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节
没有金手指导致扑街的十种方式 作者:霜落林空
第41节
上将军虽不敢全信他,不过想到他这次确实立了战功,也不好深究。
“此次行动,为大军减少了不少损失,算是大功一件,然而功过不相抵,你不禀报上级擅自调派士兵,实属大罪,念在初犯,去领十五军棍,至于你的功劳,我会上书给陛下,你先下去吧。”
独孤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不能将功抵过,竟然又要挨板子,他不动声色地领了罚,出了帐子要露出一副颓然的表情。
十五军棍打完,骨头都像裂了一般,这还是那些人看在国师的面子上没敢下重手。
独孤启扶着腰,慢悠悠地回去,嘴上不说,心里也觉得委屈。
等到两天之后上将军终于传信给廉查,里面连带着独孤启的名字,独孤启才觉得有点盼头。
他趴在床上想着,也不知道陶慕嘉过得怎么样了,他打仗大半年,因为连连败仗越走越远,路途中断信件不通,他已经好些日子没有收到陶慕嘉的回信了,只能等一个月过后雪停。
第80章 明月见江山
战况送到朝堂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陶慕嘉的监控小天使早已知晓了独孤启的情况,他那天几乎没忍住,直接在下属面前摔了笔。
几个官员还以为做了什么事惹恼了他,大气都不敢出,陶慕嘉皱着眉有些疲惫地挥手,让他们离开,才靠在椅背上跟着1551一起吐槽。
陶慕嘉气得七窍生烟:这上将军什么人呐?他是吃了两百石兵书在脑子里全消化成了屎吧?还有廉查,亏我还觉得他虽然暴虐但好歹脑子没问题,这用人用的什么玩意儿?活该廉国全栽他手里!
1551说之前几场败仗也没见他这么生气。
陶慕嘉:那是因为不连累独孤启,他们爱作死自己作,这算什么?救了他们一命还要被打,气死偶咧!
1551: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廉查还不是催了几次让他们尽快回来,你看那上将军听了吗?这样廉查都没动怒,估计早就看清那是个狗头将军,把他们舍弃了。
陶慕嘉叹息一声,伴君如伴虎,不知道廉查是什么心思。
半个月后战报送到,廉查得知这场损耗不小,却没动怒,只说让大将军回来领罚,再者提到独孤启,廉查的面色竟然有些欣慰,救一千余人,破格提拔独孤启为裨将军,并让监军即可启程宣旨。
陶慕嘉发现廉查自从秋猎之后对独孤启颇为看好,想来大概是滕罗曾经的预言起到了作用。
下朝之后廉查果真又找他谈话,言语之中不乏对独孤启的赏识,但同样隐含担忧。
独孤启到底是伍国人,虽然六年前风波一场让他几乎丧失的继承权,廉查一面舍不得一个人才,一面又担心养虎为患,他敲打敲打了陶慕嘉,叫他以后独孤启犯了事定然是留不得,谁都不准阻挠。
陶慕嘉自然不会当面忤逆他,便向廉查保证,独孤启不敢有反心,必会为廉国所用。
廉查见他态度良好,满意地放他回去。
陶慕嘉却没急着回宫,转道去了都尉府,监军正在喂马,就等着一会出发,见有客登门,立时放下手中的马草,到前庭去看,没想到竟是陶慕嘉。
“稀客啊,国师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李都尉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很讨人喜欢,陶慕嘉也笑说道:“听闻都尉大人即将返程,便来看看,顺便有一事相求。”
“国师大人这是哪的话,什么求不求的,下官若是由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李都尉擦干净了手,把他往屋里迎,顺便了解了一下陶慕嘉所求的事情。
其实这事十分简单,便是带书信给独孤启,原本军队里都会找军营附近的人代写或者口头传信,随便找个邮差跑腿也不是难事,然而偏偏这次大雪封道,战乱四起,聚阳城里多是养尊处优的人,没人愿意冒这个险,陶慕嘉这才不得不来找李都尉。
“嗐,就这么点小事,也劳烦您亲自跑一趟,这事包在我身上!”李都尉说得豪爽,然而面色突然有些犹豫,咳了两声似是窘迫道,“只不过,您也知道,山高水长的,难免损坏,您的东西我定要好生保管,可不得另寻布匹包起来?这银两嘛,我怎好意思朝户部要……”
这拐弯抹角地要钱,陶慕嘉也不屑计较,拿了一两银子给他,打断他拙劣的借口。
“李大人舟车劳顿,这些费用自然由我来出,大人尽可放心。”他拿出写给独孤启的信,看见李都尉装好之后才离开。
1551说这李都尉够贪的,就带封信就要一两银子,够普通百姓吃一年了。
陶慕嘉很是感慨,廉国上下似乎就没有不贪的,廉查年年打仗,军饷被户部吞一点,被礼部吞一点,分发下去,再被李都尉这种人吞一点,层层盘剥,到了将士手里,还不足一成,可怜那些驻边的将士,干着最苦的活,吃着最少的饭。
廉查有野心,可他接了他父亲这么大的基业,却没有治理的经验,廉国若不想灭国,必需先安内再攘外,这个帝王还是太年轻,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傍晚时分,李都尉已经出发,陶慕嘉坐在鼎阁里看书,顺便让1551报告独孤启的情况。
独孤启被打得受了伤,也不知道有没有伤着骨头,现在还在调养,趴在床上显得怪没有ji,ng神。
帐外北风依旧萧瑟,之前死的只剩三千多人,上将军终于不再折腾,让大军休整些时日,逐渐往凉城撤退。
这场将持续一个月的大雪来得好,胡狄也避开风雪出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撤退,半个月传信的时间,他们已经到了凉城,众将士总算不用在风雪地里忍饥挨饿。
只是凉城的粮草,也只能支撑他们半个月。
陶慕嘉有些担心独孤启还在长身体,吃不饱以后恐怕都长不高了,1551笑他瞎c,ao心。
陶慕嘉又说,那里环境恶劣,独孤启出去之前也算是个白玉似的娃娃,经过一年,都变得黑瘦了,1551说独孤启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陶慕嘉又啰啰嗦嗦地开始念叨,1551嘶了一声:你今天话很多啊,什么毛病?
