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他一向不会记得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他只是觉着有趣,又十分不解。
摄政王都死了,这些所谓的旧部为什么又要出来垂死挣扎、去给摄政王陪葬呢?
顾安绍无法理解为何这些人可以做到对一人自始至终地、如此的忠诚。
他的母妃湘贵妃自打幼时便开始教他,教他如何隐藏自己的情绪,教他不要信任任何人,教他父皇那个位置只要他愿意争,也能是他的。
教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顾安绍起初对那个位置并没有什么念想。
只是母妃常说,他要斗得过大皇兄,要斗得过太子,方才能成为这泱泱南燕最至高无上的帝皇。
虽然他并不想成为帝皇。
但如若母妃想,他便试试看好了。
于是人生的前七年,自打他懂事起,都在为了母妃所说的那个未来忙碌。
皇宫里的日子本就枯燥又乏味,那些夫子太傅讲的他也都在书上看过了,都是些很好理解的东西,他不懂为何这些太傅要把简单的事物讲得如此繁杂。
前些日子,他发现有宫女在拿干草编织各种各样的小生物。他有样学样,很快就编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草蚱蜢。
竟然如此轻易。
他失望地垂下眼。
可顾宜雅似乎喜欢得紧,说着要给他再寻些干草来,让他也给自己做一个。
顾安绍随口便答应了。
也就这些小孩喜欢这种东西。
啧。
无聊。
好无聊。
就没有哪怕是一点,能让他打起兴致来的东西吗?
那个还不及他高的小孩便是这时候落入了他的视野。
有点吵。
他眼睁睁地看着方才还在御花园外吵吵闹闹的小孩,登登登地跑到了他的跟前。一双极亮极美的蓝瞳里像是盛了万千星辰,叫人难以移开视线。
他几乎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那个他传闻中足不出户的、痴傻的三皇兄。
痴傻儿。
好像有点意思。
顾安绍垂眸看他。
小孩眨巴眼睛,却没从那只草蚱蜢身上移开过目光:哥哥,好看!
哦,他喜欢这个。
顾安绍低头看看石桌上的草蚱蜢,一下便明白了过来。
不是哥哥,那是什么?
小孩似懂非懂地瞪大眼睛,十分认真地反问他。
妹妹吗?
顾安绍瞧着他的模样,嘴上回答的很是无奈,心中却有些难言的悸动。
如此美好。
如此让人难以移开目光。
顾安绍此生第一次觉得,他的人生中、竟然有那么一段时间可以被一束如此耀眼的光照亮。
他
何其有幸。
那日将少年推出火海后,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响,他很快便失去了意识。
只是全然迷蒙前,他好像看见了一抹白色的身影。
顾安绍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再次醒来。
由于重度烧伤,他的视线都是模糊不清的,嗓音也说不出话,浑身上下都是火辣辣的疼。
特别是那条被压伤又被刺穿的腿,根本没了知觉。
他这是在哪里?
啊,你醒了!耳边传来女孩惊喜的呼唤,不多时一抹身影便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全然迷蒙着的,他看不清女孩的脸,只听得见那清脆的嗓音在耳边叽叽喳喳个不停。
感觉好些了没?你等等啊,我这就去唤我兄长
脚步声渐去,不多时另一个脚步声便又匆匆响了起来,停在了他的身边,又开始作一系列的检查。
感觉如何?还是无法开口说话么?这次是个清朗的男声。
顾安绍无端感觉,这两个声音于他而言实在是有些熟悉了。
他的手不经意间抖了抖。
别担心,这个地方很安全,没有人会害你。那个青年又开了口,嗓音沉沉,带着宽慰的口吻。
你安心养病就好了。
那养病期间,顾安绍认真地想过他三皇兄提出的那几个问题。
为何他要取走玉玺?
说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便做出了那般决定,将那隐藏在暗格深处的玉玺给取走了。
兴许是骨子里那被母妃深深刻进去的、最后一点对皇位的执念在作祟?
不,他更觉得是自己一时兴起。
就是十分恶劣的,不想让太子那么轻而易举地登上那个宝座。
为何他要杀死摄政王?
