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东宫他哥 > 东宫他哥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50

    东宫他哥 作者:姬泱

    读书的师弟,虽然家穷点,比楚蔷生他们家还穷,可是人厚道,也机灵,并且对他表弟那个不着调的祈王爷很忠心,崔碧城也就忍了。

    他把账簿拿给黄瓜,并且不着痕迹的从黄瓜手中拿回十字架,端茶送客,恭送他出门。

    崔碧城清点西疆外庄掌柜给他的礼物,一口大箱子,里面一打开,七八个南瓜,还有几把镰刀和稻草人。

    黄瓜刚走,崔碧城还没有清点完礼物,不一会儿,新出炉的内阁首辅楚蔷生上门了。

    他来问崔碧城要今年江西银矿的暗账。

    崔碧城需要到书房地板夹层的格子里面拿账簿,然后一回来,就看见楚蔷生对着那个十字架嗤嗤的笑。

    “仔细看,这个上面还有个男人,怎么没有穿衣服呢?”

    楚蔷生是儒生,深信孔老二说的那句话‘子不语乱力乱神’,所以摒弃一切神仙鬼怪的传闻,并且在内阁、在朝堂在百官万民面前绝不念佛。

    崔碧城嫌恶的对当朝首辅说,“那是异教徒的圣物,上面的人是他们的圣像。可为什么这么神圣的东西放在你的手里,让人觉得特别的猥/亵呢?”

    他和楚阁老一向不和,所以二话没说,直接端茶送客了。

    老崔折腾了一上午,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想着,东宫是不是也会遣人过来找他麻烦,结果他从吃完午饭午睡,什么人也没有来。

    崔碧城靠在他的贵妃榻上假寐。

    恍惚之间,他看见他死去的亲爹一身白衣,高冠博带的款款走入。

    他爹的那张脸变年轻了,满面金光,恍若神佛。

    而且他爹走的不是寻常路,那一排的无限调用递归函数化成的曲线,让人不得不在心中赞一句――神一般的走位啊!!

    “儿子,不要睡,在你死后你将有无穷无尽的时间睡觉,那么在你活着的时候,你要努力!去,把你小金库藏的碎银子再数一遍!快去买糖吃!”

    啊!――

    老崔惊醒。

    他恍恍惚惚的看着周围,一阵清风吹过,了无痕迹。

    他正要压抑一下自己的心情,此时,外面有一个太监奸细的嗓音喊:“太子殿下赏赐宁淮侯崔碧城!”

    崔碧城揉揉了眼睛,连忙一点一点挪出去,接过旨意之后,他打开东宫赏的那个盒子,是一盒子高粱饴糖。各种口味,有草莓的,西瓜的,柠檬的,杨桃的,猕猴桃的,葡萄的,蘑菇的,豌豆的,南瓜的,樱桃,辣椒,还有坚果。

    各种颜色的攒了一大堆,让崔碧城一撇嘴。

    “神马玩意?”

    就这样,一直到吃完了晚饭,崔碧城都是安安静静的。

    快到冬天了,外面天黑的早,朗月疏星的,更显得寂寞又寂静。

    忽然,远门外传来几声扣扣的声,崔碧城迟疑着,这深宅大院的,外面有人敲门都能听得到,徒生出一种黯然萧索的气氛。

    吱呀一声,门开了,外面有一人,穿着全身黑袍,头顶南瓜,手中一把银色的镰刀,手中拿着一个小口袋跳了进来。

    他貌似阴沉的声音说,“崔碧城,吾乃地狱判官,生死薄上你阳寿将尽,如想活命,快快奉上美酒香茶,真金白银,让本判官笑纳!”

    崔碧城嫌恶的看了看那个头顶南瓜的‘判官’,他全身捂得真严实,可他为什么不把脸也遮起来呢?害得他连动脑筋都懒得动,一下子就认出来人是谁了。

    无聊。

    崔碧城沉默的回屋,从书桌上拿过来那个盒子,把里面的糖果一股脑的都给来人的口袋里面倒进去了。

    一边倒一边说,“承子,这是太子那小兔崽子给你,尽量吃,别客气。”

    “啊啊!――不要了,太多了!!――”

    怪事出现了,那盒子糖果越到越多,越到越有,最后,堆成了一个小山,竟然把来人给埋住了。

    可怜的承怡被埋在小山里面,挥舞着镰刀和斧头,像一个被翻壳的乌龟,死活刨不出来。

    最后,盒子中间倒出一张丝绢圣旨,上书:‘奉天承运,太子诏曰,祈王承怡藐视东宫,万圣节尚且独自外出,冷落太子罪在不赦,应受糖果压身之苦。钦赐!’