陶慕嘉:……,没什么,就是两个月都没联络了,有些激动。
1551嗤笑了一声,两人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李都尉带着廉查的圣旨,快马加鞭朝凉城赶去,不到七日抵达凉城,两道圣旨下来,军营里风云聚变,上将军卸了职位亲自出去领罚,独孤启升为裨将军,立刻有了自己的大帐,粮草和新晋的将军随后就到。
等圣旨颁布完,李都尉单独留下来和独孤启碰面,他做事还算细心,收了钱的都给办到。
独孤启接过一个布袋子,里面放着信封和碎银,独孤启一看陶慕嘉的笔迹就明白了,把碎银取了一部分给李都尉,才让他眉开眼笑的离开。
信封厚厚的,独孤启眼睛发亮,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
里面竟然写了他火烧敌军粮草,和发现陷阱等诸多小事,这些具体情形都是不会向上面汇报的,他都不知道陶慕嘉是怎么知道的,好奇中又带点敬佩。
陶慕嘉夸他夸得一点不含糊,第二页又说了关于上将军处罚他的事,说这事不怪他,让他别难过。
独孤启的背和屁股还疼得厉害,看着信却觉得心里甜丝丝的,大概是因为不担心被人看到,笑得连眼睛都快没了。
十多张信纸,也不知道陶慕嘉写了多少天,独孤启趴在床上一点一点的读。
“君在边疆,是否安好,余于司天阁顶见将星偏移,恐有事端,君多自珍重。勿念。”
“君安否?余陪同陛下出游,游至架梁山,见奇花甚美,附信一封,望君欢喜。勿念。”
……
“听闻边疆大雪,君安否?大雪封路,信件中途折返,不知衣食是否齐备,远地辛苦,切勿劳神,若战事紧张,万望保全自我。待君凯旋,勿念。”
信封里果然有一支已经枯萎的花,大概是时间太久,已经看不出原样了,独孤启心里有些遗憾,但还是把花拿出来,放到书本里夹好。
大多都是些ji毛蒜皮的小事,平时不觉得,到了这种苦寒之地再读这些信,才觉得有人从未离开过。
陶慕嘉不善言辞,却把关心浸入一笔一划,让独孤启知道这世上还有人在等他,他还有个像家一样的地方。
独孤启把这些信放进自己贴身的包裹里,撑着身体爬起来给陶慕嘉写信。
边疆的雪景,凉城的习俗,落在树上的雪鸮羽毛和枯黄的埋藏在白雪下的草都被他放进信封里。
再过七天雪便要停了,那时便能让邮差送信。
七天一过,独孤启立刻把信让人送去聚阳城的司天阁,他看着邮差离开城,心跳得厉害。
不过,战事很快又要开始了,由于雪停,胡狄将要南下,凉城便是首要攻击点。
独孤启的伤还没好利索,又要骑马打仗。
陶慕嘉还没得到独孤启的回信,先从1551这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顿时没了底,将军刚刚上任,还没有和队伍磨合过,粮草也才到不久,连增援的人都没有,这一仗胜负难料料,陶慕嘉连夜占星,发现结果大好。
他把这事给廉查说了,廉查问他有没有把握,他才觉得自己心急了,只好硬着头皮说有把握。
不到三个月,前线果然传回消息,新上任的将军领军能力不错,把胡狄向北驱逐了五十里,总算不敢进犯,独孤启率领着一支先锋队伍破了敌阵,立了首功,班师回朝之后将会受封领赏,加官晋爵。
陶慕嘉虽然早知道独孤启他们打胜仗的消息,但听见廉查亲自说出来,还是激动不已。
半月后,打了胜仗的军队从远方缓缓进入聚阳城,陶慕嘉依旧抢了个城楼的好位置,看见独孤启坐在高头大马上,眼含笑意地望着他。
陶慕嘉被他看得有些脸热,僵着表情把目光移向别处。
等到独孤启进入城楼,再向皇宫走去,陶慕嘉便转了个方向,看着独孤启的背影出神。
1551看着陶慕嘉,没敢跟陶慕嘉说,他发呆的时候还带着笑。
第81章 明月见江山
等独孤启进入皇宫,再也看不见时,陶慕嘉才颇为感慨地从城楼上退下来。
1551还琢磨着他是个什么态度,但是一想到正面问他肯定没结果,刚想拐弯抹角地问,就听见陶慕嘉跟他感叹:走了一年多了,总算是回来了,总算有人能陪我说说话了。
1551:合着你是寂寞久了想找人说话了,我还以为……
陶慕嘉:以为什么?