为什么?顾安绍认真地想了想,其实他最开始也没有想着要杀死对方的。
只是这些年,他看着三皇兄时不时地都在观察摄政王府的动向,制定的每一条计划都与杀死对方息息相关。
虽然后者只是他的猜想罢了。
其实那日小年夜,他站在高处,瞧见了摄政王同那个慕美人之间的私会,自然也瞧见了躲在一旁的小孩儿。
摄政王与慕离衣有染,小孩儿显然对慕离衣十分不喜,也对摄政王没什么好感。
正巧他也对摄政王没什么好感。既然如此,他不如就顺水推舟,把人杀了算了,也算以绝后患。
只是这些,三皇兄注定都不可能知道就是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直到后来才知道自己如今所处的地方,竟然就是江湖传闻里那早已隐退于世的藏鹰谷,而送自己来的那一抹白色身影,便是那姓白的国师,也是藏鹰谷掌门的长子、藏鹰谷的大师兄。
而很不巧。
他至今没能忘记、很久之前在小孩儿身上看到的,那枚刻着展翅雄鹰的令牌。
竟然和这藏鹰谷的标志一模一样。
他在藏鹰谷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来养伤。
期间受了国师的嘱托、悉心照顾他的兄妹俩他都熟悉,都是他在宫里见过的,常奕和常清芜。
至于他为何会认出这神采奕奕的青年便是那垂垂老矣的常奕这还是他无意间在清涟宫撞破的。
他曾亲眼瞧见对方将那层沧桑、满是深刻皱纹的面皮给撕了下来,露出下面焕然一新的俊朗的青年面庞。
可由于烧伤太过于严重,常清芜与常奕并未认得他。
国师似乎也没有和他们说起自己的真实身份,那时的顾安绍连嗓子都烧伤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了话,浑身又缠满了纱布,根本没有一个人样。
等他到了可以拆开纱布痊愈的时候,常清芜才一个激灵,恍然意识到为何此人给自己的感觉如此熟悉。
常清芜一脸见了鬼的表情:你!
你不是那个!
其他人没见过四皇子,可不代表她没有见过。
她也曾在宫里辅佐了三皇子殿下小一年,这家伙三天两头往清涟宫跑,他们也三天两头打照面,常清芜怎么可能反应不出来、面前这个浅笑晏晏的少年究竟是何许人也?
就算对方过去隐藏在纱布下的大半面容早已面目全非,全是令人胆战心惊的烧伤痕迹。
可是四皇子怎么可能在这里?
其实她是后来才知道,皇帝驾崩的那段时日里,四皇子府邸竟然跟着走水了,那年纪轻轻的四皇子在其中丧生,遗体也葬入了峄山。
可她从未想过
那传闻中早已下葬的四皇子如今正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啊!
四皇子早就死在了火海,常清芜看见面前的少年笑了起来,甚是不在意似的,嗓音有些嘶哑,那斑驳着大片烧伤痕迹的面容触目惊心,怎么看都十分可怖。
初次见面,常姑娘,在下谢临。
常清芜抿起唇,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却一言不发。
谢临谢临,何为谢何为临,一切自然都不言而喻了。
那之后他便用谢临的名字继续活着。
白日下嵇山去常氏医馆里打打下手,夜晚就回到藏鹰谷,同那些青少年们一同过招,至少不能荒废了一身技艺。
偶尔他也会去山上打猎,猎了只毛色相当漂亮的白狐。小狐狸不怕生,一来就把他家的碗盆给砸了个稀巴烂。
他也时常想起那个傻乎乎朝他笑的、天真烂漫的小孩儿,也时常想起屹立在那漫天烈火中,衣角却丝毫没有沾上零星火花,又惊又怒的少年。
顾安绍知道,少年来过好几次藏鹰谷,同那陆家兄弟插科打诨,说是要仗剑天涯,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那时便站在角落里悄悄地看着对方,少年一如他记忆里的神采飞扬,眼角眉梢都染上愉悦的光。
这是他的光。
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一下又将他的世界给照亮了。
少年因蛊毒爆发去世时,顾安绍其实也在附近,清晰地听闻了那逐渐嚎啕的、女人的哭声。
他没有哭,只是怔怔地垂下眸,看向苍白的、蔓延了大片烧伤疮疤的掌心。
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掌心里原本该青翠的草蚱蜢一下失去了原本的颜色。
好生暗淡。
他的光,彻底湮灭了。
作者有话说:
绍绍:日子过得越来越没有盼头了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
有的人嘴上说着正文完结后再写番外,却已经忍不住了()
明天还有一章番外!然后便是不知道要写多少章的终卷啦!