    落款:by 大郑东宫太子 姬文湛。

    此时,漆黑的天际边一群乌鸦飞过,一会儿排成个乌字,一会儿排成个鸦字,还时不时的呱呱叫两声。

    番外8226;夺床之战

    番外?夺床之战

    故事发生在全文完结后的第二年,文湛登基后的第七年,承怡翘家回归后的第二年。诶,岁月无情啊,连当年青春无敌的文湛dd都二十六岁了。o(n_n)o哈哈~

    入夜,小风嗖嗖的吹着,内阁朝房门外的气死风灯飘来荡去的。

    夜晚司礼监当值的小宦官奉命给当值的内阁大学士送吃食,他们刚挑帘进来,就看见内阁首辅大臣楚蔷生在坐在八仙桌子上,正在吃面。

    长翅乌纱早已经摘下,放在一旁的茶几上,身上依旧穿着煌煌紫蟒,他斯文的吃着一大碗油泼面,一个像面盆一样的粗瓷大碗,小宦官打远一闻,喷香喷香的。

    尚膳监的这个小宦官心中正纳闷,他正是按点送过来的四菜一汤给今天当值的大臣,没听说过还有别人给朝房做饭的,那楚阁老的那碗粗鄙却异香扑鼻的油泼面是哪里来的?

    他们端着食盒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楚蔷生看到他了,笑了一下说,“有劳这位小公公了,放下吧。”

    小宦官心说,别看楚相人长的斯文俊秀,又瘦,胃口不错,倒是挺能吃的。正想着,食盒还没有摆放好,就听见帘幕外的书架边上一个人蹭过来,先凑到桌子前面闻了闻,再拿着汤勺喝了一口汤,然后啧啧的说,“要说这么年御膳房的菜一点没长进,还那么寡淡无味,说起来也真挺不容易的。”

    他对着这个小宦官一努嘴,“我说,你们不能换几个能用的大师傅?凤丫头嫁人生娃之后手艺越来越稀松了,做的菜都跟寺庙里念经的和尚吃的一样,淡,都能淡出鸟来。模样好看不垫饥,老楚,你吃了这么多年,还没被饿死,算你命大。”

    小宦官刚进宫不过三年,原本干杂活,后来托了一个同乡告老回家的老太监的门路,今年刚被选出来到尚膳监伺候内阁朝房各位大臣的饭食,而今天则是他第二次到这里送饭。他不认得这个人,看着面生。

    眼前人白净的脸,清淡的眉,笑起来咪咪眼,好像自家门后那只总也睡不醒的懒猫,左眼眼角下面有一粒朱红色的泪痣。

    这个人不是内阁那几位阁老,也不是常在朝房走动的几位侍读学士,他没有穿紫蟒,只穿了一件深蓝色的袍子,不是上用内造的,不是朝服,就是一件平常在家穿的常服,一个外臣在大内穿常服,真是咄咄怪事,所以那个小宦官怎么也看不出个门道来。

    小宦官心说,这是哪里来的不知轻重的随口乱说话的家伙,居然在首辅楚大人面前说御膳房主厨凤晓笙的坏话,还穿常服,小宦官在心中盘算着。他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你在心里偷偷骂我什么?”

    “啊?……”

    小宦官摆好碗筷,忽然看见那个坐没坐样,吃没吃样的家伙手肘支着八仙桌笑眯眯的看着他,那个样子好像刚睡醒的懒猫发现了一个绒毛线团,于是伸出他的小肉垫逗逗那个绒毛团子。

    小宦官连忙说,“没,没有。”

    “行了,你别逗他了,他那么点年纪,还是个小孩子呢。”

    这时,旁边的楚相吃完了面,一旁侍候着的小太监赶忙递过来热布巾让他擦手擦脸,他起身过来,对小宦官说,“行了,你先下去吧。”

    “是。”

    那个人却说,“我是看他可爱才逗他的,老楚,你别说,他这个摸样让我想起来当年的黄瓜,那个时候他刚进宫,也是这么个俊秀摸样,还总是低着头,斯文着呢,哪里像现在,整个一个流氓!”