1551:没什么。
陶慕嘉沉默了一会,弯起嘴角笑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那些重要吗?重要的是他回来了,我还……挺开心的,像家人一样开心……
1551突然也感慨起来:其实我觉得那些还是挺重要的,我作为一个系统要关心宿主各方面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包括婚恋。
陶慕嘉:你一个系统屁用没有就知道八卦你还挺骄傲是吧?有本事你显个型看我揍不揍你?
被宿主怼已经成了1551的日常,每次一提到它屁用没有,它就羞愧到不敢说话。
希望值的提示音突然响起来,希望值+10,目前希望值+35。
陶慕嘉下楼的步伐一顿,差点踩空,他不明所以地让1551把摄像头开启,然而封赏已经结束,他什么都没看到。
事情只能回到司天阁了再问,各大将领领了封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独孤启从皇宫出来,马不停蹄地奔到司天阁。
司天阁还像他离开时一样宁静,学生们如今也过了三载,人虽多,纪律却比之前更加严明。
独孤启在司天阁门前下马,牵着缰绳望着司天阁出神,他本想过千言万语,可是到了门前,却不敢进去,所谓近乡情怯,大抵如此。
陶慕嘉早就在监控里看见他了,便让尹伯开门去看看,果真就看见了恍然而立的独孤启。
尹伯招招手,笑着喊他过来,旁边上来仆从帮他把马牵走,他低笑一声跟着尹伯往天阁上去。
他刚刚被提拔为左将军,司天阁里的学生侍从都比他低上一等,见到他都得行礼,等见到陶慕嘉他也要行礼,陶慕嘉却把人遣散了,让他赶紧坐下。
陶慕嘉把公务全都放到一边,看着他说道:“总算回来了。”
“是啊,总算回来了。”
两人立时陷入了一阵无言,陶慕嘉尴尬地清咳一下,问道:“陛下给你什么封赏?”
这本应该是个值得高兴的话题,独孤启听他问完却显得十分惆怅,陶慕嘉以为自己问错了话,转而解释道:“只是看你高兴,想问问缘由,你若不想说便罢了。”
独孤启抬眼看向他,眼中惆怅更甚,然他笑道:“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陛下说我已经十六了,早已过了回去的年纪,便问我愿不愿意回去,我说愿意,陛下同意了。”
陶慕嘉僵住了,“这样啊……那你什么时候走?”
独孤启没回答他,而是静静盯着他看,忽而问:“大人,你不想我吗?为何不挽留我?”
话一出口,陶慕嘉就知道他小孩子脾气上来了,之前受伤的时候是这样,这次又是这样,好像只要他表现一点心里惦着别人,独孤启双商就跳楼式下跌。
“我给你写了那么多信,怎就叫不想你了?”
“那你赶我走?”
陶慕嘉一脸懵逼,“要走的明明是你,你倒怪起我来了?”
独孤启噗呲一声笑了,陶慕嘉先愣了一秒,随后也跟着他笑起来。
笑着笑着,独孤启突然抓住他的手,神色恢复平静,他认真地看向陶慕嘉,“大人,我有一事想问您,不知您能不能给出一个答案。”
陶慕嘉顿时被吓得不敢动了,预感到修罗场即将来临。
“大人,你跟不跟我走?”
陶慕嘉眨了眨眼,“走,去哪?”
“一起回伍国。”
陶慕嘉尴尬地笑笑,“你看我这样,怎么跟你回伍国?”