正文完结后还会有南崽游历世界的番外,到时候会一起写写大皇子、林贵人的事情,有兴趣的可以蹲蹲捏
第144章 太子番外[VIP]
绥和十四年,太子顾安琅登基,改年号为景平,大赦天下。
顾安琅觉得自己这一生,像是做了一场冗长又繁杂的梦。
他在梦里瞧见了对他要求一向十分严苛的父皇,瞧见他不幸葬身火海的四皇弟,瞧见对他总是十分和善的皇奶奶,瞧见那个朝他露出纯净笑容的少年,甚至瞧见了他那在他登基六年后便薨逝的母后。
那一幕幕走马灯似的片段在他脑海里转瞬即逝。顾安琅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一生仿佛就是不间断的,在与人告别。
他梦到许多许多年前,他在那个满天飞雪的夜晚同父皇下完棋。父皇心血来潮说想陪他走一遭,像平民百姓人家那般看看雪,谈谈心。
然后非常巧合地在雪地里看见那只小不点。小孩大概只有他一半高吧,被父皇轻而易举地就抱了起来,还同他说了话,亲人得紧。
不要老板着个脸啦!要多笑笑哦!
顾安琅是惯用清冷面目来隐藏自己的人。
在他年幼时,母后总同他说,说什么他的性子过于善良柔软了,以后是争不过大皇子的。
可他偏不愿。他的生母是皇后,他自打出生就被册封成了太子,他骨子里的固执不允许他当逃兵。
他势必要守住自己太子的地位。
为了不让别人觉得自己过于良善好欺负,他开始收敛笑容,成日板着张小脸,把自己活在一个制定好的框架里,从不往外跳出一步。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四书五经,乃至于那些兵法政治,骑马射箭,这些文韬武略他都必须精通。
小孩儿的那番天真无邪的话,却是如箭矢般,快准狠地一下戳中了他内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他忍不住,本能地会去亲近小孩。小孩也不怕同他亲近,一口一个太子哥哥笑容明艳又灿烂
分明其他年幼的兄弟姐妹见到他都怕得紧,因为他老冷着个脸,还曾就这样把年幼的六弟给吓哭过。
唯有他,会让自己多笑一笑。
他在宫里的一举一动都躲不过皇后的眼睛。
即便皇后已经不怎么管后宫那点儿破事的,也鲜少来干涉他自己的决定大部分时候皇后会作出的提醒,都是她觉得自己做的太过了之后。
那日他例行来探望身子骨不好的母后,临行前,女人却突然叫住了他。
琅儿。
顾安琅缓缓地回头,略有些疑惑,母后?
皇后捻着佛珠,嗓音淡淡,一双同他肖似的碧玉色眼眸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可以一眼看穿他内心所想,盯得他一阵发怵。
你是不是,最近和那清涟宫的小傻子
顾安琅心中一紧。
走得太近了一些?
南昭王薨逝后一年,他亲手操持了五公主顾宜星同丞相家嫡长子的婚事。
临儿过往最疼爱的便是他这个五妹妹,因此顾安琅完全没有插手过这小姑娘的婚事。下嫁到丞相府也是小公主自己选的,她和那公子情投意合,在太学就看对眼儿了,顾安琅又怎么可能不如她所愿。
即便知道兰家的势力也会因攀上丞相府,有功高盖主的风险,他也不怕。
这是他给临儿的承诺,要好好照顾顾宜星的。
不知临儿在九泉之下,又是否会为追求到了自己幸福的妹妹感到由衷的高兴?
顾安琅也时常会羡慕起在外逍遥自在的大皇兄,但也常常因此,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念想。
他要太平盛世。
他要给临儿看,这片繁荣锦绣的大好河山。
陛下,陛下耳边传来孟和声声担忧地呼唤。顾安琅回过神,眼前所能及的、皆是大片喜气洋洋的红。
顾安琅抿起唇,眼睫轻眨。
陛下,您可算回神来了,孟和松了口气,连忙替他摆正有些歪了的头冠,细细嘱咐道,今日可是陛下大婚,陛下若再不动身,恐怕会耽误了吉时。
朕知晓了。顾安琅嗤笑一声,站起身来,看上去并不甚在意。
走吧。
孟和看着他的背影拧起眉,欲言又止,最终深深地叹了口气。
唉。
他作为跟在陛下身边很久的老人了,从陛下还未被册封为太子时便已跟从至今,又怎会不知陛下如今的想法?
昨日,可是那早已薨逝的南昭王的生辰。
一般人兴许并不会因为逝者的生辰而多感到悲伤,况且南昭王也并不是在生辰日薨逝的。但他多少还是可以理解,为何他们陛下会作如此反应。
恋耽美
他只是觉着有趣,又十分不解。
摄政王都死了,这些所谓的旧部为什么又要出来垂死挣扎、去给摄政王陪葬呢?