    “是谁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呢?”

    话音未落,朝房正门的帘子一掀,进来一个人,身穿大红色锦绣长袍,小宦官一看,差点直接跪倒,进来这个人正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大太监黄枞菖。

    这可是后宫几万太监的顶尖人物,小宦官惴惴的,他平常别说面对面的和司礼监的人说话了,就连向人家叩头问安,都要跪在一大堆辈分高一些的宦官后面,今天这么近的碰见了,他下意识就想跪,可忽然一想,旁边还有个内阁大学士呢,跪了这边那么就不好行礼了。

    正犹豫着,就听见黄枞菖对他说,“饭菜都摆好了?今儿个天冷,你先回去吧,这里一会儿我让别人收拾。”

    小宦官连忙低头,道了是,就退下了。

    临出门的时候听见黄太监罕见笑呵呵的说,“我说今天怎么耳朵根子发热,右眼皮一直跳,原来是贵客到了。王爷好久没进宫,想死我了。”

    “哦,原来是位王爷。”

    小宦官心中点了点头,可马上疑惑又来了,这位王爷,怎么不穿修龙的袍子呢?亲王进宫面圣不都应该穿朝服吗,怎么这个王爷穿着常服就来了?他不怕君前失仪吗?

    那可是大罪哦。

    “得了,别跟我来这套。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一来你右眼皮跳那是好话吗,敢情我成了灾星了。黄瓜呀,你怎么到内阁朝房来了?”

    “今天楚阁老当值,奴婢也当值。楚阁老票拟,奴婢批红。王爷怎么来大内了?”

    “哦,我昨天刚回京,今天过来瞧瞧,可是皇上一直在微音点召见兵部尚书,谈的是东海用兵的事,后来听说老楚今天当值,就用他的小御膳房做了碗面条给老楚送过来,你看他天天在内阁操劳,你们司礼监也不管管,不给做点好吃的,都饿瘦了,看着让人怪心疼的。”

    楚蔷生忽然插话,“成了,你别在这里胡搅蛮缠了,皇上那边应该谈完了,你快去吧。”

    “别赶我走。”蓝衫人拉了一把椅子坐在楚相对面,“吃了我一碗面,快点给我出个主意。文湛他又不是十七八岁,满脑子除了那档子事不想别的,你说说,这都多少年了,怎么还这么个毛病,就好不了呢?每天晚上都折腾,还不让我睡,这么下去,估计活不到三十岁,我就要挂掉了~~~~~~~~上个月我跟他吵架,这才有空跑到山东泰山玩了一圈,玩的真好,夜里清静多了,我睡的也多了,你看,我的脸都变的圆了。可我也不能老这么着出去转悠,我还是住雍京的时候长,住在雍京就得回大内住,蔷生呀,你得给我出个主意,治治他这个毛病。”

    楚蔷生一挑眉,“我没主意。陛下正当盛年,龙精虎骨是社稷福气。”

    黄枞菖凑了过来,一脸的笑,极其猥琐,他呲着大牙说,“王爷,您跟奴婢把晚上的事儿仔细说说,奴婢给您出个主意?”

    蓝衫人和楚蔷生同时望天。

    一会儿,楚相才转过脸,略微惊讶道,“原来是司礼监的黄公公来了,有失远迎,黄公公是几时来的?方才怎么没有见到你呢?”

    黄枞菖瞪了楚蔷生一眼,爬在八仙桌上不说话,他愤愤不平的嚼一勺鱼片。

    楚相又道,“王爷,这是天家私事,不是做臣子当说的,这天气凉了,您该回去了。”

    蓝衫人耷拉着耳朵站起来,“死蔷生,白吃了我的面还不给我出主意。以后不给你吃面了,哼。”

    那人揣着碗就要走,楚相咳嗽一声说,“诶,王爷,您拿错碗了,您的碗在那边,您拿的是内阁多宝格的摆设,是柴窑的极品,现存世仅此一个,还请王爷高抬贵手,饶了它吧。”

    “啊!楚蔷生,我恨你!!~~~~~~~~~”