深邃地眼睛看进他的眼睛里,独孤启一字一句地问:“我只问,大人愿不愿意。”
陶慕嘉的动作停下来,整个天阁寂静地可怕,唯有他知道自己的心在狂跳。
他对着独孤启那双认真的眼睛,点了下头,“愿意。”
独孤启脸上的寒冰瞬间散去,温柔的神色浮现在他脸上,带着阮茗筝的影子,陶慕嘉突然想,这个孩子会不会也和他的母亲一样,拥有疯狂的潜质。
他没有去问独孤启如何带他一起走,他知道,独孤启想做的事,定会做到。
晚上陶慕嘉难得举行家宴,为独孤启接风洗尘,说是家宴,实际上也就他、独孤启和尹伯,这个家宴实在没什么排场,说来,他们也不过是这世上同样孤独的人。
酒过三巡,尹伯早已告罪离开,独孤启趴在桌上,顶着两坨红,嘴里嘀嘀咕咕地念叨着听不清的话。
唯有陶慕嘉,因为身体不好,以茶代酒,并没有喝醉。
他看向趴在桌上的独孤启,忍不住微笑,摒退下人,把独孤启架上肩膀,一年的时间,少年已经快和他差不多高了,还有点沉,陶慕嘉一个没注意,让独孤启整个扑到他背上,温热的气息铺洒在他耳边,带着微醺的酒气,弄得他耳朵红。
好不容易把人送到三楼房间门口,许是闻到了熟悉的熏香味,独孤启突然睁开眼,沉默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等到陶慕嘉把他放到床上,转身便见到独孤启定定地望着自己,陶慕嘉吓了一跳,往后挪了一步,独孤启立刻捉住了他的袖子。
独孤启把袖子往怀里拽,陶慕嘉秉着不跟醉鬼计较的原则凑了过去,独孤启突然一把抱住了他,把脸埋在他怀里。
随后,断断续续地哭诉起来,“大人,我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自己回不来了,全军进入陷阱的时候我真的害怕,怕自己就那么死了,可我知道我根本不能犹豫,不能放弃,我想活着回来见你,我想完成答应你的事,我们一起回家……”
陶慕嘉愣住了,原来他以为的运筹帷幄,他以为的从容不迫,他以为的神机妙算,都不过是这个孩子破釜沉舟、毫无退路的选择。
人,都是会怕的,独孤启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实地表达过那些压抑着的情感,如果不是今天酒后吐真言,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独孤启,未来的千古帝王,也是会怕的。
谁都可以退一步,唯独独孤启不能,天让他不能。
眼睛有些酸涩,陶慕嘉低下头,眨眨眼,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独孤启的头发,他知道,这世上实在有太多无奈,是他们不可抵挡的无奈。
独孤启抱着他哭了一会,声音终于弱下去,陶慕嘉帮他擦了眼泪,让他躺平到床上,然而独孤启一直睁着眼看他,拽着他的袖子不让他走。
陶慕嘉不得已俯下身,问他还有什么事要说。
“大人,你知道吗,我喜欢你。”
陶慕嘉看了他一会,勾勾嘴角,眼里一如既往的平静,“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
独孤启惊讶又不解地看着他。
“我也很喜欢你,只是,不是那种喜欢,很抱歉,我只是太孤独,偏偏这个世上,只有你和我一样孤独。”
独孤启放开了手,闭上眼打起了呼噜。
陶慕嘉的笑意消下去,把被角捏好,退出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见面时,独孤启显得很是尴尬,看样子昨晚没断片,陶慕嘉跟他打招呼,“怎么了,没ji,ng打采的?”
独孤启难得地辞穷了,听到他问话什么都没说出来。
陶慕嘉笑他,“就你这心理素质,怎么当上左将军的?”
独孤启挠挠头,有些憨地笑了笑。
经过一碗酒,两人说开了话,日子却没有太多变化,两人从一个在司天阁点灯一个上朝,变成了两个一起上朝,下朝之后又一起回来,独孤启已经有了自己的宅子,可他从不去住,只和陶慕嘉呆在一块,在陶慕嘉对面摆了一张桌子,中间加了扇屏风,就把天阁上面开辟成两人的办公场地。
独孤启开始还担心陶慕嘉疏远他,然而陶慕嘉对他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也就渐渐变得厚颜无耻起来,像个跟屁虫似的黏着陶慕嘉。
尹伯说他还是没长大的娃娃,总少不了大人的照顾,可只有两人知道他们之间的秘密。
好景不长,伍国突然发来密函,伍国皇帝独孤宇快不行了,廉查略一思索,把独孤启招了去,跟他商量了一些事,希望值+5,目前希望值+40。
独孤启回来之后就开始收拾东西,陶慕嘉看他收拾东西,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帮他收拾。
第二日,独孤启消失了,谁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也没和任何人道别。
陶慕嘉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仿佛空了一块,冻得他难受。
他想过独孤启很快要走,没想到离开得这么快,连道别都来不及,从此以后,他要在一个人呆在这偌大的司天阁里,再没人或平静或激动或玩笑地叫他“大人”,也不会有人握着他的手问他冷不冷。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陶慕嘉走进去,看到桌上还压着一封信。
冰冷的心情回暖了一点,他急忙抽出来看,上面写着,“午时三刻,城外小树林绿石桥见”。
陶慕嘉换了身简装,翻墙出去,按时到达了绿石桥,果然看见独孤启站在上面。
周围还有一队人,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独孤启本急得在石桥上踱步,见他来了,立刻把眉头放平。
“大人,你可算来了。”
第41节
恋耽美
第41节
