤启都倒吸一口凉气,想着这毛头小子要倒霉。
独孤启确实打不过他,这人身上疤痕多得数不胜数,是个常年征战的好手,独孤启的速度力量都不及他,早就挂了彩,然而独孤启眼睛里带着的一股狠劲愣是让他心惊。
明明已经被打得鼻血直流,还是不肯认输,那人气得直咬牙,疯狂地冲上去,独孤启回以同样的姿势撞上去,把自己挂在大汉身上,张口咬下。
粗犷的惨嚎声立刻传遍了整个军营,独孤启被甩下来,他嘴里叼着一个东西,是那人的耳朵。
第78章 明月见江山
那人捂着半边耳朵,在地上狂乱地打滚,血从他的指缝流出了,地上的泥沙全都沾上了血。
好事围观的人都惊呆了,赶忙去叫军医过来,没一会一大堆人过来把两个当事人都带走了。
独孤启擦了把鼻子,虽然浑身是伤,但毫无惧色,等到了大帐里,便也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按照军法,先动手的陈寅该罚三十军棍,独孤启初来乍到,坏了不准私斗的规矩,也要罚十五军棍。
但护军都尉不在,主事的是右将军,旁边有谋士对他耳语了几句,他打量着独孤启,心里有了些盘算,最终定论为陈寅恶迹斑斑,让独孤启免了罚。
独孤启对这个判决既有些意外,又在意料之中,他本就想着试试借着国师的名头,能在军营里有多少威望,现在看来,这些人对他的身份还有些忌惮。
这事暂且按下,他领了一堆必需品回到营帐,那个矮个子看见只有他回来,长松了一口气,等到独孤启铺好床铺,他试探地凑过去:“我叫赵免,你就是独孤启?”
独孤启看了他一眼,点了下头。
“你胆子可真够大的,陈寅可是礼部中大夫的孙子,平日在这片都没人敢惹他,连左右将军们都稍微让着他些。”
“礼部中大夫的孙子?他们莫不是文臣之家,怎来习武?”
“嘿,这年头谁都知道要打仗了,当然是到军营里混两年有面子,要是整个功勋,那要比家族举荐更有说服力,”赵免无奈地摇着头,“也就这种富家子弟能往这边找出路,我们这些贱民,怎么都轮不上好事。”
独孤启听着他这句话倒是不甚在意,“机会总是有的,就是看你能不能抓住。”
赵免瞥了他一眼,“也是,你也算是官家子弟,跟我们这些人当然不同。”
独孤启无所谓地笑笑,自己翻出陶慕嘉塞给他的包裹,里面果然有上好的伤药。
赵免这话虽然有点不甘的意味,不过让独孤启有点明白右将军处理的这事的意思,陈寅要是不满意这判决,定然要找家里人闹,礼部不至于跟军部对着干,那必然要找司天阁的麻烦,然而自春日祭谋杀事件之后,满朝文武皆知陶慕嘉护着他,陈寅闹不动,军营里总算能平静一阵子。
这些武官一个个都与文官不怎么对付,靠他们这些塞进来的贵族子弟相互制衡倒不失为良策。
不过,独孤启暗自给自己定下规矩,以后若是发生这种事情,绝不可以身份作评价标准,他的军队如果这样散漫,不可能胜过廉国。
现在的形势对他唯一有利的地方,在于他不用担心这些人借着各种方式打压他,他已经满足,起码比在皇宫里好受多了。
司天阁那边下午便收到了消息,来报的人把事情经过事无巨细地对陶慕嘉说了,陶慕嘉听完在心里夸独孤启是个“狼人”,再赏了他两吊钱便让他离开。
尹伯在一旁问他:“独孤公子在军营里是否太危险了些?”
“他们连陈寅都没处理,又怎会处理独孤启,这孩子该忍则忍,不该忍的时候,獠牙立马就露出来了,他这样在军中一立威,往后没几个人敢惹他。”
尹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一向关心独孤启的人一脸平静,才觉得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
军队的训练很艰苦,卯时起来跑c,ao,再吃白面馒头和粥,上午下午都要c,ao练,独孤启正在长身体的阶段,每天都睡得早。
适应性地训练了十天之后,终于有了一点休息的空闲,独孤启被叫了出去,是司天阁的人来给他送东西。
他接过鼓鼓囊囊的包裹,见只有这一个侍从来,忍不住问道:“大人近日怎样?是否安好?”