顾安绍无法理解为何这些人可以做到对一人自始至终地、如此的忠诚。
他的母妃湘贵妃自打幼时便开始教他,教他如何隐藏自己的情绪,教他不要信任任何人,教他父皇那个位置只要他愿意争,也能是他的。
教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顾安绍起初对那个位置并没有什么念想。
只是母妃常说,他要斗得过大皇兄,要斗得过太子,方才能成为这泱泱南燕最至高无上的帝皇。
虽然他并不想成为帝皇。
但如若母妃想,他便试试看好了。
于是人生的前七年,自打他懂事起,都在为了母妃所说的那个未来忙碌。
皇宫里的日子本就枯燥又乏味,那些夫子太傅讲的他也都在书上看过了,都是些很好理解的东西,他不懂为何这些太傅要把简单的事物讲得如此繁杂。
前些日子,他发现有宫女在拿干草编织各种各样的小生物。他有样学样,很快就编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草蚱蜢。
竟然如此轻易。
他失望地垂下眼。
可顾宜雅似乎喜欢得紧,说着要给他再寻些干草来,让他也给自己做一个。
顾安绍随口便答应了。
也就这些小孩喜欢这种东西。
啧。
无聊。
好无聊。
就没有哪怕是一点,能让他打起兴致来的东西吗?
那个还不及他高的小孩便是这时候落入了他的视野。
有点吵。
他眼睁睁地看着方才还在御花园外吵吵闹闹的小孩,登登登地跑到了他的跟前。一双极亮极美的蓝瞳里像是盛了万千星辰,叫人难以移开视线。
他几乎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那个他传闻中足不出户的、痴傻的三皇兄。
痴傻儿。
好像有点意思。
顾安绍垂眸看他。
小孩眨巴眼睛,却没从那只草蚱蜢身上移开过目光:哥哥,好看!
哦,他喜欢这个。
顾安绍低头看看石桌上的草蚱蜢,一下便明白了过来。
不是哥哥,那是什么?
小孩似懂非懂地瞪大眼睛,十分认真地反问他。
妹妹吗?
顾安绍瞧着他的模样,嘴上回答的很是无奈,心中却有些难言的悸动。
如此美好。
如此让人难以移开目光。
顾安绍此生第一次觉得,他的人生中、竟然有那么一段时间可以被一束如此耀眼的光照亮。
他
何其有幸。
那日将少年推出火海后,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响,他很快便失去了意识。
只是全然迷蒙前,他好像看见了一抹白色的身影。
顾安绍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再次醒来。
由于重度烧伤,他的视线都是模糊不清的,嗓音也说不出话,浑身上下都是火辣辣的疼。
特别是那条被压伤又被刺穿的腿,根本没了知觉。
他这是在哪里?
啊,你醒了!耳边传来女孩惊喜的呼唤,不多时一抹身影便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全然迷蒙着的,他看不清女孩的脸,只听得见那清脆的嗓音在耳边叽叽喳喳个不停。
感觉好些了没?你等等啊,我这就去唤我兄长
脚步声渐去,不多时另一个脚步声便又匆匆响了起来,停在了他的身边,又开始作一系列的检查。
感觉如何?还是无法开口说话么?这次是个清朗的男声。
顾安绍无端感觉,这两个声音于他而言实在是有些熟悉了。
他的手不经意间抖了抖。
别担心,这个地方很安全,没有人会害你。那个青年又开了口,嗓音沉沉,带着宽慰的口吻。
你安心养病就好了。
那养病期间,顾安绍认真地想过他三皇兄提出的那几个问题。
为何他要取走玉玺?
说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便做出了那般决定,将那隐藏在暗格深处的玉玺给取走了。
兴许是骨子里那被母妃深深刻进去的、最后一点对皇位的执念在作祟?
不,他更觉得是自己一时兴起。
就是十分恶劣的,不想让太子那么轻而易举地登上那个宝座。
为何他要杀死摄政王?