上将军虽不敢全信他,不过想到他这次确实立了战功,也不好深究。
“此次行动,为大军减少了不少损失,算是大功一件,然而功过不相抵,你不禀报上级擅自调派士兵,实属大罪,念在初犯,去领十五军棍,至于你的功劳,我会上书给陛下,你先下去吧。”
独孤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不能将功抵过,竟然又要挨板子,他不动声色地领了罚,出了帐子要露出一副颓然的表情。
十五军棍打完,骨头都像裂了一般,这还是那些人看在国师的面子上没敢下重手。
独孤启扶着腰,慢悠悠地回去,嘴上不说,心里也觉得委屈。
等到两天之后上将军终于传信给廉查,里面连带着独孤启的名字,独孤启才觉得有点盼头。
他趴在床上想着,也不知道陶慕嘉过得怎么样了,他打仗大半年,因为连连败仗越走越远,路途中断信件不通,他已经好些日子没有收到陶慕嘉的回信了,只能等一个月过后雪停。
第80章 明月见江山
战况送到朝堂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陶慕嘉的监控小天使早已知晓了独孤启的情况,他那天几乎没忍住,直接在下属面前摔了笔。
几个官员还以为做了什么事惹恼了他,大气都不敢出,陶慕嘉皱着眉有些疲惫地挥手,让他们离开,才靠在椅背上跟着1551一起吐槽。
陶慕嘉气得七窍生烟:这上将军什么人呐?他是吃了两百石兵书在脑子里全消化成了屎吧?还有廉查,亏我还觉得他虽然暴虐但好歹脑子没问题,这用人用的什么玩意儿?活该廉国全栽他手里!
1551说之前几场败仗也没见他这么生气。
陶慕嘉:那是因为不连累独孤启,他们爱作死自己作,这算什么?救了他们一命还要被打,气死偶咧!
1551: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廉查还不是催了几次让他们尽快回来,你看那上将军听了吗?这样廉查都没动怒,估计早就看清那是个狗头将军,把他们舍弃了。
陶慕嘉叹息一声,伴君如伴虎,不知道廉查是什么心思。
半个月后战报送到,廉查得知这场损耗不小,却没动怒,只说让大将军回来领罚,再者提到独孤启,廉查的面色竟然有些欣慰,救一千余人,破格提拔独孤启为裨将军,并让监军即可启程宣旨。
陶慕嘉发现廉查自从秋猎之后对独孤启颇为看好,想来大概是滕罗曾经的预言起到了作用。
下朝之后廉查果真又找他谈话,言语之中不乏对独孤启的赏识,但同样隐含担忧。
独孤启到底是伍国人,虽然六年前风波一场让他几乎丧失的继承权,廉查一面舍不得一个人才,一面又担心养虎为患,他敲打敲打了陶慕嘉,叫他以后独孤启犯了事定然是留不得,谁都不准阻挠。
陶慕嘉自然不会当面忤逆他,便向廉查保证,独孤启不敢有反心,必会为廉国所用。
廉查见他态度良好,满意地放他回去。
陶慕嘉却没急着回宫,转道去了都尉府,监军正在喂马,就等着一会出发,见有客登门,立时放下手中的马草,到前庭去看,没想到竟是陶慕嘉。
“稀客啊,国师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李都尉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很讨人喜欢,陶慕嘉也笑说道:“听闻都尉大人即将返程,便来看看,顺便有一事相求。”
“国师大人这是哪的话,什么求不求的,下官若是由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李都尉擦干净了手,把他往屋里迎,顺便了解了一下陶慕嘉所求的事情。
其实这事十分简单,便是带书信给独孤启,原本军队里都会找军营附近的人代写或者口头传信,随便找个邮差跑腿也不是难事,然而偏偏这次大雪封道,战乱四起,聚阳城里多是养尊处优的人,没人愿意冒这个险,陶慕嘉这才不得不来找李都尉。
“嗐,就这么点小事,也劳烦您亲自跑一趟,这事包在我身上!”李都尉说得豪爽,然而面色突然有些犹豫,咳了两声似是窘迫道,“只不过,您也知道,山高水长的,难免损坏,您的东西我定要好生保管,可不得另寻布匹包起来?这银两嘛,我怎好意思朝户部要……”
这拐弯抹角地要钱,陶慕嘉也不屑计较,拿了一两银子给他,打断他拙劣的借口。
“李大人舟车劳顿,这些费用自然由我来出,大人尽可放心。”他拿出写给独孤启的信,看见李都尉装好之后才离开。
1551说这李都尉够贪的,就带封信就要一两银子,够普通百姓吃一年了。
陶慕嘉很是感慨,廉国上下似乎就没有不贪的,廉查年年打仗,军饷被户部吞一点,被礼部吞一点,分发下去,再被李都尉这种人吞一点,层层盘剥,到了将士手里,还不足一成,可怜那些驻边的将士,干着最苦的活,吃着最少的饭。
廉查有野心,可他接了他父亲这么大的基业,却没有治理的经验,廉国若不想灭国,必需先安内再攘外,这个帝王还是太年轻,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傍晚时分,李都尉已经出发,陶慕嘉坐在鼎阁里看书,顺便让1551报告独孤启的情况。
独孤启被打得受了伤,也不知道有没有伤着骨头,现在还在调养,趴在床上显得怪没有ji,ng神。
帐外北风依旧萧瑟,之前死的只剩三千多人,上将军终于不再折腾,让大军休整些时日,逐渐往凉城撤退。
这场将持续一个月的大雪来得好,胡狄也避开风雪出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撤退,半个月传信的时间,他们已经到了凉城,众将士总算不用在风雪地里忍饥挨饿。
只是凉城的粮草,也只能支撑他们半个月。
陶慕嘉有些担心独孤启还在长身体,吃不饱以后恐怕都长不高了,1551笑他瞎c,ao心。
陶慕嘉又说,那里环境恶劣,独孤启出去之前也算是个白玉似的娃娃,经过一年,都变得黑瘦了,1551说独孤启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陶慕嘉又啰啰嗦嗦地开始念叨,1551嘶了一声:你今天话很多啊,什么毛病?