    那人放下柴窑碗,气冲冲的掀帘走人了。

    呼,身后刮起了白毛风。

    承怡回寝宫的之前,一直躲在大柱子后面哨探着,结果看到宫门大敞,文湛早就回来了,他早已沐浴更衣,穿着舒服的便服坐在八宝琉璃灯下看书。看着看着,也不抬头,就对着承怡藏身的柱子说了一句,“进来吧,外面冷。”

    “……”

    承怡左右看了看,这才一步一步的蹭了过去。

    文湛也不抬头,就是看书,他的手指轻轻的翻过一页,眉间微微蹙了起来。

    要说,这个文湛在做太子和做皇帝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承怡也说不上来,有些地方好像变好了,有些地方好像变的更恶劣了。就比如他那张面瘫脸,再加上那种冷冰冰的性子,原先做太子的时候是冰块,现在是冰窖,呃,顶多是一个温和的冰窖。

    承怡正在这里自己胡思乱想,文湛把手中的书合上了,微笑着说,“饿不饿,我让他们给你煮了碗酱醋面片,驱寒的。吃一碗?”

    “好呀。”

    承怡连忙点头,然后他抻着脖子看了看文湛手中的书。

    令人惊奇的是,文湛手中的书居然不是什么经史子集,而是现在坊间最有名气的无聊才子兰陵空空子写的武侠话本《持剑一笑万山横》!

    故事说的是昆仑圣教教王殷忘川平定内乱,收复圣教的英雄事迹。

    承怡忽然有些牙疼。

    承怡在民间生活了很多年,因为当时有小孩子需要照顾,所以每天睡觉前都要讲故事。饶是承怡能白话,日子久了肚子里的油水也会灯枯油尽,所以平日讨生活之余,坊间流行的那些话本什么的,他能看的都看遍了。

    他最喜欢看的是《樱桃唇》《柳叶眉》之类的艳情故事,不过那个不能给小孩子讲的,所以他也看别的,诸如传奇、惊案和神仙鬼怪狐狸精之类的,武侠的只看这个兰陵空空子写的,因为这个空空子似乎对昆仑殷忘川颇为景仰,写的所有话本都是围绕着殷忘川的风流韵事和英雄事迹,既传奇又香艳,颇得众人好评。坊间空空子的话本几乎是洛阳纸贵,一本难求。

    承怡回宫之前,空空子的话本能看的他都看了,这个《持剑一笑万山横》是新出的,他没看过,于是他捻着手指翻看一页,就看见上面写着:

    “……教王殷忘川劝眼前这个不要命的少年放下屠刀,他说:‘人是人他娘生的,你活这么大不容易,你是吃饭长大的,不是喝西北风长大的,你要是死在我的剑下,那会白白浪费了多少年的粮食,圣人曾经曰过,上天有好生之德,放人一命省造十三级浮屠,……’”

    然后再翻过四页纸过后,少年终于被殷教王的话感动的痛哭流涕,弃刀下跪,最后空空子还来了一句总结,这就叫少年人不识英雄汉,殷教王苦劝弃屠刀。

    承怡濉

    文湛在旁边说,“我不知道他还有苦劝人回头是岸的本事。”

    “怎么可能!?”

    承怡大叫,“那个家伙根本没有耐心,遇到这样的事情直接杀人了,对他来说,让他拔剑比让他说话轻巧多了。”

    “是这样。”年轻的皇帝陛下轻轻说了一句,“承怡,你很想他吧。”

    承怡手肘支在桌面上吃花生豆,闻言抓了抓头发,“也还好,他这个人不太容易让人想起来,也不太容易让人忘掉。总之是个奇怪的家伙。”

    文湛不喜欢殷忘川,这么多年,他就是不喜欢他,他想,在今后的几十年李,他也没有喜欢这个殷教王的理由,所以他没有接着这个话茬说,他说了别的,“泰山好玩吗?”