为什么?顾安绍认真地想了想,其实他最开始也没有想着要杀死对方的。
只是这些年,他看着三皇兄时不时地都在观察摄政王府的动向,制定的每一条计划都与杀死对方息息相关。
虽然后者只是他的猜想罢了。
其实那日小年夜,他站在高处,瞧见了摄政王同那个慕美人之间的私会,自然也瞧见了躲在一旁的小孩儿。
摄政王与慕离衣有染,小孩儿显然对慕离衣十分不喜,也对摄政王没什么好感。
正巧他也对摄政王没什么好感。既然如此,他不如就顺水推舟,把人杀了算了,也算以绝后患。
只是这些,三皇兄注定都不可能知道就是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直到后来才知道自己如今所处的地方,竟然就是江湖传闻里那早已隐退于世的藏鹰谷,而送自己来的那一抹白色身影,便是那姓白的国师,也是藏鹰谷掌门的长子、藏鹰谷的大师兄。
而很不巧。
他至今没能忘记、很久之前在小孩儿身上看到的,那枚刻着展翅雄鹰的令牌。
竟然和这藏鹰谷的标志一模一样。
他在藏鹰谷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来养伤。
期间受了国师的嘱托、悉心照顾他的兄妹俩他都熟悉,都是他在宫里见过的,常奕和常清芜。
至于他为何会认出这神采奕奕的青年便是那垂垂老矣的常奕这还是他无意间在清涟宫撞破的。
他曾亲眼瞧见对方将那层沧桑、满是深刻皱纹的面皮给撕了下来,露出下面焕然一新的俊朗的青年面庞。
可由于烧伤太过于严重,常清芜与常奕并未认得他。
国师似乎也没有和他们说起自己的真实身份,那时的顾安绍连嗓子都烧伤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了话,浑身又缠满了纱布,根本没有一个人样。
等他到了可以拆开纱布痊愈的时候,常清芜才一个激灵,恍然意识到为何此人给自己的感觉如此熟悉。
常清芜一脸见了鬼的表情:你!
你不是那个!
其他人没见过四皇子,可不代表她没有见过。
她也曾在宫里辅佐了三皇子殿下小一年,这家伙三天两头往清涟宫跑,他们也三天两头打照面,常清芜怎么可能反应不出来、面前这个浅笑晏晏的少年究竟是何许人也?
就算对方过去隐藏在纱布下的大半面容早已面目全非,全是令人胆战心惊的烧伤痕迹。
可是四皇子怎么可能在这里?
其实她是后来才知道,皇帝驾崩的那段时日里,四皇子府邸竟然跟着走水了,那年纪轻轻的四皇子在其中丧生,遗体也葬入了峄山。
可她从未想过
那传闻中早已下葬的四皇子如今正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啊!
四皇子早就死在了火海,常清芜看见面前的少年笑了起来,甚是不在意似的,嗓音有些嘶哑,那斑驳着大片烧伤痕迹的面容触目惊心,怎么看都十分可怖。
初次见面,常姑娘,在下谢临。
常清芜抿起唇,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却一言不发。
谢临谢临,何为谢何为临,一切自然都不言而喻了。
那之后他便用谢临的名字继续活着。
白日下嵇山去常氏医馆里打打下手,夜晚就回到藏鹰谷,同那些青少年们一同过招,至少不能荒废了一身技艺。
偶尔他也会去山上打猎,猎了只毛色相当漂亮的白狐。小狐狸不怕生,一来就把他家的碗盆给砸了个稀巴烂。
他也时常想起那个傻乎乎朝他笑的、天真烂漫的小孩儿,也时常想起屹立在那漫天烈火中,衣角却丝毫没有沾上零星火花,又惊又怒的少年。
顾安绍知道,少年来过好几次藏鹰谷,同那陆家兄弟插科打诨,说是要仗剑天涯,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那时便站在角落里悄悄地看着对方,少年一如他记忆里的神采飞扬,眼角眉梢都染上愉悦的光。
这是他的光。
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一下又将他的世界给照亮了。
少年因蛊毒爆发去世时,顾安绍其实也在附近,清晰地听闻了那逐渐嚎啕的、女人的哭声。
他没有哭,只是怔怔地垂下眸,看向苍白的、蔓延了大片烧伤疮疤的掌心。
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掌心里原本该青翠的草蚱蜢一下失去了原本的颜色。
好生暗淡。
他的光,彻底湮灭了。
作者有话说:
绍绍:日子过得越来越没有盼头了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
有的人嘴上说着正文完结后再写番外,却已经忍不住了()
明天还有一章番外!然后便是不知道要写多少章的终卷啦!