陶慕嘉:……,没什么,就是两个月都没联络了,有些激动。
1551嗤笑了一声,两人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李都尉带着廉查的圣旨,快马加鞭朝凉城赶去,不到七日抵达凉城,两道圣旨下来,军营里风云聚变,上将军卸了职位亲自出去领罚,独孤启升为裨将军,立刻有了自己的大帐,粮草和新晋的将军随后就到。
等圣旨颁布完,李都尉单独留下来和独孤启碰面,他做事还算细心,收了钱的都给办到。
独孤启接过一个布袋子,里面放着信封和碎银,独孤启一看陶慕嘉的笔迹就明白了,把碎银取了一部分给李都尉,才让他眉开眼笑的离开。
信封厚厚的,独孤启眼睛发亮,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
里面竟然写了他火烧敌军粮草,和发现陷阱等诸多小事,这些具体情形都是不会向上面汇报的,他都不知道陶慕嘉是怎么知道的,好奇中又带点敬佩。
陶慕嘉夸他夸得一点不含糊,第二页又说了关于上将军处罚他的事,说这事不怪他,让他别难过。
独孤启的背和屁股还疼得厉害,看着信却觉得心里甜丝丝的,大概是因为不担心被人看到,笑得连眼睛都快没了。
十多张信纸,也不知道陶慕嘉写了多少天,独孤启趴在床上一点一点的读。
“君在边疆,是否安好,余于司天阁顶见将星偏移,恐有事端,君多自珍重。勿念。”
“君安否?余陪同陛下出游,游至架梁山,见奇花甚美,附信一封,望君欢喜。勿念。”
……
“听闻边疆大雪,君安否?大雪封路,信件中途折返,不知衣食是否齐备,远地辛苦,切勿劳神,若战事紧张,万望保全自我。待君凯旋,勿念。”
信封里果然有一支已经枯萎的花,大概是时间太久,已经看不出原样了,独孤启心里有些遗憾,但还是把花拿出来,放到书本里夹好。
大多都是些ji毛蒜皮的小事,平时不觉得,到了这种苦寒之地再读这些信,才觉得有人从未离开过。
陶慕嘉不善言辞,却把关心浸入一笔一划,让独孤启知道这世上还有人在等他,他还有个像家一样的地方。
独孤启把这些信放进自己贴身的包裹里,撑着身体爬起来给陶慕嘉写信。
边疆的雪景,凉城的习俗,落在树上的雪鸮羽毛和枯黄的埋藏在白雪下的草都被他放进信封里。
再过七天雪便要停了,那时便能让邮差送信。
七天一过,独孤启立刻把信让人送去聚阳城的司天阁,他看着邮差离开城,心跳得厉害。
不过,战事很快又要开始了,由于雪停,胡狄将要南下,凉城便是首要攻击点。
独孤启的伤还没好利索,又要骑马打仗。
陶慕嘉还没得到独孤启的回信,先从1551这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顿时没了底,将军刚刚上任,还没有和队伍磨合过,粮草也才到不久,连增援的人都没有,这一仗胜负难料料,陶慕嘉连夜占星,发现结果大好。
他把这事给廉查说了,廉查问他有没有把握,他才觉得自己心急了,只好硬着头皮说有把握。
不到三个月,前线果然传回消息,新上任的将军领军能力不错,把胡狄向北驱逐了五十里,总算不敢进犯,独孤启率领着一支先锋队伍破了敌阵,立了首功,班师回朝之后将会受封领赏,加官晋爵。
陶慕嘉虽然早知道独孤启他们打胜仗的消息,但听见廉查亲自说出来,还是激动不已。
半月后,打了胜仗的军队从远方缓缓进入聚阳城,陶慕嘉依旧抢了个城楼的好位置,看见独孤启坐在高头大马上,眼含笑意地望着他。
陶慕嘉被他看得有些脸热,僵着表情把目光移向别处。
等到独孤启进入城楼,再向皇宫走去,陶慕嘉便转了个方向,看着独孤启的背影出神。
1551看着陶慕嘉,没敢跟陶慕嘉说,他发呆的时候还带着笑。
第81章 明月见江山
等独孤启进入皇宫,再也看不见时,陶慕嘉才颇为感慨地从城楼上退下来。
1551还琢磨着他是个什么态度,但是一想到正面问他肯定没结果,刚想拐弯抹角地问,就听见陶慕嘉跟他感叹:走了一年多了,总算是回来了,总算有人能陪我说说话了。
1551:合着你是寂寞久了想找人说话了,我还以为……
陶慕嘉:以为什么?