“大人自然安好,大人还说他不能来,让我带几句话给你,一是切勿荒废学业,二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三是每月家书一封,勿念。”侍从笑笑,“大人还说了,独孤公子若是嫌军营太闷,借着他的名头逃出来转转也可以,他不会偷偷告状的。”
独孤启忍不住笑了,知道陶慕嘉在跟他开玩笑,不过光是听着有人这样纵容他,也觉得开心。
短暂的话说完,探望的时间便到了,独孤启抱着东西回去,包裹里果然有许多吃的和一大堆书。
占星的本事他还没学完,以后上了战场说不定派得上用场。
这样过了半年,独孤启一次都没离开过军营,司天阁每个月都有人来看他,见他过得还好,就把情况一一报告给了陶慕嘉。
每个月也这样传递一两封信,两人的关系倒是比之前的亲密,既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又像暧昧中的恋人,不过,独孤启也知道,这份萌芽的情愫不可言说,只能一边在心里藏着,一边在信里面透露一两点。
1551还奇怪他为何不用自己的实时监控系统,简直视他这个系统为无物,陶慕嘉说它在情感传递方面确实屁用没有。
1551觉得自己的系统尊严受到了挑战,赌气地缩到角落里自闭。
陶慕嘉看着书桌旁已经垒起一摞的信,有些感叹地想到在独孤启走之前他还嫌弃这孩子gay里gay气的,没想到只是走了半年而已,他就分外想念了,他们没由来地牵扯到一起,现在反倒成了最亲密的人,难怪说世事无常,人心易变。
今日又是传信的日子,陶慕嘉清晨去上朝,听廉查说最近边疆又有动静,聚阳这边要派兵支援,回来后便听见传信的人报告,独孤启他们就在编制内,明日便要出发上前线。
陶慕嘉听完都懵了,没想到这么快,快到一点准备都没有,现在见面的时间都过了,他有话没和独孤启说,心里紧张得不行。
好在明日一早队伍要先进城阅兵,因此要在城郊驻扎一晚,到了晚上,陶慕嘉穿着一身黑衣,藏在夜色里出了门,他抄小路摸到军队驻扎的地方,古代的夜晚没有照明工具,除了火盆照亮的一小块地方,其他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陶慕嘉眯着眼睛寻找独孤启的位置,外面坐在火堆旁聊天的倒是不少,就是不见独孤启的影子。
眼睛渐渐变得酸涩,营地里的人也逐渐变少,陶慕嘉正想放弃,便看见一个稍矮些的人从帐里出来,找地方撒尿。
这人渐渐向他靠近,他仔细一看果然是独孤启,立刻弯下腰捡了个小石子朝独孤启扔过去。
独孤启被吓得没尿出来,抬头疑惑地看过来,看见是他,立马提起裤子,兴奋地蹿到他面前,这孩子平日被他喂了不少零食,已经长到他耳尖那么高了。
“大人你怎么来了?夜寒露重,穿这么少也不怕着凉。”
“这些客套话先省下,我近日卜算星象,此役凶险,你若去了,怕是难逃一劫!”