正文完结后还会有南崽游历世界的番外,到时候会一起写写大皇子、林贵人的事情,有兴趣的可以蹲蹲捏
第144章 太子番外[VIP]
绥和十四年,太子顾安琅登基,改年号为景平,大赦天下。
顾安琅觉得自己这一生,像是做了一场冗长又繁杂的梦。
他在梦里瞧见了对他要求一向十分严苛的父皇,瞧见他不幸葬身火海的四皇弟,瞧见对他总是十分和善的皇奶奶,瞧见那个朝他露出纯净笑容的少年,甚至瞧见了他那在他登基六年后便薨逝的母后。
那一幕幕走马灯似的片段在他脑海里转瞬即逝。顾安琅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一生仿佛就是不间断的,在与人告别。
他梦到许多许多年前,他在那个满天飞雪的夜晚同父皇下完棋。父皇心血来潮说想陪他走一遭,像平民百姓人家那般看看雪,谈谈心。
然后非常巧合地在雪地里看见那只小不点。小孩大概只有他一半高吧,被父皇轻而易举地就抱了起来,还同他说了话,亲人得紧。
不要老板着个脸啦!要多笑笑哦!
顾安琅是惯用清冷面目来隐藏自己的人。
在他年幼时,母后总同他说,说什么他的性子过于善良柔软了,以后是争不过大皇子的。
可他偏不愿。他的生母是皇后,他自打出生就被册封成了太子,他骨子里的固执不允许他当逃兵。
他势必要守住自己太子的地位。
为了不让别人觉得自己过于良善好欺负,他开始收敛笑容,成日板着张小脸,把自己活在一个制定好的框架里,从不往外跳出一步。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四书五经,乃至于那些兵法政治,骑马射箭,这些文韬武略他都必须精通。
小孩儿的那番天真无邪的话,却是如箭矢般,快准狠地一下戳中了他内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他忍不住,本能地会去亲近小孩。小孩也不怕同他亲近,一口一个太子哥哥笑容明艳又灿烂
分明其他年幼的兄弟姐妹见到他都怕得紧,因为他老冷着个脸,还曾就这样把年幼的六弟给吓哭过。
唯有他,会让自己多笑一笑。
他在宫里的一举一动都躲不过皇后的眼睛。
即便皇后已经不怎么管后宫那点儿破事的,也鲜少来干涉他自己的决定大部分时候皇后会作出的提醒,都是她觉得自己做的太过了之后。
那日他例行来探望身子骨不好的母后,临行前,女人却突然叫住了他。
琅儿。
顾安琅缓缓地回头,略有些疑惑,母后?
皇后捻着佛珠,嗓音淡淡,一双同他肖似的碧玉色眼眸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可以一眼看穿他内心所想,盯得他一阵发怵。
你是不是,最近和那清涟宫的小傻子
顾安琅心中一紧。
走得太近了一些?
南昭王薨逝后一年,他亲手操持了五公主顾宜星同丞相家嫡长子的婚事。
临儿过往最疼爱的便是他这个五妹妹,因此顾安琅完全没有插手过这小姑娘的婚事。下嫁到丞相府也是小公主自己选的,她和那公子情投意合,在太学就看对眼儿了,顾安琅又怎么可能不如她所愿。
即便知道兰家的势力也会因攀上丞相府,有功高盖主的风险,他也不怕。
这是他给临儿的承诺,要好好照顾顾宜星的。
不知临儿在九泉之下,又是否会为追求到了自己幸福的妹妹感到由衷的高兴?
顾安琅也时常会羡慕起在外逍遥自在的大皇兄,但也常常因此,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念想。
他要太平盛世。
他要给临儿看,这片繁荣锦绣的大好河山。
陛下,陛下耳边传来孟和声声担忧地呼唤。顾安琅回过神,眼前所能及的、皆是大片喜气洋洋的红。
顾安琅抿起唇,眼睫轻眨。
陛下,您可算回神来了,孟和松了口气,连忙替他摆正有些歪了的头冠,细细嘱咐道,今日可是陛下大婚,陛下若再不动身,恐怕会耽误了吉时。
朕知晓了。顾安琅嗤笑一声,站起身来,看上去并不甚在意。
走吧。
孟和看着他的背影拧起眉,欲言又止,最终深深地叹了口气。
唉。
他作为跟在陛下身边很久的老人了,从陛下还未被册封为太子时便已跟从至今,又怎会不知陛下如今的想法?
昨日,可是那早已薨逝的南昭王的生辰。
一般人兴许并不会因为逝者的生辰而多感到悲伤,况且南昭王也并不是在生辰日薨逝的。但他多少还是可以理解,为何他们陛下会作如此反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