1551:没什么。
陶慕嘉沉默了一会,弯起嘴角笑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那些重要吗?重要的是他回来了,我还……挺开心的,像家人一样开心……
1551突然也感慨起来:其实我觉得那些还是挺重要的,我作为一个系统要关心宿主各方面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包括婚恋。
陶慕嘉:你一个系统屁用没有就知道八卦你还挺骄傲是吧?有本事你显个型看我揍不揍你?
被宿主怼已经成了1551的日常,每次一提到它屁用没有,它就羞愧到不敢说话。
希望值的提示音突然响起来,希望值+10,目前希望值+35。
陶慕嘉下楼的步伐一顿,差点踩空,他不明所以地让1551把摄像头开启,然而封赏已经结束,他什么都没看到。
事情只能回到司天阁了再问,各大将领领了封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独孤启从皇宫出来,马不停蹄地奔到司天阁。
司天阁还像他离开时一样宁静,学生们如今也过了三载,人虽多,纪律却比之前更加严明。
独孤启在司天阁门前下马,牵着缰绳望着司天阁出神,他本想过千言万语,可是到了门前,却不敢进去,所谓近乡情怯,大抵如此。
陶慕嘉早就在监控里看见他了,便让尹伯开门去看看,果真就看见了恍然而立的独孤启。
尹伯招招手,笑着喊他过来,旁边上来仆从帮他把马牵走,他低笑一声跟着尹伯往天阁上去。
他刚刚被提拔为左将军,司天阁里的学生侍从都比他低上一等,见到他都得行礼,等见到陶慕嘉他也要行礼,陶慕嘉却把人遣散了,让他赶紧坐下。
陶慕嘉把公务全都放到一边,看着他说道:“总算回来了。”
“是啊,总算回来了。”
两人立时陷入了一阵无言,陶慕嘉尴尬地清咳一下,问道:“陛下给你什么封赏?”
这本应该是个值得高兴的话题,独孤启听他问完却显得十分惆怅,陶慕嘉以为自己问错了话,转而解释道:“只是看你高兴,想问问缘由,你若不想说便罢了。”
独孤启抬眼看向他,眼中惆怅更甚,然他笑道:“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陛下说我已经十六了,早已过了回去的年纪,便问我愿不愿意回去,我说愿意,陛下同意了。”
陶慕嘉僵住了,“这样啊……那你什么时候走?”
独孤启没回答他,而是静静盯着他看,忽而问:“大人,你不想我吗?为何不挽留我?”
话一出口,陶慕嘉就知道他小孩子脾气上来了,之前受伤的时候是这样,这次又是这样,好像只要他表现一点心里惦着别人,独孤启双商就跳楼式下跌。
“我给你写了那么多信,怎就叫不想你了?”
“那你赶我走?”
陶慕嘉一脸懵逼,“要走的明明是你,你倒怪起我来了?”
独孤启噗呲一声笑了,陶慕嘉先愣了一秒,随后也跟着他笑起来。
笑着笑着,独孤启突然抓住他的手,神色恢复平静,他认真地看向陶慕嘉,“大人,我有一事想问您,不知您能不能给出一个答案。”
陶慕嘉顿时被吓得不敢动了,预感到修罗场即将来临。
“大人,你跟不跟我走?”
陶慕嘉眨了眨眼,“走,去哪?”
“一起回伍国。”
陶慕嘉尴尬地笑笑,“你看我这样,怎么跟你回伍国?”