    承怡和他吵架,自己跑出雍京玩去了,他本来想要派缇骑暗中保护,可是后来承怡飞鸽传说,说和他一起去玩的还是永嘉周熙,一路上的吃穿用度都有了,也很安全,他让文湛不要管。皇帝想着承怡也不喜欢他暗中派人看着,索性就把所有的密探和影卫全撤了回来,只等着承怡自己回来。

    这不,承怡吃喝玩乐够了,昨天才回雍京,先到自己的小院睡了个大头觉,今天就进宫了。

    “好玩,好玩。不到山东不知道,在山东做文官可真不容易,要是没有两把刷子还真罩不住。前有春秋战国、前朝大才子等一干人的传世名篇,上有衍圣公孔府泰山压顶,后有若干学子欣欣向荣,诶,在文人堆里面当文盲的滋味不好过呀。文湛,你不知道,那里的人可好玩的,他们整天吃豆豉炒海蛎子,韭菜炒海蛎子,豆豉韭菜炒海蛎子,还有呢,你肯定不知道,现在的山东总兵彭大池武进士出身,原本就会写‘彭大池’三个字,这不,他还出了一本诗集,写的什么‘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比我还有才,哈哈。”

    文湛见承怡笑的开心,也淡淡的笑了。

    他没有说话。

    其实承怡说的事情他都知道,缇骑遍布天下,朝中三品以上官员每天想什么,做什么,只要他想知道的,他都能在第二天得到密报。当时,山东总兵的诗集和缇骑的密报,还有彭大池本身的邸报一起呈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破天荒的仔细看了一遍,还给彭大池挑了二十来个错别字,让他继续用功读书。

    不用管表象多么可笑,一个武将在镇守山东的时候,不喝花酒,不上戏院,不进赌场,每天读书,这就是一件好事。

    他正想着,承怡忽然问他,“文湛,哪天我们一起去泰山玩吧。”

    文湛一怔。

    曾经他以为,他上泰山唯一的理由就是,作为皇帝,承天授命,封禅泰山。

    不过以现在的状况看来,恐怕永远没有那么一天了。

    能到泰山封禅的帝王都是不世出的雄主,文治武功旷古烁今,这样的人,一般都是疯子,即使不是疯子,也是快要变成疯子异常执着的可怜人。

    他爹四十年的丰功伟业,是用乱箭穿心的痛苦换来的。

    文湛不禁想自己,这个世上一切都是公平的。一个男人,无论是士农工商,贩夫走卒,还是什么王侯将相,只要有一个美满的家,那么他大抵做不了什么大事,只能想着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了。

    他又看了看旁边的承怡。

    照自己这样每天只想着和承怡腻在一起的想法看来,用不了多久,没准自己就能堕落成‘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别说去泰山封禅了,不让御史台的那些鸟言官骂死就不错了。

    不过,为什么这样的堕落也让人甘之若醴呢?

    热面端上来了,承怡照例挑挑拣拣,把自己碗里的姜丝都拨到文湛碗里面去了,这才安静的捧过碗来好好吃面。

    他还在游说文湛,“走吧走吧,泰山可好玩了,去泰安这路我熟,我们不带柳芽黄瓜他们两个碍眼的,就我们两个人去。别这么看着我,我会照顾好你的,我现在洗衣烧饭还有做鞋底子,什么都会,要说做家常菜,凤晓笙那个丫头都比不过我。”

    说完很义气的拍拍胸膛,“没事,跟我混,饿不着你。”

    现在的承怡烧得一手好菜,鸡鸭鱼肉,别管它们的脖子上有没有一丝或者一坨哀怨的血丝,他全照宰不误。一边利索的上调料还一边说,“这算什么,老子当年在太行山的时候,连生田鼠都吃过。”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笑成眯眯眼,像一只没有睡醒的懒猫。

    而是,他的话,却让所有人心酸得差点哭出来,直到他们那群没良心的被承怡的烤鱼喂的饱饱的,那股心酸才慢慢的消除了。

    承怡的烤鱼是在天山脚下的塔图河边跟那里的老渔民学的,那里的人都是高昌人,琉璃色的眼睛,卷曲的头发,喝着甘洌的酸马奶酒,唱着中原人听不懂、却感觉到哀伤的歌谣。

    文湛知道他为什么去那里,即使他从来没有说起过。

    他送阿伊拉公主的骨灰归葬天山。

    很多人,背负了多少年的罪恶和愧疚,终究尘归尘,土归土。

    文湛没有去过天山,但他知道,这个被出自微音殿的政令灭掉的国家其实很美丽。有清甜的葡萄和瓜果,金黄色的戈壁滩,还有永恒的天山和一汪雪水、亘古不变的流淌着。

    承怡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正在绞尽脑汁的想着山东泰安的种种好处,直到被文湛抱上床的时候他才醒悟过来,于是马上眨了眨眼睛,双手抓紧被子,轱辘到大床里面去了。

    他偷偷的扭过头来,像一只小鼠钻出山洞,偷偷打量着文湛,“先说完,今晚让我睡觉,你不能做。”

    文湛笑了,点了点头,“好的。”

    然而承怡脑袋瓜子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么好说话?