独孤启便说:“大人,这一点我并没没有算出,但事情有转机,大凶之兆也可变吉。”
“可以是可以,但……”
“大人请放心,我定能活着回来。”
陶慕嘉没办法,把袖袋里的东西掏出来给他。
一把玄铁匕首,还是上次秋猎廉查赠予他的,他把这个给独孤启,让他注意防身。
“无论怎样,性命优先,不用在乎别的。”
这个世界再多战乱,也不过是他回家路上的一环,他只求独孤启保护好自己,别的只能靠独孤启尽力。
独孤启把匕首贴身放下,坚定地点头。
两人再寒暄了几句,独孤启怕伍长发现,匆匆离开。
翌日清晨,廉查在大正太和殿前检阅军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口号显示着这支军队的威武。
军队浩浩荡荡地从宫门一直走到城外,大概是近些年看多了这样的景象,都没有什么人送行,围观的人大多也就随意看看。
陶慕嘉站在城楼上,看着军队从他脚下出了城门,外面黄土连天,队伍渐行渐远,他终于在队伍的末尾看见了独孤启。
很快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子就要上战场,生死未卜,他则一个人独坐司天阁,等独孤启回来,他虽能卜算星相,但前路仍未可知。
1551说独孤启是天选之人,不会轻易出事,可陶慕嘉总止不住担心,他们一同生活了将近三年,他嘴上不说,心里也知道,这里有个人让他难以割舍。
所有离别都充满无奈,陶慕嘉从城楼上看着从他脚下走过的独孤启,有些苦涩又有些欣慰地笑起来,他做了一个滕罗绝不会做的动作,他踮起脚朝着独孤启挥手。
独孤启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立刻回头看去。
独孤启看到了那个一身锦袍,半披散着头发的人,那人站在高楼上,微笑着朝他挥手告别,忽然间,他的眼睛就shi了,这种感觉就像他当年离开伍国一样。
他伸出手,同样笑着朝那人挥舞手臂,歌声从他喉咙里传出,“将士北征兮万里,不踏戎狄终不还……”他的歌声带着说不清的口音,与廉国不太相同,偏向于伍国,但这首歌在这片大陆上广为流传,歌声四起,渐渐响彻整片天空。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第79章 明月见江山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营帐上落了一层白霜,寒风比利刃更刺骨。营地里只剩下靴子踩在雪地里的声音,人的说话声,柴火的噼啪声都被掩盖在风雪里。
独孤启所在的这一队人马已经来这三个月了,原本只是来增援,现在只剩下他们五千人左右,原本两万人的队伍已经消耗了大半,然而粮草还未到达,要么胜,要么死。
三个月前他们刚来到此地时,战况还没有现在这样糟糕,只不过前将军领军失误,战死沙场,一役之中损失近五千人,使得他们战力大减,边城凉城失守,后将军下令撤退至凉城五十里之外。
往后游击一个月,又损失近千人。
独孤启听闻将军要组织一队人马攻破凉城,便自告奋勇率领五百人发动突围。
此战大胜,总算抢回凉城,独孤启有战功,被提拔为千人,能率领一千人作战。
然而凉城刚夺回,上面便临时委派上将军统领他们进攻北狄。此人颇得众臣赏识,骁勇善战,且南下过几次,为廉国夺了不少城池,功高几乎盖主。
诛将都以为他是个能干的,便依照他的指令行事,结果三场战斗下来,损失了近万人。
按照这个情形本应该后退等待支援,然而损兵折将,败仗连连,上将军难辞其咎,回去之后定然要受罚,因此不愿撤退,死守前线,等待转机。
转机不好抓住,一个月前北边又开始下雪,茫茫黄草地变成白雪皑皑,他们离开凉城太远,军粮运送要缓半个月,再加上上将军本就不熟悉地形,这样便更摸不清头脑。
独孤启捧着没几粒米的白粥喝了一口暖暖身子,眼睛在面前的地形图上梭巡着,上将军还要继续北上,然而现在左右将军都已战死,原八个将军只剩了五个,人数更差了许多,再加上质量参差不齐,这仗很难打赢,他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耳朵。
再往前便是胡人的营地,这些游牧民族建立的城市非常简洁,灵活性也高,他们从小就生长在这片草原上,不管刮风下雪还是草长莺飞,这里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地方。
再加上他近日夜观天象,往后一个月这雪都不会停,这对他们是大大的不利,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没有一点占优。
这些话,他不是没想过跟将军们说,但是有上将军在,没有人会听他的,他捂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有人掀开帐子进来,正是赵免,他看独孤启对着地图思考,也知道他在为这事烦心。