深邃地眼睛看进他的眼睛里,独孤启一字一句地问:“我只问,大人愿不愿意。”
陶慕嘉的动作停下来,整个天阁寂静地可怕,唯有他知道自己的心在狂跳。
他对着独孤启那双认真的眼睛,点了下头,“愿意。”
独孤启脸上的寒冰瞬间散去,温柔的神色浮现在他脸上,带着阮茗筝的影子,陶慕嘉突然想,这个孩子会不会也和他的母亲一样,拥有疯狂的潜质。
他没有去问独孤启如何带他一起走,他知道,独孤启想做的事,定会做到。
晚上陶慕嘉难得举行家宴,为独孤启接风洗尘,说是家宴,实际上也就他、独孤启和尹伯,这个家宴实在没什么排场,说来,他们也不过是这世上同样孤独的人。
酒过三巡,尹伯早已告罪离开,独孤启趴在桌上,顶着两坨红,嘴里嘀嘀咕咕地念叨着听不清的话。
唯有陶慕嘉,因为身体不好,以茶代酒,并没有喝醉。
他看向趴在桌上的独孤启,忍不住微笑,摒退下人,把独孤启架上肩膀,一年的时间,少年已经快和他差不多高了,还有点沉,陶慕嘉一个没注意,让独孤启整个扑到他背上,温热的气息铺洒在他耳边,带着微醺的酒气,弄得他耳朵红。
好不容易把人送到三楼房间门口,许是闻到了熟悉的熏香味,独孤启突然睁开眼,沉默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等到陶慕嘉把他放到床上,转身便见到独孤启定定地望着自己,陶慕嘉吓了一跳,往后挪了一步,独孤启立刻捉住了他的袖子。
独孤启把袖子往怀里拽,陶慕嘉秉着不跟醉鬼计较的原则凑了过去,独孤启突然一把抱住了他,把脸埋在他怀里。
随后,断断续续地哭诉起来,“大人,我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自己回不来了,全军进入陷阱的时候我真的害怕,怕自己就那么死了,可我知道我根本不能犹豫,不能放弃,我想活着回来见你,我想完成答应你的事,我们一起回家……”
陶慕嘉愣住了,原来他以为的运筹帷幄,他以为的从容不迫,他以为的神机妙算,都不过是这个孩子破釜沉舟、毫无退路的选择。
人,都是会怕的,独孤启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实地表达过那些压抑着的情感,如果不是今天酒后吐真言,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独孤启,未来的千古帝王,也是会怕的。
谁都可以退一步,唯独独孤启不能,天让他不能。
眼睛有些酸涩,陶慕嘉低下头,眨眨眼,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独孤启的头发,他知道,这世上实在有太多无奈,是他们不可抵挡的无奈。
独孤启抱着他哭了一会,声音终于弱下去,陶慕嘉帮他擦了眼泪,让他躺平到床上,然而独孤启一直睁着眼看他,拽着他的袖子不让他走。
陶慕嘉不得已俯下身,问他还有什么事要说。
“大人,你知道吗,我喜欢你。”
陶慕嘉看了他一会,勾勾嘴角,眼里一如既往的平静,“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
独孤启惊讶又不解地看着他。
“我也很喜欢你,只是,不是那种喜欢,很抱歉,我只是太孤独,偏偏这个世上,只有你和我一样孤独。”
独孤启放开了手,闭上眼打起了呼噜。
陶慕嘉的笑意消下去,把被角捏好,退出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见面时,独孤启显得很是尴尬,看样子昨晚没断片,陶慕嘉跟他打招呼,“怎么了,没ji,ng打采的?”
独孤启难得地辞穷了,听到他问话什么都没说出来。
陶慕嘉笑他,“就你这心理素质,怎么当上左将军的?”
独孤启挠挠头,有些憨地笑了笑。
经过一碗酒,两人说开了话,日子却没有太多变化,两人从一个在司天阁点灯一个上朝,变成了两个一起上朝,下朝之后又一起回来,独孤启已经有了自己的宅子,可他从不去住,只和陶慕嘉呆在一块,在陶慕嘉对面摆了一张桌子,中间加了扇屏风,就把天阁上面开辟成两人的办公场地。
独孤启开始还担心陶慕嘉疏远他,然而陶慕嘉对他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也就渐渐变得厚颜无耻起来,像个跟屁虫似的黏着陶慕嘉。
尹伯说他还是没长大的娃娃,总少不了大人的照顾,可只有两人知道他们之间的秘密。
好景不长,伍国突然发来密函,伍国皇帝独孤宇快不行了,廉查略一思索,把独孤启招了去,跟他商量了一些事,希望值+5,目前希望值+40。
独孤启回来之后就开始收拾东西,陶慕嘉看他收拾东西,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帮他收拾。
第二日,独孤启消失了,谁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也没和任何人道别。
陶慕嘉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仿佛空了一块,冻得他难受。
他想过独孤启很快要走,没想到离开得这么快,连道别都来不及,从此以后,他要在一个人呆在这偌大的司天阁里,再没人或平静或激动或玩笑地叫他“大人”,也不会有人握着他的手问他冷不冷。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陶慕嘉走进去,看到桌上还压着一封信。
冰冷的心情回暖了一点,他急忙抽出来看,上面写着,“午时三刻,城外小树林绿石桥见”。
陶慕嘉换了身简装,翻墙出去,按时到达了绿石桥,果然看见独孤启站在上面。
周围还有一队人,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独孤启本急得在石桥上踱步,见他来了,立刻把眉头放平。
“大人,你可算来了。”
第41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