    他又看了看文湛,像是终于确定今晚应该‘安全了’,马上就高兴了起来。他舒服的伸了伸懒腰,像一只地鼠一般开始满床打滚,就差喵喵的叫几声来庆祝了。

    年轻的皇帝坐在床边宽衣,嘴角边是淡淡的苦笑。

    直到他拉过被子躺好,床那边的人才安静下来。他闭上眼睛,就感觉承怡轻轻爬了过来,在他脸旁边蹭了蹭,然后在他的腮帮子上亲了一口,就滚过去径自睡觉去了。对了,在承怡躺好之前,他把原本放在床那边的被子都拉了过来,堆在两个人中央,似乎筑起一座高墙,这让皇帝着实哭笑不得,可是他却没心没肺的裹着被子,呼呼大睡。

    文湛就没有那么好命了,他睡不着,这个毛病已经很多年了。

    承怡不在的时候他睡不着,他总觉得承怡会忽然回来,就出现在大殿外面,全身湿漉漉的,单薄消瘦,好像吃过很多苦,这让他提心吊胆的,可是当承怡回来之后,他还是睡不着,他会一夜惊醒数次,总是连忙伸手扯身边的人,看看他是不是真实的,他总是做噩梦,似乎身边的人是一个虚假的影像,他身处一个美梦,每当梦醒之后,身边的人不过是自己一个自欺欺人的可笑安慰罢了。

    幸好,承怡已经回来了。

    他不知道,只有把他抱在怀中,自己才是真实的。

    承怡很郁闷。

    他裹着被子左滚滚,右滚滚,不知怎么了,就是睡不着。最后他从被窝中爬了出来,趴在他自己筑的‘被子高墙’向外看,文湛以原先老崔挺尸一般的姿势严谨的躺着,他的胸前压着被子,淡淡的呼吸着。

    文湛真是好命呀,睡得这么踏实。

    承怡抓了抓头发,爬在‘被子高墙’上,下巴压在松软丰厚的被子上,像一只嘴边的鱼儿被人叼走的懒猫。

    睡不着!

    睡不着!!

    怎么会睡不着!!

    对了,做了皇帝的文湛和太子文湛还有一个不同,皇帝陛下没有那么锋利,没有那般的尖刻,他越来越像一座山,……和火炉。

    ……

    呃。

    好想……好想抱抱他哦……

    152

    第十九章开到荼靡

    崔碧城的富贵窝留园大门紧闭,门外车水马龙,对面的茶楼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这里有密探。

    我从茶楼顶层看下去,发现几个人总在留园门外溜大街,他们分别装扮成买脆梨的小贩,卖针线的货郎,还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儿,要不是这个老头腿脚不利索的把留园门口踏了三圈,比我吃饱了还有劲,我根本就没有注意他不对劲。

    这伙子人从东走到西,又从西走到东。

    我窝在茶楼,放黄瓜出去认人,不一会儿,他回来说,“不认识,瞧着不像是镇抚司的人,也不像是禁卫的人。”

    我抓了抓头发,说,“甭管是谁的人了,反正我来看他又不犯王法。”

    说完,黄瓜去结账,然后我带着黄瓜转到一条街之外的东棉花巷子里面,这边有一溜卖吃食的小摊,人来人往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我在这里买了几个肉包子,又拿了一个糖人,就从留园后巷的西角门进去了。

    老崔最宠的小厮白凤得了信,赶忙到后面来迎我。

    我就问他,“老崔在家吗?”

    白凤说,“在家。我们爷正在客厅见客。”

    “见客,谁呀?”