“唉,你现在想也没用,明天就要出发了,说不定打完这仗就能回去了。”
独孤启摇摇头,“但愿如此。”他收了地图躺回榻上,现在粮草不足,他们只能尽可能地保持体力。
赵免瞥了他一眼,“这些日子探子们都四下搜寻都没搜到胡人的情报,定然是到了冬天他们也要过冬去了,我们趁着这个机会突围,一定能获胜。”
“没有情报才是最可怕的,说不定对方早就挖好了坑等着你往里面跳。”
赵免不屑,“那都是群野蛮人,哪有你说的那样厉害。”
第二天一早上将军就率领三千大军出发,独孤启头天晚上便点了二十人出来,跟他们交代了些事项,便让他们独自离开了队伍。
敌军的营地在一片草原和一片树林之后,上将军判断这些胡人会在树林里设置埋伏,或者在他们进林子前设下埋伏。
他们行进了十公里,终于看见了那片林子。林子前的雪十分厚,几乎没过小腿,上将军让几个人前去探路,他们一直走到林子口都没有触发机关陷阱。
上将军放心了不少,让他们快速通过。
独孤启跟在后面,虽他们一同前进。
前进了将近百米,独孤启皱起了眉,总感觉地下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他有些想折返了,然而上将军还在前进,他想着上前去通报,就在下一秒,整个地面猛地向下陷去。
军马嘶鸣,后方传来了慌乱的喊声,他们打头的一百来人,哗得栽倒在大坑里,地下原形毕露,他们竟然是走在一个连着一个的圆形小坑上,坑面用带着韧劲的草编织成的网网被钉在地上,在雪的掩盖下根本看不出来,在他们走在坑洞上的时候,有人就悄无声息地把钉子通过线拔掉了。
这里果然有埋伏,独孤启勉强从坑里爬起,看着坑底堆着稻草,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一只火箭从林子里飞了出来,稳稳当当地落在坑洞里,火苗忽地蹿上来,一个穿着铠甲的士兵瞬间被火苗缠上身,他疯狂地想要爬上去,却因为泥土沾了水,一直没能爬上去。
林子里杀声四起,火箭和石块纷纷落入坑洞里,马的嘶鸣,人的哀嚎,火的燃烧,血的jian落,方圆一里瞬间变成了红白炼狱,大批的胡人从林子里冲出来,把大军杀了个措手不及。
独孤启和旁的人落进了一个洞,转头一看正是陈寅,这个地方还算用大的空间,火也还没烧起来,然而他们中间还有一匹马占着位子。
独孤启当机立断拔出了匕首,拽着缰绳捅向了马屁股,马扬起身子悲鸣,猛地使劲向上面冲去,陈寅一看立刻抓住马尾巴,趁着独孤启还在掌控马的方向,抬起脚猛地朝独孤启踹去。
这下总算是踹实了,力道没有落空,全数落在了独孤启肚子上,独孤启一口血冲上喉咙,整个人朝后倒去,松开了缰绳。
缰绳没了力道,马顿时撒开蹄子,带着陈寅冲上了岸,陈寅狞笑着回头,看着嘴角溢血的独孤启,心里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然而独孤启默默从坑里站起来,怜悯地看着他,一把长剑噗地穿透了陈寅的身体,血从剑尖落到坑里,陈寅的狞笑还未收敛,眼中尽是不可置信。
独孤启眯起眼,踏着马踩出来的坑飞身而上,就着陈寅尸体的掩护蹿到了那人背后,手起刀落,干掉了一个敌人,那人和陈寅一同滚下了坑,一支火箭飞来,把尸体燃的噼啪响。
他在战场上游弋着寻找上将军的位置,避开那些已经 出来的坑洞,很快就寻到了上将军,劈开那些围在周围的人,独孤启喊道:“将军,我们现在必须先撤!”
“撤?往哪撤!”上将军横眉怒瞪,独孤启转头一看,林子后面也起了火光,立刻指给上将军看。
“现在就是机会,他们后方着火,很快就会离开了!”
上将军还有些迟疑,然而没过多久,胡人果然开始撤兵。
己方总算松了一口气,开始大规模撤兵,一路丢盔弃甲,来的三千人只有一半回来,伤的伤残的残,撤了几里地之后确定敌军已经撤退,才陆陆续续地去收拾伤员。
这下又损失惨重,独孤启坐在石头上看着唉声叹气的一众将士,真觉得廉查派这么个人下来是瞎了眼。
等到晚上大军总算回了营地。独孤启派出去的那一小队人马也回来了,折了两个人,烧了地方两个仓的粮草,在敌军后面放了一把火,救了己方一千多人。
独孤启清点了下人数,“辛苦了,等会我向上将军禀报,许你们功勋。”
把人遣返之后,独孤启找人向大将军通报,不一会就有人来让他过去。
将军帐里五个将军一个中护军都在,见他进来,脸上表情各有异,独孤启不卑不亢地行了军礼,便站在沙盘前听上将军问话。
“那一小队人是你派去的?”
“是。”
“你怎知他们今日会有埋伏?”
“下官不知,只是防患于未然。”
上将军还有些狐疑,“你莫不是和胡人有来往?”
“自然没有,近三个月,我的所作所为,相信在座诸位将军有目共睹,我何至于串通胡狄谋害自己和自己的同袍?何况此地与凉城颇远,我若为害军队,何必救援,若想要功勋,又何必耗时三月?”
这样倒也有几分道理。
第40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