    白凤低头,脸色有些尴尬。

    我本来是随口问的,可谁想到看到这么一张俊俏的红脸,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顿时,我心中的冉冉升起了一坨寂寞如雪。

    我赶忙说,“快,带我去客厅,还有,别告诉他们我来了。”

    “诶。”

    白凤把我引到客厅,就看见原先一直敞开的“远香堂”门窗紧闭,老崔的几个心腹干将尤平安他们都爬在柱子后面,小心的抻着脖子,把耳朵凑过去仔细听着什么,那模样就好像恨不得自己长了一双驴耳朵。

    ……

    “崔郎,你让奴家做的事情,奴家都给你做了,这次你要怎样奖赏奴家呢?”

    一个娇滴滴的女声透墙而出,差点把我吓一个跟头。

    我缩回去,揪着尤平安的耳朵,悄悄问,“这娘们是谁?”

    老尤嘿嘿笑了两声才说,“这是京城天下镖局总镖头佘太君的掌上明珠佘浣浣姑娘。”

    末了又加了一句,“也是我们爷的红颜,嘿嘿。”

    我瞪了他一眼,“什么叫做红颜嘿嘿呀,不过……”这次换我摸下巴,“没想到老崔还有这一手,这姑娘听着就不赖。”

    说完,我们继续霸着那里听。

    然后是老崔不咸不淡的声音,“佘姑娘的话折杀小生了。小生感激姑娘仗义相助,这么着吧,按照天下镖局的市价,小生再加三倍如何?”

    “不嘛,奴家不依。崔郎,奴家这次可是费尽心机才帮你找来的东西,这还是瞒着奴家的妈妈,这么惹祸的东西要是让奴家的妈妈知道了,定然要打断奴家的双腿。崔郎,奴家为了你,连妈妈都不要了,你,你还不明白奴家的心吗?”

    嘶嘶~~~~~~~

    佘姑娘的小撒娇,威力无边,酸倒一大片。

    我心说,老崔不像和这样的姑娘打交道的人,他到底想要什么,非要这个姑娘帮他?

    我翘着脚上前,看那边的窗子似乎有一道缝隙,无奈正对着正厅,老尤他们怕被崔碧城抓住打板子,都不然去,我过去了,就透过那道缝隙看着里面。

    那姑娘不像我想象的穿着风骚,她打扮的非常漂亮,绣花的裙子外面罩了一层珍珠纱,高挽起的头发戴着一只金丝明珠攒的牡丹花,模样长的不算多出众,不过眼波流转,顾盼神飞,看着相当的有精神,和她的声音却恰好对不上。

    她不是在涮老崔吧。

    热闹看完了,此地不宜久留。

    不然让崔碧城知道了,我怕他面子上挂不住。

    我正想着偷摸回来,忽然听见屋子里面一道声音冷然说,“谁在外面?!”

    陡然之间,根本不容我躲藏,远香堂三面墙,正中六扇大门,两边四扇大门,一共十四扇门同时大开!

    老尤他们躲的远,于是像耗子一般缩回柱子后面,空留我一个绰在门外,像一个卖不了的书呆。

    我马上调整姿势,双脚一前一后站成丁字步,昂首挺胸,映衬着不远处波光明灭的湖面,以一种玉树临风的潇洒闪亮登场。

    崔碧城正襟危坐于主位,他就是稍微抬了一下眼皮t了我一眼,平静的垂眼去端他的茶碗。佘姑娘受到了惊吓,她娇柔白皙的小手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朱红色的樱桃小嘴圆圆的张开,像雍京食肆上正在等待油炸的鹌鹑。

    姑娘问,“你是……”

    我笑着进去说,“姑娘不认识我,我就是崔碧城的弟弟,我叫崔碧水。”

    “呀,崔郎啊。”佘姑娘歪着头笑着对崔碧城说,“奴家原先都不知道奴家以后还有一个这么俊秀的小叔子呢。奴家真是好命呢。”然后,她就像一条蛇一样缠着崔碧城,“崔郎啊,还记得你送奴家的那首诗吗,奴家写在绢帕上,一直珍藏着呢。”

    我心中想,老崔还挺有一手的,我都不知道,原来他是这么样的解风情呀。

    没想到崔碧城说,“姑娘想是记错了,小生从未送过姑娘诗篇。小生是生意人,不懂舞文弄墨。”

    佘姑娘娇嗔道,“崔郎太见外了,满雍京谁不知道崔郎是杜阁老的高足,在毓正宫读过书呢。

    恋耽美